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教学设计方案(2)

教学设计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教学目标:



学习巩固跳绳技术,使学生掌握几种花样跳绳的方法发展学生协调。灵敏等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坚强的意志品质







教材



学习花样跳绳








课的顺序



课的内容



指导与练习组织







一、







班长整队,报告人数上课,师生问好教学导入,宣布授课内容

一、组织形式



? △



☆☆☆☆☆☆



☆☆☆☆☆☆



○○○○○○



○○○○○○



要求:快静齐,注意力集中



2’






二、











1.游戏:“抢占绳圈”



方法:每人用一根跳绳在地上围成一绳圈,老师不摆,随意分布在规定范围内,但圈之间最少相距1米。开始在组长带领下,在圈间的通道上做各种行进间准备活动,当教师突然发出口令后,老师和学生立即各抢占一圈,未占到圈者为失败。(做5个蹲跳起)



2.绳操



头部运动



肩胸运动



下蹲运动



腹背运动



踢腿运动



跳跃运动



组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规则:1.行进间准备活动时,不许从圈内通过。



2.先进圈者算占领。



3.抢占时不允许做推、挤等侵人犯规动作。



组织:1.队形同上



2.师生同喊口令、同做



?要求:动作整齐



4’



4’






三、











1.一分钟跳绳



学生采用自己平时跳的最快的方法跳绳



2.学生分小组自由创编花样跳绳方法



单人跳、



多人跳、



跳长绳等



3.挑选优秀的跳法进行展示



1组织形式:



(1) 队形同上



(2) 及时评价



2.组织:



(1)小组自由创编,组长负责



教法与学法:



(1) 学生在教师示范提示下做各种跳绳练习,长绳用短绳连接



(2) 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练习认真



(3) 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组织:同学们交流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并随机指导



1’



20






四、











2分钟跳长绳比赛



1.小组进行集体挑战



组织形式:



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每组每次出一名同学做裁判

要求:(1)友好、积极的进行比赛



? (2)裁判要公平公正



? (3)注意安全



6’






五、











集体放松小结下课

组织形式:



圆形队形随音乐,教师语言动作提示学生做放松练习小结下课

3’






场地器材



学校校园



跳绳57条,录音机,秒表



班级



人数



四二班,56人













  1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学生的学习参与面,减小差距。努力作好教学工作,在这一学期中,下文将准备了初中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如下: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期的学习,要使学生在情感与态度上,认识到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认识现实生活中图形间的数量关系,能够设计精美的图案,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在民主、和谐、合作、探究、有序、分享发现快乐,感受学习的快乐。对于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积极参与对知识的探究,经历发现知识,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经历发现知识道路上坎坎坷坷,达到深刻理解掌握知识的目的,达到漫江碧透,鱼翔浅底的境界,在经历这些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运算能力,使所有学生在数学上都有不同的发展,尽可能接近其发展的最大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辩证唯物主义的熏陶,提高学生素质。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共计五章,知识的前后联系,教材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分析如下:

  第十六章 分式 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分式的概念,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约分与通分,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整数指数幂的概念及运算性质,分式方程的概念及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

  第十七章 反比例函数 函数是研究现实世界变化规律的一个重要模型,本单元学生在学习了一次函数后,进一步研究反比例函数。学生在本章中经历:反比例函数概念的抽象概括过程,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经历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的探索过程,在交流中发展能力这是本章的重点之一;经历本章的重点之二:利用反比例函数及图象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经历函数图象信息的识别应用过程,发展学生形象思维;能根据所给信息确定反比例函数表达式,会作反比例函数图象,并利用它们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本章的难点在于对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以及提高数形结合的意识和能力。

  第十八章 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它有许多重要的性质,如两个锐角互余,30度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本章所研究的勾股定理,也是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而且是一条非常重要的性质,本章分为两节,第一节介绍勾股定理及其应用,第二节介绍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第十九章 四边形 四边形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应用较广泛的一种图形,尤其是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等特殊四边形的用处更多。因此,四边形既是几何中的基本图形,也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本章是在学生前面学段已经学过的四边形知识、本学段学过的.多边形、平行线、三角形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来学习的,也可以说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系统的整理和研究,本章内容的学习也反复运用了平行线和三角形的知识。从这个角度来看,本章的内容也是前面平行线和三角形等内容的应用和深化。

  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 本章主要研究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以及极差、方差等统计量的统计意义,学习如何利用这些统计量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情况,并通过研究如何用样本的平均数和方差估计总体的平均数和方差,进一步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三、提高学科教育质量的主要措施:

  1、认真做好教学七认真工作。把教学七认真作为提高成绩的主要方法,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习。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如是说。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习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引导学生写复习提纲,使知识来源于学生的构造。

  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5、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6、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7、指导成立课外兴趣小组的民间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开展对奥数题的研究,课外调查,操作实践,带动班级学生学习数学,同时发展这一部分学生的特长。

  8、开展分层教学,布置作业设置A、B、C三类分层布置分别适合于差、中、好三类学生,课堂上的提问要照顾好、中、差三类学生,使他们都等到发展。

  9、进行个别辅导,优生提升能力,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对差生,一些关键知识,辅导差生过关,为差生以后的发展铺平道路。

  10、站在系统的高度,使知识构筑在一个系统,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八方联系,浑然一体,使学生学得轻松,记得牢固。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yuwen/jiaoxuesheji/3859681.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