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会走路的树的说课稿(2)

说课稿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4.运用“扣读导悟,以读见悟”的方法学习课文。

  【说教学过程】:

  一.借助画面,融入情境

  根据低年级儿童的认知规律,结合本课教材的特点,借助图画渲染情境。通过语言描绘情境,结合想象再现情境,让学生与课文的内容产生共鸣,真正地融入到课文的语言文字中来,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揭示课题《会走路的树》,复习生字词语,导入之后,引导学生想一想:会走路的树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仔细地读读课文。朗读课文的第一句话时,让学生读文来想象一下这幅美好的画面,再通过朗读把这么美的画面展现给大家,正因为学生头脑中有了这样的表象,慢慢地融入到情境中,体会角色,当然也就容易读懂、读好了。当学生体会到画面的美好,再以“小鸟啊,你好奇什么呀?”请学生畅谈自己的感受,理解“好奇”的含义。

  二.朗读感悟,展开想象

  朗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它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课文情感,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要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独特体验。”因此,教学第二自然段时,我注重尊重学生自己的朗读体验,抓住“当然可以。来吧!”这句话,说说你觉得这是一棵怎样的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不同的体会来朗读这句话,你觉得它是热情的小树,就热情地读一读;觉得它是有礼貌的小树,就有礼貌的读一读; 觉得小树喜欢这只小鸟,就用喜欢的语气读一读。学生有了自己的感受,当然愿意去参与朗读了。接下来,课文讲了,每天得相互陪伴让小鸟和小树成了好朋友,此时我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思想的空间: “小鸟跟着他去了许多地方,看见了许多有趣的东西。”假如你是小鸟,你会去过哪些美丽的地方?你会见到哪些有趣的东西? 以此疑问激发孩子们的想象思维、创造思维,强化他们的创新意识,必须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这是学语文、用语文的关键。第一部分的结尾:“终于有一天,小鸟长大了,她向这棵树告别,飞往远方……”教学时,稍一拓展,孩子便有思有想,有言有语。诸如:小鸟飞往的地方是南方还是北方?为什么要飞到遥远的地方去?小鸟在与树告别时,会说哪些话?会走路的树会怎样回答她? 文中留有充分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在读书中思索,在思索中读书,使语文学习实践化、生活化。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yuwen/shuokegao/275.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