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课文桃花源记的教学设计(3)

教学设计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3、无论魏晋,加着重号的调应重读,语调稍慢;第①句读得略平缓、②③句读得有起伏;第①句与②③句间停顿略久,②③句连接要紧凑。这样能较好地

  读出感情意味。

  ⑴ 学生齐读课文。

  ⑵ 学生自己朗读。教师点评,表扬优点,指出不足。

  ⑶ 自由朗读,鼓励学生力争有所提高进步。

  ⑷ 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背出第一自然段。

  六、布置作业

  1、,弄清下列成语的意思。

  落英缤纷 豁然开朗 恰然自乐 世外桃源 无人问津

  2、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1、抽查第一、二自然段的背诵情况。

  2、学生口头解释所查成语的意思。

  二、结合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课文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写了哪些情节?

  发现桃花源(第1段);进访桃花源(第2、3段):寻找桃花源(第4、5段)。

  2、齐读第1段,思考:渔人是怎样发现桃花源的?为什么会“甚异之”?这一段在全文起何作用?

  “忘路之远近”说明渔人走了很远的路程,以致迷路忘返;“‘忽送”说明是在偶然的情况下发现了桃花林的,而桃花林之广之美,是渔人以前未曾所见,因此“渔人甚异之”。这一段突出了桃花林奇、美的特点,一开篇就渲染出一种神秘色彩,扣人心弦。桃花源又会是什么样子呢?为下文写渔人进访桃花源作了铺垫。

  3、请一位同学们朗读第2段,思考:渔人是怎样进入桃花源的?见到了怎样的景致?

  进入桃花源不容易:“林尽”->“一山”->“小口”->入”->‘”极狭”->“复行”,这表明桃花源的隐蔽,与世隔绝,难于发现。

  渔人见到的景致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见到的人“悉如外人”‘“恰然自乐”,说明桃花源环境幽清,人们生活美满安宁,丰衣足食。作者用句整齐,音律和谐,生动地勾画出一幅祥和安宁的田园图画。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yuwen/jiaoxuesheji/206515.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