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矛和盾的教学设计示范(2)

教学设计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四、总结。

  坦克集合了矛和盾的优点,既能—又能—所以在战场上大显神威。那么坦克如何在战场上大显神威的,对我们又有什么启发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五、作业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二)

【教学目标】

  1.通过“集中识字”与“随文释义”的方法,学习“矛、盾、持、般、蜗、坦”6个认读字;会写“矛、盾、集、持、般、架、龟、攻、炮、坦”10个字;能正确读写“集合、招架、紧张、固然、乌龟、自卫、进攻、炮口、坦克、合二为一”等词语;在语言转换中有效理解“难以招架”、“固然”、“集合”等词语。

  2.通过朗读、默读、合作交流等形式,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重点了解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

  3.在整体把握、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学习重点句段,在理解、揣摩、内化和吸收中学习语言,提高分析概括能力和品悟积累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成语故事《自相矛盾》导入。观看FLASH动画

  2.揭题。从中你了解到哪些关于矛和盾的信息?预设:矛和盾是古代的两种兵器。矛长长的,头上尖尖的,用来进攻。盾就是盾牌,是用来抵挡的,保护自己的。教师随机板书:矛-进攻。盾-自卫。

  3.学写生字“矛、盾、集”。板书课题。矛:不要少一撇;盾:外侧有两笔;集:共有五横,长短有变化字形才好看。(2)在插图合适的位置写一写“矛”和“盾”。

  (二)整体感知,把握文章大意

  1.自读课文。这场比赛,让发明家想到了什么,发明了什么。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学习词语。课文中有许多词语,你会读吗?教学方法:同桌互读-指名读-释义-齐读。课件出示词语:集合 招架 紧张 乌龟 自卫 进攻 炮口 坦克 战场 合二为一 大显神威 庞(páng)然大物 释义词语预设:

  集合:先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谈一谈所知道的意思,再回归到课文内容上来说,最后提示学生可以用课本中的一个词来定义,即合二为一。

  招架:找到课文中的句子,请学生自己读一读,能否换个词来说?即抵挡的意思。

  大显神威:找到课文中的段落读一读,理解什么是大显神威。

  炮口、坦克:学习了课文之后你一定就能想像出样子来。先不出示图片。希望学生透过字里行间,从文字的描述中感知。

  3.默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1)默读思考后同桌互相说-指名说,教师随机归纳概括板书:矛-进攻-枪或炮口;盾-自卫-铁屋子;(2)概括成一句话,提供词语:自卫 进攻 坦克 战场 合二为一 大显神威

  (三)潜心会文,品读词句,体会思维过程

  1.指名读1-4段。课文哪几段写了发明家把矛和盾的优势集合,发明了坦克?(1-4段)指名读,其他同学在心里跟着读,边读边思考,思考发明家是怎么想的。同桌交流,给出提纲:

  发明家忽然产生了一个想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明家仔细考虑了一下,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明家灵机一动,对了:_________________当然,这铁屋子还要会跑,得_____________________于是,发明家发明了坦克。

  指名读段落的时候,随机学习第一段中的词语――“手持”,就是手拿的意思。

  2.学习第二段。(1)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向他刺来,发明家用盾左抵右挡,还是难以招架。问:这句话的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矛进攻的威力很大,为什么?预设:

  雨点般:你能想像那是怎样的雨点吗,如春雨般温柔吗?是疾风骤雨啊,雨点又大又密集。请学生好好读一读

  左抵右挡:通过师生接读来理解。师: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向他左方刺来,生:发明家的盾向左边抵挡,还是难以招架。师:右方;左上方;左下放;右上方;右下方;一会儿向左一会儿向右;边说边加快语速,以此感觉激烈的争斗场面。用朗读展现出矛强大的攻击力。

  (2)比较句子,学习比喻的修辞方法。如果我把句子改一改,你觉得哪个句子好,为何?课文中用上了比喻,更能感觉到矛进攻非常激烈。再次读句。

  (3)在这紧张危机关头,发明家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学生接读:盾太小了!如果盾大得像个铁屋子,我钻在铁屋子里,敌人就一枪也戳不到我啦!发明家左抵右挡,还是难以招架,于是他灵机一动产生了一个想法,学生接读。问:这里用几句话写出了发明家的想法,用了什么标点?感叹号表达着强烈的感情,你能把它的情感读出来吗?

  3.学习第三段。(1)过渡:盾大得像个铁屋子,的确刀枪不入,可是……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2)读了句子,你知道固然安全是什么意思。固然能否换个词儿来说?

  4.学习第四段。(1)自读段落,是否有不懂的词儿或标点?预设:“矛”打上了引号,因为不是真正的矛。长长的一横叫破折号,破折号占两个格子的位置,在文中的作用是解释说明。“安上”就是装上的意思。“履带”:查词语手册去。(2)出示坦克图片,对照图片找一找矛和盾的影子,形象感知什么是履带。

  5.小结。(1)坦克就这样发明出来了。这个过程,就是发明坦克的过程,就是发明家发明坦克的思考过程。集合是一种想问题的方法,是发明的一种方法,带着这样的理解,一起读课题:矛和盾的集合。

  (四)对比冲突,引发思考。

  1.对比。矛和盾是古代的两种兵器,很早就在战场上使用了,而坦克,直到近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才发明。它们前后相距一千多年。在这一千多年中,有千百万人使用过矛和盾,却直到近代,课文中的发明家才发明了坦克,这是为什么?

  2、出示单元导语。学习了课文之后,再来读一读P100单元导语,相信你们一定会有很多的启发。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三)

教学目标

  1.理解“大显神威、庞然大物、左抵右挡、难以招架” 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抓住重点句“坦克把盾的自卫、矛的进攻合二为一,在战场上大显神威”,读懂本课内容;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

  4.初步了解用事实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yuwen/jiaoxuesheji/226846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