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认一认3》优秀教学设计(2)

教学设计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四、探究合作,自学新字1.引导自学

  师:小朋友和老师一起用眼睛观察事物,已经认识了8个生字,老师真替你们高兴!剩下的8个字,能自己吗?怎么学呢?( 出示衣、食、住、行、父、母、儿、女的图文)老师教你几招。瞧,每个字上面都有图,你可以看图识字;咱们正在学拼音,这里面凡是用红色标出的音节你已经会拼了,你可以拼读音节来认字;还可以根据平时生活中积累到的知识或问问周围的同学和老师这些方法来学,谁学得好,待会儿我们就请谁来当小老师。

  (设计意图:从扶到放,将识字与拼音同步安排,通过拼读音节学认字,在认字的过程中又巩固、熟练了汉语拼音。并调动学生的前期生活经验,利用学生已掌握的知识,争当小老师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学,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他们主动探究的能力。)

  2.学生自主识字

  3.交流学习成果

  指名会读的学生认读这些生字,并请他们说一说自己是怎么认识这些字的,在哪里认识的。

  教师提示生字特点。

  ①衣:像一个衣领、两只袖子、两个衣襟左右交叉;

  ②食:上面像粮仓顶,下面像米在器具中;

  ③住:人们总是自己住宅的主人,所以人、主合在一起表示居住、停留;

  ④行:最初是十字路口的图像,后来是指由左脚和右脚表示行走;

  ⑤父是手举劳动工具的样子;

  ⑥母是女子手臂抱在胸前的形象;

  ⑦儿是表示已经有了两条很有力量的腿的幼儿;

  ⑧女是低下身子很恭顺的人的形象。

  教师小结:这些同学真能干,他们有的是逛超市认的字,有的是看广告认的字,有的是看路牌认的字,还有的是向别人请教认的字。是呵,生活中处处有知识,像他们这样做有心人,一定能成为有本领的人!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充分利用母语环境,自主识字,促进学生课外更广泛地识字。这符合新课标提倡的让孩子尽早多认识汉字的精神。)

  4.复现生字,体会字义

  师:这些字都认识了,咱们再来看几幅图好吗? (放多媒体,出示各种衣服的图)你看到了什么?(生:风衣、衬衣、裤子、裙子。)

  师:这些都是什么? (生:衣服。)

  师:我们每天起床要(做穿衣动作) 生:穿衣服。 师:晚上睡觉要(做脱衣动作) 生:脱衣服。 师:衣服脏了要(做洗衣动作) 生:洗衣服。 师:洗好了衣服要(做晾衣动作) 生:晾衣服。

  师:这里面的衣,都是咱们今天学的衣字。

  师:(放多媒体,出示水稻、麦子等)这些是什么?(生:水稻、麦子。)这些叫粮食,其中的食是咱们今天学的这个食。

  师:(放多媒体,出示饺子、粽子等食品图)这些是什么?(生:饺子、粽子、香蕉、月饼。)这些叫食品,其中的食也是咱们今天学的这个食。

  师:(放多媒体,出示各种家居、住所图)这些是什么?(生:楼房、院子、卧室、客厅)对,这都是人们住的地方。

  师:(放多媒体,出示交通工具图)这些是什么?(生:飞机、火车、轮船、汽车)小朋友开一开好吗? (生表演开火车、开飞机、开汽车,嘴里发出喇叭声、汽笛声。)

  师:这都是人们出行的工具。

  (设计意图儿童理解字义也是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老师帮助儿童理解字义,充分地借助了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言语经验,有的还要让儿童亲自去体验体验。这些做法都是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的。)

  师:衣食住行是我们每天都离不开的,你们的衣食住行靠谁呢?(生:爸爸、妈妈。)

  师:爸爸、妈妈还可以称呼什么?(生:父母。)

  师:我们是父母的什么?(生:我们是父母的儿女。)

  师:我们做儿女的,小的时候衣食住行靠父母,父母老了,他们的衣食住行又靠谁呢?(生:靠我们儿女。)

  (设计意图:通过对话,有意识地引导儿童运用父母儿女,使他们在运用中加深对父母儿女的理解。)

  师:做儿女的一定要孝敬父母。你们还记碍汉语拼音第9课的语境歌吗?谁来背一背? (指名背:小乌鸦,叫嘎嘎,捉条虫子喂娃娃。秋风起,天气凉,妈妈为我做衣裳。)

  师:小乌鸦的父母把儿女们养大了。小乌鸦的父母老了,翅膀的毛掉了,不能飞去捉虫子了,老乌鸦的儿女们不贪玩:叼来虫子一口一口地喂它们的父母。多懂事的小乌鸦!

  (设计意图:联系刚刚学过的语境歌,不光是渗透了孝敬父母的教育,而且在叙述故事的.过程中,通过反复使用父母儿女,使儿童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加深了对父母儿女词义的领悟。)

  5.指名认读

  师:咱们自己学会了八个字,你能把这八个字连起来读读吗? 谁愿意读? (指名认读)

五、小结回归,诵读课文

  1.师:你还能把《认一认3》所有的字连起来读吗? (自由练习、指名读)

  师:你读得不仅正确,听起来还很有节奏呢!能学着他的样子读一读?(再指名读)

  2.师:我还能一边拍起手一边读(有节奏的拍手)日月星光、云电风雨

  来,和你的同座位一起一边拍起小手一边读。(同桌练习)

  师:大家一起来好吗?(学生一边拍手一边读字。)

  3.师:好,让我们再像读古诗那样读一读好吗?

  (师生配合,边读边摇头晃脑。)

  (设计意图:《认一认》是韵文识字,让小朋友多种形式诵读,不仅激发了学习兴趣,而且强化了识记效果。)

六、游戏巩固,课外延伸

  游戏一:看谁嘴巴快

  教师快速抽取生字卡片,请学生抢答。

  游戏二:找朋友

  教师把八幅挂图及八个生字分发给学生,然后请拿图的学生上黑板前问:我的朋友在哪里?拿对应的生字卡片的学生上来说:你的朋友在这里。然后两人带大家读读生字。把图和生字贴在黑板上。

  游戏三:魔力眼

  大风车 雨花石 中央电视台 安全食品 光明牛奶

  十月一日是祖国母亲的生日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每一个游戏都紧紧抓住孩子的心,让他们在游戏中巩固,在多轮比赛中内化牢记,学生兴趣盎然,群情激昂,巩固了识字成果。力求体现情境化、生活化、实用化、社会化的教学理念。)教师总结:

  这堂课上,我们认识了16位新朋友。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地方都会出现它们,请小朋友下课后回家后去找一找,看看哪些地方能找到他们。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留心看一看,动口问一问,用脑记一记,我们还能认识更多的字呢!

教案评析:

  语文课称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授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这堂课的设计我正是努力这样做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1.我以游戏的方式导入新课,游戏的设计渗透了习惯的培养,符合一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教新带旧,用滚雪球的办法让儿童既巩固了识字,又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

  2.《认一认》中的字都是高频字,其中相当一部分字学生已在入学前通过各种途径认识。所以,在学习衣食住行父母儿女这八个字时,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熟字入手,让会认的学生教不会认的学生,并告诉大家自己是怎么认会这些字的,激发了儿童课外识字的积极性,也教给了学生多渠道识字的方法。给足时间让学生自己读,自己认剩余的字,从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3. 理解字义也是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帮助儿童理解字义时,我充分地借助了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言语经验,有的还要让儿童亲自去体验体验。这些做法都是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的。另外,我通过师生对话,有意识地引导儿童运用父母儿女,使他们在运用中加深对父母儿女的理解。我还联系刚刚学过的语境歌,不光是渗透了孝敬父母的教育,而且在叙述故事的过程中,通过反复使用父母儿女,使儿童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加深了对父母儿女词义的理解。4.

  4.《认一认》是韵文识字,我让小朋友有节奏地拍手诵读、摇头晃脑诵读,不仅激发了学习兴趣,而且强化了识记效果。

  让学生喜欢识字,有学习汉字的欲望不是一句空话,那么在怎样的课堂上才能最终体现呢?我觉得,只有打造属于学生自己的课堂,才会抓牢他们的心、牵住他们的情、引导他们的行。

【《认一认3》优秀教学设计范文】相关文章:

1.认一认3优秀教学设计

2.《认一认》优秀教学设计

3.《认一认4》教学设计

4.《认一认2》教学设计

5.《认一认4》教学设计范文

6.《认一认》教学设计范文

7.《认一认3》教学反思

8.《认一认3》教学反思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yuwen/jiaoxuesheji/337581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