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印度王公的大米》的教学设计(2)

教学设计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二、三读课文,读通读懂课文。

  1.第一次读文,解决部分简单问题:把课文读了一遍,你能解答你们刚才提出的哪个问题?

  2.第二次读文,要求:读谁字音,画记带有生字的词语,自主识字(可与同桌轻声交流),读通课文。

  3.交流识记方法。

  4.指导写字。

  “染”:上边的“九”不要写成“丸”。

  “填”:右边是“真”,框内有三横,防止写成两横。

  5.第三次读文。

  师:下面我们打一场朗读擂台赛,比比谁读得最准确,最流利,最有情感。朗读得最棒的同学将成为我们今天的擂主。为了你们比赛中的精彩表现,想不想把课文好好地再读一遍?注意边读边想,头脑中要再现棋盘的样子,争取读懂课文,把不理解的难懂的地方多读几遍。

  开展朗读擂台赛,老师相机指导评议,评选出“擂主”。

  三、作业。

  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探究课文。

  1.发现问题。鼓励学生用心读文,提出感兴趣或有疑难的问题。

  预设: ①填完整个棋盘,究竟需要多少大米? ②难道真的如婵德拉所说:“到棋盘的最后一格,全印度的土地全都会被这些米埋到膝盖那么深?”

  2.围绕疑点,探究问题。

  当大米填到棋盘的第四排时,是以什么来计量的?(手推车)

  那么,我们现在来做一个有趣的数学题。我们从第四排开始,以“车”为单位来计算,看看填完整个棋盘,究竟需要多少手推车大米。(引导学生根据上节课的演算推出当计算到第七排的最后一格时需4294967296手推车大米。)

  咱们中国有13亿多人口,想想看,如果全中国13亿人都出动运完这部分大米,你们知道每个人需要运多少车吗?(三车还多)而这仅仅只是运完第七排的大米,如果算到第八格的最后一格,那我们每个中国人至少要运八百车左右才勉强够。

  3.从量词的变化体会米量之多。

  从文中找出计算大米的计量单位。

  (板书:粒→汤匙→碗→车……)

  从计量单位的变化你体会到了什么?

  想象:如果印度有足够的大米,当仆人们算到最后几排时,还能用手推车为单位来计算吗?你认为可能需要什么来搬运计算?(货车,轮船,火车……)

  4.抓表情体会人物心理。

  △从文中找出村民们、仆人及王公表情变化的词句;

  村民们:直摇头→有了笑容

  仆人:嘲笑→不知怎么计算王公:暗自高兴→吃力地站起来

  △从他们的表情变化想象心理活动。 出示练习: 当婵德拉叫仆人们把2粒米放在棋盘的第一格,把4粒米放在第二格,8粒米放在第三格时…… 村民们对她的选择直摇头,心想:( )

  仆人们一边嘲笑一边想:( )

  王公暗自高兴,心想:( )  二、拓展延伸。

  1.婵德拉为什么要这么做?她为什么能想出这么巧妙的办法?

  2.除此外,你还觉得婵德拉是个怎样的人?可以从哪里看出来?(如:她心地善良,关心大象,从七个兽医没有治好大象的病而她能治好这一对比,可以看出她思考问题不囿于常规,善于观察,善于发现问题。)

  三、作业。

  1.把故事讲给家人听。

  2.搜集有关的数学趣味故事或数学智力题,准备举办“智慧乐园”班队活动。

  板书设计:

  印度王公的大米

  粒→汤匙→碗→车…… 婵德拉

  村民们:直摇头→有了笑容 (聪明善良)

  仆人们:嘲笑→不知怎么计算

  王公:暗自高兴→吃力地站起来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yuwen/jiaoxuesheji/601941.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