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微课教学与教学设计探究论文(2)

教学设计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四、基于五星教学原理的微课教学设计模式

  学习是知识建构和意义生成的过程,要为学习者设计教学,就要依据教学任务的性质和学习者的特点来选择教学策略。五星教学原理是一种将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理论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理论,它主要探讨如何教学才能有效促进学习。本文在五星教学原理的指导下尝试提出一种如图3所示的微课教学设计模式。该模式在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习者特征分析后,在教学过程中以“聚焦解决问题”为核心,围绕“激活旧知”、“示证新知”、“尝试应用”、“总结归纳”、“融会贯通”5个教学环节展开,共同服务于“聚焦解决问题”这一核心任务,并形成一个教师示教循环圈。最后的教学评价也是微课设计的重要内容,它是对教学设计进行优化的依据。评价包括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由于微课主要用于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而自主学习是学习者自我建构知识的过程,所以微课教学评价应更多从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行为等方面进行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又称“事后评价”,一般是从学生对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学习后的测试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价。形成性评价注重的是“过程”,总结性评价注重的是“结果”,微课的教学评价应主要采用形成性评价。教师示教循环圈中各个环节教学设计的要点如下:

  1.激活旧知

  激活旧知旨在激活学习者先前的知识和经验,使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从而为解决新问题奠定基础。在这一环节,教师要至少设计两方面的教学活动:一方面可以通过对旧知识的“先行设问”或“图示描绘”策略来刺激和指引学习者回忆旧知识,设问和描绘时要避免只是对知识的简单“回忆”;另一方面要提供一些经验来引导学习者将旧知识向当前学习内容过渡,这些经验充当的是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的“桥梁”作用,所以越直观、越具体就越有利于新知识的建构。(石娟等,2011)

  2.示证新知

  示证新知是微课内容的主体。在这一环节,教师要至少考虑三方面的内容设计:第一方面是新知内容的组织和展示方式的设计。不同的知识类型需要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而不同的教学内容又需要与其相匹配的呈现方式。梅瑞尔将学习内容分为概念、程序、过程和行为四种类型,并针对不同的类型,确定了各自的展示方式:(1)对于概念,应提供其正例和反例;(2)对于程序,应展示其递进逻辑;(3)对于过程,应尽量直观形象地展示其步骤;(4)对于行为,应直接展示其示范样例。(石娟等,2011)第二方面是媒体的选用设计。教师要根据微课所展示的内容类型合理选用媒体,以达到增进学习的目的。需要谨记的是,媒体的展示形式绝不是“多多益善”,因为并不是媒体的多样性决定学习者的学习热情,诚如梅瑞尔所言,决定学习者学习热情的是学习本身所带来的成就感,因此在媒体选用时要特别注意其“适用性”和“统一性”。第三方面是学习指导的设计。教师在展示学习内容的过程中要适时提供学习指导,例如,在介绍重难点时要考虑是否使用特写镜头、是否插入相关媒体素材、是否采用“暂停”给学生自我思考的时间等方式来引导学习者更好地关注相关内容信息,从而强化对重难点知识的学习。

  3.尝试应用

  在这一阶段,教师可借助适当的指导性练习或测验,一方面及时判断学习者对新知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学习者从尝试应用中纠正自己的错误认识,加深对新知更正确和透彻的理解。教师在设计相关练习或测验题时,一定要保证内容与新知的“关联性”,以及题干问题描述的“简洁性”,做到“一针见血”。同时,教师要把控练习题的难易程度,做到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并能预知学习者在练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并因此而设计一定的指导和反馈机制,使学习者能体会到教与学的过程是一个“从扶到放、扶放适度”的有效过程。常用的指导机制是设置一个链接,方便学生查看教师对此习题的正确解析过程。常用的反馈机制是,当学习者给出错误答案时可及时弹出一个“信息框”,提示学习者解题错在何处并给出相应的指点。

  4.总结归纳

  知识的习得过程就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因此,教师在对新知给予不同的表征后,就要对不同表征方式进行比较、归纳,使形象化的知识通过归纳总结而转化为学习者现有知识结构的一部分。在总结归纳过程中,教师要做到对知识概括“精准”,避免仅是对前面知识的简单“重述”。

  5.融会贯通

  融会贯通既是强化学习者进一步熟练和灵活运用新知识的阶段,也是激发学习者持续巩固和迁移所学知识的重要环节。因微课时间短,所以持续巩固和迁移往往与课后的应用联系在一起,且在微课结束时进行。微课结束时的内容一般包括布置作业和课后思考,作业或思考的选题最好是适当变化了原情境的新问题,这些问题应有利于测试学习者综合应用新旧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微课教学设计应用模板

  根据上述微课教学设计模式,为了能为微课设计开发者在编写脚本时提供稳定的结构框架,让其将更多的时间放在微课教学设计的思路、内容、活动及评价等的有效设计上,笔者依托浙江省首届课程改革项目的研究和全国首届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的参赛实践经验,尝试总结出如表1所示的微课教学设计应用模板,旨在为微课设计开发者提供一些借鉴,特别是为微课团队化的协作开发工作提供一些设计规范参考。

五、基于五星教学原理的微课教学设计实践

  笔者选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数据结构”中的“队列的应用”知识点,利用上述微课制作流程和教学设计应用模板制作成一门微课。该微课作品参加了全国首届高校微课教学比赛,获浙江省赛区二等奖。该微课的教学设计内容详见表2。

六、结束语

  随着微课在教育领域中应用的不断扩大,必将促进教师重新用一种新的思考方式去组织和开展有效教学。梅瑞尔的五星教学原理指出,只有要求学习者运用知识或技能解决问题时,才能促进学习,教学过程应遵循“从扶到放、扶放有度”的原则。笔者以梅瑞尔的五星教学原理为核心理念来指导微课的教学设计实践。该实践围绕具有任务特征的中心问题展开,通过激活旧知、示证新知、尝试应用、总结归纳、融会贯通5个阶段来组织微课教学。实践结果证明:该微课能充分提高学习者学习参与度,引导学习者对知识进行积极的意义建构,促进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及创新能力的提高。笔者提出的基于五星教学原理的微课教学设计模式及其应用模板,既可用于讲授型微课,也可用于其他类型的微课,具有较好的教学性、效用性和通用性,可为微课建设者提供借鉴,尤其是为微课团队化的协作开发工作提供一些设计规范参考。“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教师要认识到,不同的教学策略适合于不同的教学任务或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本身并没有精细粗野、优劣高低之分,紧扣目标施教、紧扣目标操练和紧扣目标评估(表现),这既是一般教学设计所倡导的理念,也是五星教学模式的精髓之一。

【微课教学与教学设计探究论文】相关文章:

1.《灵璧奇石》微课教学设计

2.小学微课教学设计

3.《雨巷》微课教学设计

4.小学语文微课教学设计

5.《散步》微课教学设计

6.《木兰诗》微课教学设计

7.《背影》微课教学设计

8.微课教学反思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yuwen/jiaoxuesheji/228067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