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风筝语文教学设计(2)

教学设计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教师小结]

  作者在北京的冬季看到天空中的风筝所引发的惊异和悲哀(引出下文),在“春光明媚”的画面里展开了对往事的回忆,使现实中严冬的“寒威”与回想中春日的“温和”互相映衬,既增添了回忆往事哀婉动人的力量,又使带上几分明丽的色彩,透露出作者不满黑暗现实、向往光明天地的心情。

  布置作业

  ①精读课文,再提问题,继续研讨。

  ②课后“读一读,写一写”。

  ③阅读《满天的风筝》,说说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第二课时

  继上节课的学习基础,进一步探究疑难。

  导入:上节课我们整体感知了课文中兄弟之间的手足之情,明白了游戏于儿童的意义,感悟到鲁迅严于解剖自己、知错必改的精神,感受了作者由惊异、悲哀到后悔自责及心情沉重的感情经历,初步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那么,我们从中还能感悟些什么?本节课继续研读课文。

  精读课文

  教师朗读指导(声音、语调、速度、感情)。

  指名朗读课文(3—12段),对课文主体内容再’

  交流探究。

  朗读时,可分读、齐读或重点读。

  次整体感知,同时布置思考问题准备

  在预习与思考前提下,小组内交流,选共性和有代表性问题合作探究。小组之间相

  互派代表问答,教师引导深化,不同意见全班讨论。(教师应引导学生解决好如下问题):合作探究

  学生可边读边思考或读完整体思考。

  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组

  第一组:

  O从语段中找出描写小兄弟观望他人放风筝的语句,分析一下作者从哪几方面写的?他为我们勾画了一个什么样的儿童形象?对小兄弟流露出什么感情?(结合书中插图体会)

  O文中所说的“对于精神虐杀的这一幕”,具体指什么?请你用自己话概括。说说作者在文中是什么样的形象?对“我”的描写,流露出了怎样的感情?这时的小兄弟是怎样的处境?

  O这部分一些动词和形容词用得很贴切传神,找出来,说说为什么用得好。

  O通过3、4段的学习,你进一步感悟到了什么?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点拨,全班交流、补充。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yuwen/jiaoxuesheji/598620.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