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关于《诗经两首》的教学设计(3)

教学设计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五、作业

  1、将《关雎》改写成白话文,注意排比、反复句式的运用。

  2、预习《蒹葭》。

  第二课时

  一、检测背诵

  全班一起背诵《关雎》。

  二、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诗经》两首中的另一首,《蒹葭》。

  三、听范读,正字音

  1、播放配乐朗读录音,学生听读,和自己课前预习相对照,用笔标注生字字音。

  2、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重点字字音,提示学生引起注意。

  蒹葭(jiān jiā) 溯洄(sù huí) 唏(xī) 湄(méi) 跻(jī) 坻(chí) 浚(sì)

  3、教师播放音乐,学生跟着音乐练习朗读,在上一首诗歌的基础上要求能进一步根据意思和音节,有节奏的朗读。

  三、读课文,悟大意

  1、跟着音乐男生齐读、女声齐读、全班合读,教师不断进行朗诵指导,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把握感情分寸,读出凄迷之景,惆帐之情,学生便读边思,便读边悟。

  2、读后,让学生们讨论,用白话文复述一下文章大意,在复述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展开想象的空间,创设一个和原文一样的境地。

  (过程中,老师给同学们播放歌曲《在水一方》,为同学们创设情境,并引导学生们深入体会诗歌内涵。)

  四、品手法,诵文章

  教师为同学们出示自学指导题:

  1、和《关雎》相比较,《蒹葭》在内容和表现手法上有什么异同?学生们先独立思考,后小组合作交流。

  教师提示:《关雎》一诗着重于“叙事”,我们从诗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小伙子从爱上“窈窕淑女”到追求她,追求不到又在幻想中得到她这样一条线索。《蒹葭》中却没有明确的故事,第一章就写到主人公隔水远望,苦苦追寻,伊人却若即若离。第二章、第三章是第一章的反复咏叹,突出追寻之路的艰险与漫长,渲染主人公感情的绵长持久,表现出主人公不能够走近“伊人”,又永远点亮希望的情感状态。与《关雎》相比,《蒹葭》的情感韵味更浓郁。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yuwen/jiaoxuesheji/4057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