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三峡》教学设计(4)

教学设计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三峡》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理解文章内容,识记常见的文言词语。

  2、学习赏析抒情小品文的方法。

  3、了解三峡的相关知识。

  二、能力训练点

  1、学会锤炼语言,细心观察,写作时抓住景物特征形象描写,提高描写能力。

  2、领略三峡的美,激发学生想象和创新能力。

  三、情感体验点

  感受祖国山川的壮美雄奇、清幽秀丽,从而培养爱祖国的深厚感情。

  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把握三峡的景物特征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可通过反复吟诵、体味来解决。

  二、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安排本文的顺序的方法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课型:讲读课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具准备:有关三峡的图片、若干胶片

  执教者:居巢区黄麓中心学校 夏琳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理解字词,疏通字词,熟读成诵,把握全文的整体布局,感受三峡的自然美。

  教学步骤:

  [布置预习]

  1、读准字音,揣摩朗读节奏。

  2、用“△”符号标记出需要重锤敲打的词语。

  3、结合注释、工具书疏通文意。

  [布置课前搜集]

  有关描写三峡的诗句。

  一、情境导入:

  我国当代散文家余秋雨曾经说过:“在国外,曾经有一个外国朋友问我:中国有意思的地方很多,你能告诉我最值得去的一个地方吗?一个,请只说一个。我不假思索地回答:三峡!”是啊!长江三峡以它雄峻秀美的自然风光和广博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古往今来无数的游人,更有众多的文人墨客被三峡的奇山异水所打动,留下了数不胜数的名篇佳句,今天我们将在郦道元的带领下饱览三峡风光,感受三峡自然之美。

  二、整体感知。

  [电脑播放课件](内容包括:三峡风光图片、音乐)

  教师范读

  学生自由发言,谈谈你看后的感受。

  (目的是让学生对三峡之风景有一感性认识,感受其自然之美,并让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和重音。)

  三、交流预习情况,采用竞赛的形式。

  第一轮:朗读比赛。

  (投影出示评判要求)

  ①音准 ②句读的停顿 ③语气、语调的处理

  1、学生自由试读。

  2、男女生各选一名代表,其他学生从以上三方面给予点评。

  3、师作小结。

  4、师生齐读文章。

  (目的是让学生能准确流利地诵读课文,在此基础上感悟文章所写的景物。体味文章语言的美。)

  第二轮:擂台赛。(以个人为单位)

  情境假设:假如你是一个导游,你该怎样带领游人欣赏三峡的美?

  1、电脑播放所提供的三峡图片,学生准备。

  2、学生上台带领学生去欣赏三峡的风光,感受三峡自然之美。

  反馈交流:如果现在你有一个去三峡的机会,你最想在哪个季节去?请说明理由。

  (目的是让学生在深入理解三峡四季景致的'不同,要求学生选择其一加以介绍,锻炼学生想像能力、再创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小组讨论:

  1、为什么“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为什么夏季江水暴涨,航道深了,行船反而被迫停止?

  3、作者写了三峡春冬季节的哪些景物?各有何特点?

  4、在写三峡秋季景色时,作者抓住了哪几样景物来写?各有何特点?

  (目的是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文意,体会作者抓住特征来写三峡四时景色的方法。)

  五、拓展延伸。

  比较阅读。

  (投影出示李白《早发白帝城》)

  早发白帝城

  朝发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思考:找出《三峡》中与此诗中相对应的句子。

  搜集交流:你能说出其他描写三峡的诗句。

  (目的是让学生养成积累习惯,并能将所学内容加以比较阅读,体会其中联系。)

  六、质疑问难。

  [鼓励学生敢于对课文的内容和学法,提出自己的看法、疑问和建议,寻求其他同学和老师的帮助,能当堂解决的可以当堂解决,不能解决的可留作下堂课探究内容] (提倡学生有发问精神,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九、情境再现(作业)

  三峡的四季景致固然美不胜收,但我们暂时没机会去,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写一篇文章:《我梦中的三峡》。

  板书设计:

  山——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夏:水——水大、流急

  春冬:水清树荣山峻草茂

  秋:林树林寒清凉涧山涧肃寂静

《三峡》教学设计7

  教学思路:

  本文是一篇游记,《巴东三峡》教学设计。记叙了作者经过长江三峡时沿途所见到的无比雄伟奇丽的景色。教学时,首先引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掌握作者游踪顺序;然后分析作者对三峡不同景物所采用的不同的描写方法,品味语言。并通过开展“小导游”活动,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脉络,掌握游踪顺序。

  2、品味文章的语言。

  3、进行口头表达训练。

  教学准备:

  1、制作三峡地名卡片;

  2、地理教学挂图“祖国地形图”

  3、课文朗读录音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介绍三峡

  1、背诵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初中二年级语文教案《《巴东三峡》教学设计》。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2、提问: ① 这首诗所写的地点在哪里?

  ②他是顺流而下还是逆流而行呢?你的理由是什么?

  ③白帝城是处于长江中的哪个地段吗?

  3、挂出立体地理教学挂图,请地理科代表指出“三峡”的位置。

  4、以前我们学过一篇文言文——郦道元写的《三峡》,文中让你印象最深的是哪句话?

  5、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介绍“巴东三峡”的现代游记,让作者刘大杰带着大家逆流而上,游览三峡。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将课文快速读一遍,找出作者沿途经过了哪些地方。

  2、出示地名卡片,分组讨论,谈谈这些卡片该怎样排列?

  3、由学生上台把卡片贴到黑板上,并说明理由。

  三、细读课文,口语训练

  1、老师示范担任“总导游”,对三峡作简单介绍。

  2、假如你是安排在“西陵峡”中的一位小导游,请你选择其中一段准备向游客解说介绍。布置学生分组讨论,互相解说。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yuwen/jiaoxuesheji/3279245.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