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科学课口袋游戏教学设计(5)

教学设计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能够关注生活中的一些显著事物和现象,但对一些很常见的事物,如人身体的器官则关注不够。他们上课思维活跃,喜欢动手,把他们的关注对象引导到这些“司空见惯”的物体上来,对于培养学生从生活中、从平时的事物和现象中去发现科学是很有益的。

一、教学目标:

  1、在观察与实验中,知道手的一些基本构造,认识手的灵巧与关节、褶皱、大拇指等构造密不可分,认识手具有感觉功能。

  2、用各种方式获取有关手的知识,设计简单的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学会合作学习,注重与同学的交流以及分享成果。

  3、关注体验活动后的感受,激发学生对自身的探索。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认识手的基本知识,了解手的构造和手的灵巧有关。

  难点:小组的合作学习,自选实验方式验证自己的猜想。

三、教学准备:

  创可贴、吸管、胶带、空管、信封、橡皮筋、记录卡等。

四、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一个“剪子、石头、布”的游戏。你们会玩吗?说明规则 。

  2、学生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做游戏。

  (游戏是学生喜爱的活动,通过游戏形式选出组长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并且缓解了学生紧张的情绪,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剪刀、石头、布”的游戏是一个以手为主的游戏,从而比较顺利的引出了观察的对象。)

(二)、探究手的用途:

  1、教师:我们刚才做游戏时用到了身体的哪一部分?(手)

  平时,我们用手还可以做哪些事情?

  2、学生汇报交流。(写字、打乒乓球、制作模型……)

  3、教师:我们的手真灵巧啊!

  (通过询问手的作用,激发学生对手的兴趣。老师着重表扬了手的灵巧性,为学生生成“手为什么这么灵巧”这个问题作一个铺垫。因为整个科学探索活动都围绕着这个主题开展的,学生有了“手为什么这么灵巧?”的困惑,才能形成对手的关节、褶皱、大拇指等构造的探索研究。引导出有价值、有探索意义、有利于课堂开展的问题,对后面教学活动的展开起着关键作用。学生往往生成的问题较多,但符合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很少,所以设计了一些隐藏的铺垫。)

  4、谁能用灵巧的手模仿几只小动物的样子。(利用投影仪)

  5、你们对自己这双灵巧的手能不能提几个问题?(手为什么这么灵巧?)

  (再次让学生用灵巧的手做几只小动物。让灵巧这个词语浮在学生的脑海中。随后把〈你们对自己这双灵巧的手能不能提几个问题?〉这个问题抛给学生,让他们自己生成一个感兴趣并有探索价值的问题——手为什么这么灵巧?由于问题是学生自发形成的,在他的内心中就产生了一种寻找的欲望,在欲望的引导下观察就有了目的,学生往往能发现平时没有留意的东西,观察的收获会更多。)

  6、出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观察手,研究我们的手为什么这样灵巧。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yuwen/jiaoxuesheji/627919.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