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门槛》的说课稿(4)

说课稿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从肤觉的感受来说,黑暗中散发着“寒气”。

  从听觉的角度来说,大厦里传出来一个“慢吞吞的不响亮的声音”。然后是一连串的对答……

  随着阅读进程的展开,读者从多种感官中体验着这首散文诗对心灵的撞击。屠格涅夫似乎把每个人都带到了这座令人颤栗的“门槛”前,来聆听那近乎严酷考验式的问询。然而,令人感受最深的莫过于那“门槛”内传出的“寒冷,饥饿,憎恨,嘲笑,蔑视,侮辱,监狱,疾病,甚至于死亡?”的信息。此外,还有“疏远”、“孤独”和“准备牺牲”。作家极尽渲染之能势,几乎用尽人们可以想象到的所有表现残酷的词语。其目的却在于衬托那位站立在“门槛”前,就要走进来的俄罗斯姑娘。

  姑娘,对这一切都“知道”,并“准备好了”。其坚毅与果决已经着实令人钦佩了。可更深一层的痛苦亲戚、朋友的打击,姑娘也能“忍受”。为了把姑娘的形象刻划得更深刻,文章写道:“你准备着无名的牺牲吗?你会灭亡没有一个人……甚至没有一个人会尊敬地怀念你。……”但无论如何,姑娘还是要走进这革命的“门槛”。她真的走进来了,随之而来的就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评判(当然这是意料之中的)。我们说,这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姑娘,又的确是一位真真正正的“圣人”啊!这是作家的赞叹,也是每一个读者的由衷的赞叹。

  象征,作为一种艺术手法,其表现含蓄与深刻的功力简直是无可限量的。作家对象征性物象的选择显示着作家所独有的创造性。一个“门槛”隔开了两个世界;一个“门槛”隔开了两种人生;一个“门槛”考验着革命者的勇气和真诚;一个“门槛”检验着一个战士对世界的认知和对生命价值的判定。“门槛”作为一个可视而又寓含深广的象征符号,它所启示给人们的联想与想象,当是无法穷尽的。象征具有着强烈的艺术魅力。围绕着“门槛”作家还设计出一系列的象征符号,诸如“女郎”、“重浊的声音”、“犯罪”、“傻瓜”、“圣人”等,也都赋予了相应的含义。因此,整篇散文诗的意韵是极其丰厚的。

  《门槛》教案4

  马新平教学要点:1、理解本文运用象征的方法生动、深刻的揭示主题的写法。2、学习运用对话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3、学习革命者为了正义和真理,不畏艰险,义无返顾的崇高精神和品格。4、把握形散中的“形式灵活”的特点。教学过程:一、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1、作者:屠格涅夫(1818——1883):俄国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罗亭》《贵族之家》《前夜》《父与子》等。2、写作背景:本文是作者晚年的作品,是为了纪念俄罗斯女革命家薇拉·扎苏里奇而写的。薇拉·扎苏里奇1878年行刺彼得堡行政官,不幸被捕牺牲。当时,屠格涅夫正旅居国外,消息传来,他悲痛万分。这天夜里他做了一个梦,梦醒之后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散文。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生字:kǎnzhuózēngshūqīmǐnzàn槛浊憎疏亲戚怜悯暂时2、思考:1)本文塑造了一个什么形象?2)作者采用了什么形式来组材?3)主题是什么?三、精读课文,简单分析:1、分角色朗读2、分析:1)作者塑造了一个什么形象?——生动地塑造了一位女革命家的形象。2)从哪些方面具体描写的?——文中的女郎不怕“寒冷,饥饿,憎恨,嘲笑……监狱,疾病,甚至于死亡”,甘愿忍受“一切的痛苦”和“一切的打击”;不要别人的“感激”“怜悯”不要“名声”甘愿去“犯罪”,献出自己的青春,去作“无名的牺牲”……从女郎铮铮有声的答话的语调中可以看出,她有着铁一般的决心和意志。在这位女革命家的身上集中体现了革命家的大无畏精神和高尚的品格。3)作者刻画这个女郎的目的是什么?——作者借这个形象的刻画,赞美了革命家的凛然正气,讴歌了革命家的博大胸襟与崇高心灵。五、写作特点:——充分体现了形散中的“形式灵活”1、全部用对话的形式,站在一道门槛前。2、用梦的形式写,写梦的情景。3、用象征的手法。4、主题明确集中。六、完成练习

  

【《门槛》的说课稿】相关文章:

1.《门槛》说课稿

2.《门槛》教师说课稿

3.关于写《门槛》说课稿

4.屠格涅夫的《门槛》说课稿

5.门槛美文

6.关于门槛作文

7.人生中的门槛作文

8.青春的门槛作文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yuwen/shuokegao/2378583.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