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烛之武退秦师》优秀的教学设计(3)

教学设计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目标完成过程

  以训练式,分类归纳有关古汉语常识:

  1、通假字:

  ⑴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同供。供给。句意是:秦国的外交使臣经过郑国,郑国可以供给他们所缺少的物资粮秣等物。)

  ⑵ 秦伯说。(说,同悦。句意是:秦穆公听了很高兴。)

  ⑶ 失其所与,不知。(知,同智。句意是:失掉了盟国,不是聪明。)

  2、古今异义词: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一个代词夫与名词人表达:那个人之意。今常为一词,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亦去之。(去,离开。今常用于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或过去的时间。)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行李,出使的人。今常用于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箱子、网篮等。句意是:秦国的外交人员经过郑国,郑国可以供给他们缺少的资粮。)

  3、一词多义:

  封:

  ⑴ 既东封郑(做疆界,动词)

  ⑵ 肆其封(疆界,名词)

  之:

  ⑴ 唯君图之(代词,指阙秦以利晋)

  ⑵ 子犯请击之(代词,代秦军)

  ⑶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助词的)

  ⑷ 烛之武(介于姓、名之间的助词)

  ⑸ 臣之壮也(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其:

  ⑴ 君知其难也(他的,代词)

  ⑵ 吾其还也(表希望的语气副词)

  ⑶ 以其无礼(郑国,代同)

  以:

  ⑴ 敢以烦执事(拿,介词)

  ⑵ 以乱易整(用,介词)

  ⑶ 以其无礼(因,介词)

  4、词类活用:

  越国以鄙远。(鄙,名词作动词,作为边邑。句意是,越过别国而以远处地方为自己的边邑。)

  既东封郑。(东,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面。句意是,既然晋国把郑国作为东西的疆界。)

  肆其西封。(西,方位名词作定语,向西面。句意是:扩展它西面的疆界。)

  因人之力而敝之。(敝,形容词作动词,损害。句意是: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伤害他。)

  晋军函陵。(军,名词作动词,驻扎。句意是:晋军屯驻在函陵。)

  5、古汉语句式:

  ⑴ 判断句:

  邻之厚,君之薄也。(也表判断。句意是:邻国的势力雄厚了,也就是您秦国的势力削弱了。)

  以乱易整,不武。(否定判断句。句意是:用自相冲突改变步调一致,不是威武。)

  ⑵ 倒装句:

  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句意是:晋国哪有满足的时候。)

  佚之狐言于郑伯。(介词结构后置句,句意是:佚之狐对郑文公说。)

  ⑶ 省略句:

  许之。(省略主语烛之武。句意是:烛之武应许了他。)

  敢以烦执事。(以后省略了宾语之〈代亡郑的事〉。句意是:请拿此事麻烦您的左右。)

  五、总结、扩展

  正确把握文言文的文意,并正确进行分析评价,就要掌握评价文意的方法和技巧。这是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了解文章的历史背景,这对准确地理解,分析和评价文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了解作者生平及概况,正确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如作品的思想内容,才能做出正确的分析和评价。

  3、从内容到结构对文章进行整体把握,这是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对记叙性的文章,要重点搞清人物、事件,前因与后果,记叙与议论;对议论的文章,要把握文章的观点,正确理解观点与材料的关系。

  4、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具体地历史地,实事求是地分析作品的思想意义。

  如此,我们才能正确把握文意,并准确进行分析评价。

  六、布置作业

  1、写一段能表达人物个性的语言片断,要求300字左右。

  2、辨析下列多义词的意思。注意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若:

  ⑴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似乎,好像)

  ⑵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假如)

  3、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你)

  说:

  ⑴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陈述)

  ⑵ 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杂说〈一种文体〉)

  3、秦伯说,与郑人盟(喜欢,高兴)

  辞:

  ⑴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推辞)

  ⑵ 停数日,辞去(告别)

  3、不辞劳苦(推托)

  鄙:

  ⑴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边远的地方)

  ⑵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边境)

  3、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浅陋)

  微:

  ⑴ 则名微而众寡(细小,轻微)

  ⑵ 微闻鼠有作作索索(暗暗地)

  ⑶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稍微,略微)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如果没有,如果不是)

  之:

  ⑴ 辍耕之垄上(往,到)

  ⑵ 子犯请击之(他们〈指秦军〉)

  ⑶ 是寡人之过也(的)

  ⑷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助词,不译)

  【板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

  国势严峻秦晋围郑

  中心人物临危授命弃积怨担国忧

  亡郑有利于晋

  烛之武说服秦伯借秦立场

  存郑无害于秦离隙秦晋

  郑秦结盟

  大功告成

  晋师撤离

【关于《烛之武退秦师》优秀的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烛之武退秦师》优秀的教学设计

2.关于《自己去吧》优秀的教学设计

3.关于《称赞》优秀的教学设计

4.关于《识字3》优秀的教学设计

5.关于《称象》优秀的教学设计

6.关于《搭石》优秀的教学设计

7.关于《争吵》优秀的教学设计

8.课文《烛之武退秦师》的教学设计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yuwen/jiaoxuesheji/2192766.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