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课件

教学课件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化学是重要的学科之一,相关的课件当然不能随便制定。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课件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课件(一)

  一、原子结构

  质子(Z个)

  原子核 注意:

  中子(N个) 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1.原子( A X )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核外电子(Z个)

  ★熟背前20号元素,熟悉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

  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①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②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2;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

  3.元素、核素、同位素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对于原子来说)

  二、元素周期表

  1.编排原则:

  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

  三、元素周期律

  1.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实质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2.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第三周期元素11Na12Mg13Al14Si15P16S17Cl18Ar

  (1)电子排布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

  (2)原子半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3)主要化合价+1+2+3+4

  (4)金属性、非金属性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加—

  (5)单质与水或酸置换难易冷水

  四、化学键

  化学键是相邻两个或多个原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1.离子键与共价键的比较

  键型离子键共价键

  概念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叫离子键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叫做共价键

  成键方式通过得失电子达到稳定结构通过形成共用电子对达到稳定结构

  成键粒子阴、阳离子原子

  成键元素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特殊:NH4Cl、NH4NO3等铵盐只由非金属元素组成,但含有离子键)非金属元素之间

  离子化合物: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叫做离子化合物。(一定有离子键,可能有共价键)

  共价化合物: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分子的化合物叫做共价化合物。(只有共价键)

  用电子式表示离子键形成的物质的结构与表示共价键形成的物质的结构的不同点:(1)电荷:用电子式表示离子键形成的物质的结构需标出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电荷;而表示共价键形成的物质的结构不能标电荷。(2)[ ](方括号):离子键形成的物质中的阴离子需用方括号括起来,而共价键形成的物质中不能用方括号。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yuwen/jiaoxuekejian/334909.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