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初三化学《第二章我们身边的物质第1-2节》教学设计(2)

教学设计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化学性质:

  【阅读实验】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1.将木炭加热至红,放入集气瓶中,剧烈燃烧、发白光。

  2.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

  【提问】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瓶中产生了什么气体?

  【回答】二氧化碳

  【结论】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请写出此反应的表达式。

  【阅读实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这瓶氧气与前几瓶有何不同?瓶底铺少量的沙子(或少量水也可以),思考为什么?将铁丝加热至红伸入集气瓶中。

  描述实验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提问】为何集气瓶底要放少量的沙子(或水)?生成黑色固体的温度很高,掉到集气瓶底会怎样?

  【讨论】会引起集气瓶炸裂。

  【回答】防止集气瓶炸裂。

  【结论】此黑色固体的名称是四氧化三铁,而不是我们前面所说的铁缓慢氧化生成的红色的氧化铁。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请写出此反应的表达式。

  【阅读实验】硫在氧气中燃烧

  1.将硫粉放在燃烧匙中加热至燃烧。现象:发出淡蓝色火焰。

  2.将燃着的硫粉伸入集气瓶中。现象:剧烈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带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提问】这种带刺激性气味是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对空气会造成严重污染。烟花、爆竹中的火药是由木炭、硫磺等物质组成的,为什么在市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回答】防止硫燃烧后生成的二氧化硫污染空气。

  【结论】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请学生写出此反应的表达式。

  【阅读实验】蜡烛在氧气中燃烧

  1.将小半截蜡烛放在燃烧匙中,在酒精灯中点燃

  2.把燃烧匙伸入集气瓶中。 现象:剧烈燃烧,蜡烛很快就燃烧完了,集气瓶内壁有小水珠。

  3.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现象:石灰水变浑浊。

  【提问】集气瓶内壁有水珠生成说明了什么?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瓶中产生了什么气体?

  【回答】有水珠说明蜡烛燃烧有水生成,能使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反应有二氧化碳生成。

  【结论】蜡烛(石蜡)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请学生写出此反应的表达式。

  【问题讨论】通过上述实验,我们可知,物质在较纯的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得( ),由此可见: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 )。

  【思考并回答】(更剧烈),(活泼)

  【阅读实验】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氧气瓶中。观察现象:木条燃烧起来了。

  【提问】为什么残存火星的木条会再次燃烧起来?

  【思考并回答】因为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它可助燃(支持燃烧)。

  【问题讨论】如何证明一集气瓶中装的是氧气?

  【回答】将带火星的木条抻入气体中,若木条燃烧复燃,则证明此气体为氧气。

  结论: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可以支持燃烧(助燃)

  【讲述】我们说一种物质的性质决定了他的用途,那么,氧气有哪些用途?

  二、氧气的用途

  1.供给呼吸

  2.支持燃烧(助燃)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木炭、硫、铁,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三、氧气的获得

  教学目的:

  知识:掌握实验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理解分解反应及其化合反应的区别;了解氧气的工业制法;了解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

  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初步培养学生分析、对比和迁移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操作方法。

  教学难点:

  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教学方法 实验探索法。

  教学用具:药品:氯酸钾、二氧化锰。

  仪器:铁架台(带铁夹)、试管、单孔橡皮塞、导管、水槽、集气瓶、酒精灯、试管夹、药匙。其它:火柴。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问题引入】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能否从空气中获得氧气?

  氧气的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问题】这个变化属于什么变化?为什么?

  答: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可以从空气中获得氧气;工业制取氧气是物理变化,因为没有新物质生成。

  教学意图:

  通过复习空气的组成,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分离空气制氧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设问】实验室用什么方法获得氧气?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

  【阅读实验】分别用酒精灯同时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片刻后用带火星木条伸入试管口,观察现象。

  【小结】用酒精灯加热氯酸钾至较高温度时产生氧气,加热二氧化锰不产生氧气。

  观察记录:氯酸钾是白色固体,二氧化锰是黑色粉末。氯酸钾加热至熔化后产生少量气体,使带火星木条复燃。同时加热的二氧化锰不产生气体,带火星木条没有变化。

  教学意图:

  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生观察实验和准确描述实验现象。

  【阅读实验】将试管内的二氧化锰迅速倒入热的氯酸钾中,把带火星木条伸到管口内观察现象。

  观察记录:热的氯酸钾中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产生大量气体,带火星木条复燃。

  教学意图:

  学会观察实验和准确描述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对比。

  【阅读实验】待试管内不再产生气体时再加入少量氯酸钾并加热,把带火星木条伸入管口内观察。

  【讨论】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什么作用?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有无变化。

  观察记录:试管内迅速产生大量气体,带火星木条,复燃。

  答:二氧化锰可以加快氯酸钾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不发生变化。  教学意图:

  通过认真分析实验的发生、发展和条件,找出规律,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原理(1)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催化剂):(2)加热高锰酸钾

 教学意图:

  记住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文字表达式,知道催化剂在一定条件下才能起催化作用。

  【问题】实验室制取氧气时选用哪些仪器?用什么方法收集氧气?选用哪些仪器?

  2.收集方法(1)排水法(氧气不易溶于水)

  (2)向上排空气法(氧气比空气略重或密度比空气略大)

  答:实验室制氧气需用铁架台(带铁夹)、试管、带导管的单孔塞、酒精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选用的仪器有水槽、集气瓶、玻璃片。

  教学意图:

  从氧气的物理性质思考、认识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认识物质的性质与制法的关系。

  【问题】给试管中固体加热应如何操作?为什么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应如何操作?为什么?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如何操作?

  答:(1)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水倒流后炸裂试管。

  (2)试管夹应夹持试管中上部。

  (3)导管伸入试管内要短。

  (4)先均匀加热,再将火焰固定在约品处加热。

  用排水法收集完毕时,应先从水中取出导管再停止加热,防止水倒吸后炸裂试管。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应伸入到接近瓶底。

  教学意图:

  培养正确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良好的实验习惯,了解物质的性质与实验操作的关系。

  【问题】用排气法收集氧气时如何验满?如何检验氧气?

  3.操作要求 4.验满方法 5.检验方法

  答: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到瓶口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到瓶中检验;记录并加深理解。用对比的方法进行学习,理解。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yuwen/jiaoxuesheji/766709.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