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节日的教学设计(2)

教学设计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节日的教学设计2

  一、教材依据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二课《传统的节日》。

二、设计思想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具有特殊价值。传统的民风民俗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璀璨的明珠,本课教学设计力求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自主合作,共同探究春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的习俗,让他们欣赏熟悉的音乐、图片,充分调动他们已有的认识,在神话传说、春联、古诗词等文化信息的补充和交流中,进一步体验生活,感悟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大团结意识,培养和激发起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知道我国民间有许多传统节日习俗,它们各有不同。

  (2)知道我国的民间节日一般都伴随着不同的传说,反映了劳动人民

  美好的愿望。

  (3)懂得民间节日习俗是民族文化传统的'集中反映。

  2、情感目标:

  为我国民间有丰富多彩的节日民俗感到自豪,增强民族团结的意识,培

  养爱国主义的情感。

  3、技能目标:

  初步学会主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与人合作一起解决问题。

四、教育重点

  了解春节和端午节的习俗,懂得传统佳节不仅给人们带来了欢乐,也传递着人与人之间的亲情,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五、教学难点

  懂得民间传统节日习俗是民族文化传统的集中反映。

六、教学准备

  1、搜集有关春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的来历、神话传说。

  2、搜集春联、有关传统节日的古诗词以及展示人们喜气洋洋地过春节的画面(或课件)。

  3、音乐《恭贺新春》《拜年》《爱我中华》(或课件)。

  4、我国传统节日调查表(调查表附后)。

七、教学过程

  (一)古诗导入,激发兴趣。

  1、上学期我们学习了王安石的一首描写春节的诗,还记得吗?我们一齐来背诵一下,好吗?

  出示: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你们知道,这里的元日也就是什么节日?(春节)

  3、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最重大的节日,从悠悠远古到现代文明,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中华民族形成了许多特有的传统节日、独特的民风民俗。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感受一下灿烂的民族文化。

  (板书课题:传统的节日)

  (二)走进春节文化,感受亲情友情。

  1、先让我们看一组画面,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播放《恭贺新春》《拜年》等乐曲(或点击课件):

  展现人们喜气洋洋过春节的情景。

  2、在春节里,大家是怎样过大年的?

  (贴春联、放烟花、包饺子、看春节联欢晚会节目……)

  3、出示“三问”,你们是怎样过春节的?人们为什么这样做?

  ⑴过年前你们会准备什么?

  (贴春联、福字、挂中国结——吉祥平安,向往新年里的美好生活。)

  ……

  ⑵除夕夜你们家怎样辞旧迎新的?

  (放烟花、鞭炮——为了图吉庆。)

  (吃团圆饭——全家团团圆圆,和和美美,凝聚着浓浓的亲情。)

  (看春节联欢晚会——文化娱乐,丰富我们的节日生活,热闹开心。)

  ……

  ⑶大年初一你们是怎样给长辈拜年的?

  (送年礼、拜年——尊老爱幼,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

  4、阅读小故事《到外公外婆家过春节》。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5、猜猜看,人们最希望的过处方式是什么?

  20xx年2月,南京市举办了一次市民论坛,主持人在论坛上进行了“全民表决”,请所有嘉宾在合家团聚、外出旅游、睡觉休息、休头娱乐等不同的过年方式中选择自己最希望的一种。猜猜看,其中哪一项获全票通过?为什么?

  6、大家都喜欢过春节,你知道过年春节的来历吗?说说有关传统神话。

  (1)春节的来历。

  (2)“年”的传说。

  (3)放鞭炮的由来。

  (4)压岁钱的来历的来历。

  (5)贴春联的由来。

  ……

  7、欣赏春联,感受春联的文化魅力。

  (1)上学期我们还学习了《春联》这篇课文,还记得有哪些春联?

  出示:

  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

  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业兴。

  勤劳门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

  梅开春灿漫,竹报岁平安。

  绿柳舒眉辞旧岁,红桃开口贺新年。

  春满乾坤福满门,天增岁月人增寿。

  (2)从这些春联中,你知道人们对新的一年有哪些美好的心愿?

  (3)欣赏20xx年春节联欢晚会各有贺岁对联,猜一猜是关于哪些省市的?

  出示:

  三海九门京华迎奥运,一江两岸博靓申城。

  万里长城山海关龙头为首,独门绝技少林寺天下无双。

  八百里洞庭凭岳阳壮阔,两千年赤壁览黄鹤风流。

  钦龙井茶品江南丝竹,登虎丘塔论天下园林。

  荆花吐艳香江瑞,莲蕊临风镜海清。

  黄山为九州增色,瓷器与中国同名。

  ……

  (三)走进端午文化,弘扬爱国精神。

  1、当提起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时,你会想起哪一个传统节日?

  (端午节。)端午节有什么习俗?

  (吃粽子、赛龙舟。)

  2、端午节人们为什么要吃粽子、赛龙舟呢?

  (1)讲故事《屈原沉江》。

  (2)包粽子、赛龙舟的由来

  3、五月端午包粽子、赛龙舟,这些习俗反映了我国人民对于爱国忧民、刚直不阿的优秀人物历来都怀有一种崇敬和爱戴之情。让我们怀着崇敬之情一起来朗读诗歌《端午节祭屈原》吧!

  4、你还知道哪些爱国的故事?

  (四)了解其他传统节日,感悟民族大团结。

  1、我们中华民族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你还知道哪些传统节日?下面我们就来进行一组小小的看图竞猜。

  出示图片(或点击课件):展示不同传统节日里的风俗习惯。

  (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

  2、分小组讨论交流,完成传统节日调查表。(调查表附后)

  3、全班交流:

  ⑴你还知道哪些传统节日?

  ⑵在这些节日里,你和家人从事什么样的活动?或者吃些什么食品?

  (元宵节——吃元宵,张灯结彩,赏花灯……

  清明节——扫墓,踏青……

  中秋节——吃月饼,赏月亮,全家团圆……

  重阳节——登高,赏菊花……)

  4、你还知道有关传统节日的各种美丽传说、神秘故事吗?说给大家听听。

  (元宵节的故事,清明节的传说,嫦娥奔月的故事,重阳节的由来……)

  5、欣赏古诗词,感受文化魅力。在这些传统节日里,许多诗人、词人留下了宝贵的诗词,请欣赏:

  新雷(清)张维屏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

  清明(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嫦娥(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节日的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快乐的节日》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2.《快乐的节日》的教学设计3篇

3.快乐的节日的教学设计

4.关于《快乐的节日》的教学设计

5.《快乐的节日》的教学反思

6.品德《秋天的节日》的教学反思

7.《快乐的节日》公开课的教学设计

8.语文课文《快乐的节日》的教学设计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yuwen/jiaoxuesheji/2331662.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