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八年级《地理》下册走向世界的中国的教学设计(3)

教学设计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过渡:大家在找出我们家乡发展经济有利和不利的地理条件的基础上,想一想应如何因地制宜地发展我们家乡的经济呢?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带着上述问题分小组讨论,派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

  评价点拨:(小组讨论,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教师激励评价后点拨)大家刚才在找出有利和不利于经济发展的地理条件时都提到我们地区的人口问题,不利方面认为人口多,人均资源少,有利方面提出人口多,劳动力充足。针对这一矛盾,有同学提出在本区发展需要较多劳动力发展简单的加工工业,不但充分利用了大量的人力资源,而且可创造更多的产值,可见,因地制宜地发展区域经济,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优势,也就是最大程度地克服不利因素的影响。

  提问:我国最大的平原——东北平原与我们自己家乡的发展情况相同吗?(学生:不相同)

  评价点拨:学生回答,教师激励评价后指出:正是由于两个区域的自然、人文地理等方面的条件不同,因此区域发展的方向、发展的途径和发展的道路也不尽相同。可见,区域发展不同(教师在适当位置及时板书),也是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过渡:怎样才能促进一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呢?仅仅依靠本区域的有利条件就能促进本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吗?(学生,不能)那该怎么办呢?(学生:与其他区域合作)

  教师:回答得有道理!促进一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进行区域合作.(教师及时板书)

  板书:3.区域合作

  教师讲解:发挥了我们的优势,是否就可以发展好了?如果东北平原生产的粮食没有地方需要,如果我们加工的产品没有地方销售,优势也就无法实现。因此,我们的发展,需要与其他区域的交流、合作,正如大家都知道的北煤南运、南水北凋、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目前我国这些重点工程的实施,可以说都是区域合作的结果(教师及时板书c区域合作),离开区域间的合作,任何一项国家重点工程,都是难以实施、难以完成的。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yuwen/jiaoxuesheji/752089.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