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雨说》教学设计(2)

教学设计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六、评说诗歌朗读

  要求学生对诗歌朗读品评,边读边评,看朗读是否流畅,节奏是否合理,停顿是否恰当,语气、语调是否符合文意。

  1、自由朗读诗歌。字音要读准,停顿要恰当,句子的层次要分清,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倒字。放慢速度,一边读,一边体会每句话的完整意思。

  2、互相评读。两人一组,一人读,一人评,根据对诗歌的理解讨论句子的停顿、语气、语调。

  3、对照诗歌朗读录音,谈谈自己朗读课文的`感受。

  4、朗读全诗。

七、布置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全诗。

  2、课后练习第三题。

  3、选用课时作业。  《雨说》教学设计3

  一、导入

  “我是大海的叹息,是天空的泪水,是田野的微笑。”我不但浇灌了禾苗,荡涤了灰尘,也浸润了古今中外文人墨客多情的心。请同学们猜猜这是什么东西?

  ──雨。那么,现在我们就一起来阅读郑愁予的诗《雨说》,看看这位天空的泪水是如何给田野带来微笑的?

二、整体感知

  1、教师朗读课文,学生注意:

  2、标题为“雨说”,那么,雨说了些什么呢?

  明确:雨说:我来探访四月的大地;我是到大地上来亲近万物的;我是在白云的襁褓中笑着长大的;我来了就不再回去。

三、局部品味

  逐一的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1、既然“雨说,我来探访四月的大地”,那么,“雨”为什么要来探访四月的大地?第一节诗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2、“雨说,我是到大地上来亲近你们的”。“你们”是指什么?说说“雨”怎样来亲近它们的?作者又描绘了怎样的画面?从中揭示了怎样的思想意义?

  ⑴联系上面的内容,说清对比手法的运用。

  ⑵联系写作背景以及雨的作用,揭示中心。

  提示:1979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社会背景;雨的作用见板书。

  ⑶认真体会第五节诗中采用拟人手法的运用并充分的联想,说说牧场是如何的抽发出怎样的新苗?雨是如何对鱼儿说声好?溪水是如何的练习怎样的洗衣谣?

  由学生说,教师评价。

  ⑷想象第七节诗所描绘的画面。

  注:采用读的形式来完成。

  ⑸第八节诗中的“旗子”有什么深刻的含义?“春天”仅指季节吗?为什么?

  提示:红旗──双关语意。红旗是国家的象征。春天──双关语意。春天是万物的开始,是青少年的象征。

  ⑹讨论以下的问题3。

  3、为什么说雨在“白云的襁褓中笑着长大”?它所说的这句话的用意是什么?

  提示:

  ⑴白云──自由的象征。

  ⑵A、雨具有返老还童之心;即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

  B、雨是带给下一代人以自由、幸福的使者,是作者本人的化身。

  C、雨希望万物都像它一样,有一个快乐的童年生活,所以这句诗也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憧憬。

  4、雨为什么说“来了就不再回去”?“有一天,你们吃着苹果擦着嘴”句中的“苹果”的含义是什么?体会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注:A、见书中句子;

  B、引导学生体验吃苹果时的感受以及“擦着嘴”的神态后。点明:“苹果”的深刻含义具有双关语意:一是指真正的苹果;一是指作者带给少年儿童的自由、快乐、幸福就像甜美的“苹果”一样。

  C、表明了“雨”的真正来意。

  (点明中心,照应标题。)

四、作业

  1、说出描写春雨的诗句:(至少两句)

  《初春小雨》(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五。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春眠》(孟浩然):“春…处处…夜…花…”

  2、以“雨的自述”为题,将这首诗改写成一篇三五百字的小散文。提示:“我是……”

【《雨说》教学设计范文】相关文章:

1.《雨说》教学设计的范文

2.《雨说》教学设计范文

3.雨说 教案教学设计

4.雨说 教案教学设计

5.《雨说》精品教学设计

6.雨说 教案教学设计

7.雨说教学设计

8.关于《雨说》教学设计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yuwen/jiaoxuesheji/342532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