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教学设计方案(6)

教学设计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教学设计方案 篇9

  教材说明

  小柳树和小枣树各有长短,怎样看待每个人的长与短,是课文的立意所在。课文借小柳树和小枣树生长情况的不同,赋予它们不同的性格特点:小柳树因自己长得漂亮而得意,瞧不起小枣树;而小枣树不因自己长得没有小柳树好看而泄气,也不因为自己能结又大又红的枣子而自大,相反还夸奖小柳树。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指导写“怎”、“思”二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表现角色的不同性格。

  3、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别人的长处。

  重点难点

  有感情朗读课文,明白故事所讲的道理。

  教学准备

  生字卡、本文录音带、课件。

  教学设计

  一、谈话引入课题。

  出示课件:图(一):春天,一棵柳树披着飘逸的长发,在微风中翩翩起舞,一棵枣树弯弯曲曲,树皮粗糙,树枝光秃秃;图(二):秋天,枣树上结满了红红的枣,全家人坐在树下高兴地吃枣。同学们,你们看大屏幕上这两棵树是什么树?你喜欢哪一棵?为什么?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看法。

  (学生自由发言,各抒已见,只要说的有道理,老师都要给予肯定。谁对谁错,老师暂不表态,一切由学生自学自悟。)

  二、回归主体,自读自悟。

  (一)学习课文。

  1、分组:

  (刚才发言中,喜欢柳树的为一组,喜欢枣树的为一组,调换座位,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

  的个性,为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展示个性的学习环境。)

  2、学习课文,为下面的辩论作准备。

  3、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重点指导学生通过比较小柳树和小枣树的多方面的不同来读懂课文。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引导:一是生长特点不同;二是性格特点不同;三是小柳树前后的表现不同。重点抓住小柳树和小枣树的语言进行朗读、比较、体会,来理解课文的含意。)

  (二)感知生字。

  1、听全文录音,边听边划出生字。

  2、在小组里把难读的字音,读给小伙伴们听。

  3、游戏:秋天到了,小枣树上结满了又大又红的枣子,农民伯伯正在摘枣子,我们也去帮忙吧!,请摘到枣子的小朋友,读准字音,同学们举起字卡齐读,正确了,可口的枣子送给你。

  4、指导写“怎”和“思”,重点指导“心字底”的写法。

  (扫除生字障碍,为学生自学课文打下基础。)

  (三)朗读感悟。

  1、初读:小柳树和小枣树长得有什么不一样?

  2、再读:用不同符号划出讲小柳树和小枣树外形特点的词句。

  3、品读:读勾画的句子,比比看谁读得好。

  4、选读:小柳树和小枣树除了长得不一样以外,还有什么不一样?(性格)从哪里看出来?(语言)找出来读一读。

  5、赛读:读小柳树和小枣树说的话,体会她俩有什么不一样。

  “喂,小枣树,你的树枝多难看哪!你看我,多漂亮!”

  “喂,小枣树,你怎么不长叶子呀?你看我,多漂亮!”(小柳树怎样?——得意、骄傲、不懂礼貌。)

  “你虽然不会结枣子,可是一到春天,你就发芽长叶,比我绿得早;到了秋天,你比我落叶晚。再说,你长得也比我快,等你长大了,人们在树荫下乘凉,那有多好啊!”(小枣树怎样?——宽宏大量,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

  6、评价读:小柳树前后的表现有什么不一样?说说你的根据。

  7、分角色朗读全文。

  (四)分组讨论学习。

  1、现在,你是喜欢小柳树还是小枣树呢?为什么?

  2、再次分组:(喜欢小柳树的为一组;喜欢小枣树的为一组,调整座位。)

  3、分组讨论学习:(每组同学为自己喜欢的原因找理由,为下面的辩论比赛做准备,可以从树的外形、性格、用途等方面来说。)

  (通过这一环节,为学生营造一个合作学习的氛围,又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个性的机会,同时又把竞争悄悄引入课堂。)

  4、课堂辩论:小柳树和小枣树谁最可爱。

  (把学生分为两大组,相对而坐,双方既当“老师”,又当学生,双方各自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又可以根据对方的问题进行质疑。当因某个问题双方争执不下时,教师参与讨论,推波助澜。在讨论中,充分展示学生个性。通过讨论、辩论,使学生明白道理。)

  三、学生互动。

  说说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

  可以自由选择一个同学,说说他的长处。如果自己不清楚自己的短处,可以请别人给你提醒,先自己想想,再小组交流,最后派代表全班交流。

  (这样,有利于发展同学之间合作关系及友谊,还能使学生获得自尊与成就感。)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快乐吗?学生自由畅谈。

  (学生整理知识,交流感受,感悟文学的魅力。)

教学设计方案 篇10

  一、 教学目的: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识记生字,理解词语。

  3 、懂得仔细观察、勤奋练习、不断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二、教学重点:

  读中感悟福楼拜的循循善诱和莫泊桑的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神。

  三、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

  四、 教具准备:

  1、 课件。 2 、学生收集相关人物的文字、图片资料。

  五、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 、回顾学过的语文课,我们都认识了哪些人物?从这些人物身上,你都受到了哪些启发?(指生回答)

  2 、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人物。板书课题。

  3 、围绕课题质疑。

  二、自由读文,初步感知。

  1 、课件出示读书要求:

  ( 1 )看清字形,读准字音。

  ( 2 )自由读,大声读,放慢速度读。

  ( 3 )难读的句子要来回多读几遍,力争将课文读通读顺。

  ( 4 )读书用心记,思考有凭借。

  2 、学生读书,师巡视,纠正错误坐姿、读姿。

  3 、课件出示文中的词语:自由读、指读、齐读。

  三、检查读书,初步解疑。

  1 、指生读书。(每人一个自然段)

  2 、学生评读。

  3 、教师总评。

  4 、解疑:( 1 )拜谁为师?( 2 )结果如何 ?

  5 、课件出示文字和图片:简介莫泊桑、福楼拜。

  四、合作探究,进一步感知课文。

  1 、课件出示探究内容:

  ( 1 )快速阅读课文,看几至几自然段是写莫泊桑拜师的?

  ( 2 )共几次拜师?

  ( 3 )每次拜师,福楼拜是怎样给予教导的?

  2 、小组读书,合作学习。

  3 、班级交流,师适时板书。

  4 、教师总结:课件出示“随堂小练习”。

  莫泊桑是( )世纪( )国著名的作家。学习了这一课,你认识了( )的莫泊桑,认识了( )的福楼拜。从莫泊桑拜师学习写作的经历中,你受到的启发是( )。

  5 、课堂总结。(谈谈上课的感受)

  五、课外拓展。

  观察马路上的行人和车辆,练习写一小段话。

【【精华】教学设计方案汇总十篇】相关文章:

1.教学设计方案汇总十篇

2.【精选】教学设计方案汇总十篇

3.【精华】教学设计方案汇总7篇

4.【精华】教学设计方案七篇

5.【精华】教学设计方案4篇

6.【精华】教学设计方案八篇

7.【精华】教学设计方案3篇

8.【精华】教学设计方案锦集7篇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yuwen/jiaoxuesheji/3096005.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