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分香蕉》的教学设计(2)

教学设计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孙悟空从花果山摘来12根香蕉,请这两只小猴子分一分,可这两只小猴子不知道怎样分这些香

  蕉才好。同学们你们能帮帮它们吗?

  〖设计意图:创设故事情境,能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帮助猴子分香蕉把平均分的过程融入猴子兄弟分香蕉的情境,懂得两只猴子分得一样多才公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也体现了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活动:

1、学生用手中的小棒代替香蕉来分一分。

  (1)下面老师就请小朋友们用手中的小棒代替香蕉来分一分。

  (2)在分之前大家想一想:怎样分才公平呢?使俩只猴子都满意呢?(生答:平均分,教师板书)

  (3)请你用小棒代替香蕉分一分,一边分一边说说你是怎样平均分的?

  ①学生自主探索分小棒的方法。

  ②谁愿意把你分得的结果汇报一下。(请生到黑板来演示)

  学生用小棒代替香蕉,进行分香蕉活动。

  让学生说说是怎么分的,并上台演示

  生1:我是1根1根地分,12根香蕉,平均分给两只猴子,每只分得6根。

  生2:我是2根2根地分,12根香蕉,平均分给两只猴子,每只分得6根。

  生3:我是先每只猴子分5根,还多2根,再每只猴子分1根

  生4:我是用乘法口诀:“二六十二,每只分得6根。

  ……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动手操作平均分的活动,给学生感受知识形成过程的机会,加深对平均分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除法算式的写法和各部分的名称

  (1)除法算式的写法。

  谁能用算式把分香蕉的过程表示出来?

  2×6=12(根)

  12÷2=6(根)

  大家小组讨论,2个算式,哪个对?为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前面学过乘法,能马上说出乘法算式;如果学生能说出除法算式,教师要给予表扬,激活学生思维的火花,教师顺势在算式的结果中写出单位名称。

  语言表述平均分的过程;把12根香蕉,平均分给2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得6根。也就是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6根。

  用除法算式表示:12÷2=6(根)读作:12除以2等于6。

  (2)教学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12”在除法算式中称为“被除数”;“÷”称为“除号”,表示平均分;“2”称为“除数”; “6”称为“商”。请同学们在算式中标出各部分名称,然后同桌互相说一说。

  12  ÷  2 =  6 (根)

  被除数除 除数   商

  在除法算式里,被除数代表要分的总数是多少,除数代表要平均分成的份数,商代表每份是多少。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并会读、写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整个活动过程教师充分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利于学生的记忆。

  活动:2.小组合作,分香蕉

  教师在每组的桌子上都放了12张香蕉卡片,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进行分香蕉活动,每人分的香蕉要一样多,分好后请写出除法算式。

  学生自由组合,进行分香蕉活动。

  学生汇报活动结果:

  生1:12÷1=12(根)

  生2:12÷5=2(根)剩下2(根)

  生3:12÷3=4(根)

  生4:12÷2=6(根)

  生5:12÷4=3(根)

  生6:12÷7=1(根)剩下5(根)

  生7:12÷6=2(根)

  2.引导观察归纳

  师:从你们刚才的活动和上面的式子中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总结发现规律:分时有的正好可以分完,有的还有剩余,分不完。

  〖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分一分、说一说等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除法的意义,掌握了平均分与除法算式的关系,尊重和信任学生,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yuwen/jiaoxuesheji/69865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