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少年闰土的优秀说课稿(2)

说课稿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少年闰土的优秀说课稿2

  一、说教材

  《少年闰土》是鲁迅自传体小说《故乡》中的一段插叙文字。单元主题是“初识鲁迅”,第一篇就是《少年闰土》,后三篇都是纪念鲁迅的文章。四篇文章从“少年鲁迅”、“长辈鲁迅”、“导师鲁迅”、“旗帜鲁迅”四个不同的视角为小学高年级学生初识鲁迅打开一扇窗。《少年闰土》展现出的是“我”回忆中的故乡——一个带有神异色彩的美的故乡。文章按照“回忆—相识—相处—离别”的顺序娓娓道来。整篇文章情景交融,如诗如画,是语文学习的极好范例。这是一篇精读课文,它在本单元中训练学生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通过对文中优美的、含义深刻的语句多朗读、多体会,悟出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根据教材的地位、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拟定以下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少年闰土的特点,体会“我”与闰土之间深厚的友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3、运用多种方式(联系上下文、借助背景资料、抓住关键词等)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4、学习抓住人物特点(外貌、动作、语言)描写人物的方法。

  5、初识鲁迅,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课文的语言文字,深入理解作品内涵及学习写作方法。

  二、说教法、学法

  1、品词析句法。抓住文中关键词、精彩句点拨和剖析,引导品味,提高学生的语文意识。

  2、从不同的角度,通过不同层次的读去体味作者的语言,从重要词语中发现美,从颜色的品悟中体会美,从景物的安排中欣赏美。培养学生的语感。用对比的方法体会写人物抓特点的写法。

  3、大语文教学法。突破教材、突破课堂,向课外阅读拓展,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认识到学习语文可以让生活更精彩。

  三、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流程

  一、检测预习,了解闰土。

  (1)、名字的来历

  初听闰土这名字,有什么感觉?说说闰土这个名字的由来?课件:闰月出生,五行缺土。简介“五行”,根据五行起名也是一种文化。这样起名的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你看,咱班这几个同学的名字:春金贝、戴小钡、赵冰洁、杨泽鑫、张燚杰

  【设计意图:“五行缺土”是学生理解的一个难点,在通俗的讲解后,我引入了本班几个同学的名字(此前我曾让学生写过一篇小文“我的名字”,从中选择了以上的名字),拉近了学生与闰土的距离。】

  (2)、相识的背景

  我们来看一组词:

  祭祀    祖像

  供品    祭器

  指名正确朗读。这四个词围绕一个词来写,对,是祭祀。

  (师:知道什么意思吗?师:大家看这个“祭”字,甲骨文"祭 金文"祭 " “祭"是会意字,祭祀的意思。甲骨文是"手"里拿着鲜血淋淋的"肉",金文开始加"示",表示把肉放祭台上进行祭祀。甲骨文"祀”  金文“祀” "祀"是形声字,指祭礼。"示"表意,用祭祀用的桌子表示祭礼。"巳"表声,用胎儿的形状表示求子。泛指祭祀。)

  课件出示“祭、祀”的演变,祭祀祖先是我们中华民族纪念先祖的一种传统风俗。课文中讲的就是“我“家里要做大的祭祀,请闰土和他的父亲到我家来帮忙。

  【设计意图:“祭祀”是学生理解上的又一难点,我从字理入手,用课件呈现“祭、祀”的演变,让学生在理解词义的同时,受到汉字本身所蕴含的丰厚文化的滋养,提高语文素养。】

  (3)、出示从闰土讲的四件事中提炼出的四组词,整体感知。

  再出示一组词,不难读,就看谁能读出味道。

  深蓝的天空

  金黄的圆月

  海边的沙地

  碧绿的西瓜

  真不错,再奖励一组:

  沙地   下雪    空地

  短棒   竹匾    秕谷

  稻鸡   角鸡    鹁鸪

  九个词就给我们勾勒出一幅图画,谁能给这幅画起个名字?雪地捕鸟图。用上这九个词,你能复述一下闰土雪地捕鸟的情景吗?

  你们和闰土一样聪明能干,再奖励一组:

  鬼见怕

  观音手

  这是什么?海边两种贝壳的名字。稀奇吗?想看么?——没有。但我们可以想象他们的样子。和这同样稀奇的还有,出示:

  潮汛

  跳鱼儿

  【设计意图:四组词是我精心选择的,它们分别对应闰土向我讲述的四件事,第一组词“月下刺猹”的背景画面,四个结构相同的词组勾勒出了优美的意境,第二组的九个词用词串的形式串起雪地捕鸟的情景,既巩固了生字(匾、秕、鹁鸪),又为学生复述这件事提供了拐杖。】

  (4)、出示两个难读的长句子,检测朗读。

  文中多次提到一种小畜生,随即板书:猹

  (课件出示: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样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地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这句话来自课文中,大家自由读一读,看能不能从这个句子中体会到鲁迅文字的味道。

  什么是“无端”?

  谁能把这个句子读通顺。

  7.我不知道的还有——

  出示第二个句子: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他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这是个半文半白的词出现最多的句子,谁能读出来:1、指名读;2、指名翻译。

  【设计意图:这两个长句子独立成段,是朗读的难点,把其单列出来读通、读顺、读明白、读出点儿鲁迅文字的味道。】

  二、直面勾勒,再识闰土。

  (1)快速默读全文,理出文章顺序:回忆、初识、相处、分别。

  (2)初识部分,聚焦外貌。

  课件出示丰子恺的漫画,找出两个大师对人描绘的相同点。(都没有五官的描绘)

  总结出:我们描写一个人,不一定非刻画五官,可以抓住人物的特点来写。

  【设计意图:借鉴罗才军老师的案例,巧妙地用丰子恺的漫画引出“大师”对人物形象的刻画,两者对比,让人物刻画的方法深入孩子们的心田。】

  三、回味相处,烙印闰土。

  1、概括四件事,扎实训练概括能力。

  2、如果让你选择跟闰土去干其中的一件事,你最想干那件?

  学习看瓜刺猹。

  2、我说少年闰土是讲故事的高手,你们信吗?我有证据。我们来看文中的插图:

  【设计意图:文中的插图生动、细腻、传神,是不可多得的课程资源,我充分发挥课文插图的作用,让学生观察、想象,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体会情感,悟得方法,再分角色朗读,以读见悟。】

  3、多么紧张惊险,多么神秘动人。正因为闰土讲述的这件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三十年来,一想到闰土,我头脑中就会浮现出这个画面。(课件出示课文第一段文字,配乐朗读。)

  4、合作探究:两处“月下刺猹”的不同之处。

  二十年过去了,我上五年级时会背的段落至今记忆犹新。这就是文学经典的魅力!回忆总是美好的,我们再来比较这两幅图中的闰土,有什么发现?回忆中的闰土更英俊,更帅气,尽管穿着补丁裤,看起来依然那么酷! 童年的时光,一如月夜的闰土,彼时未必美好非常。只是,记忆经过时间的过滤,变得清晰而又迷离,以至于我们固执地相信她曾经存在,而且是最好的存在。一旦想起,便觉温暖,诗意盎然。

  五、书读到此,你对闰土又有了哪些认识?读鲁迅文字的味道如何?

  六.推荐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

  【设计意图:第一课时学完,我没有推荐《故乡》,而推荐《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社戏》,主要考虑几篇文章的风格接近,更贴近孩子眼中的鲁迅。】

  第二课时,简单流程

  一、    回忆相处,烙印闰土。

  (1、)自学其余三件事,从字里行间感受闰土机智勇敢、聪明能干、活泼可爱、见多识广的特点。(学习读书做批注)。

  (2)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在与“我”的对比中再次感受闰土机智勇敢、聪明能干、活泼可爱、见多识广的特点。

  二、缠绵离别,长忆闰土。

  出示最后一自然段,学生齐读。

  教师引读:

  看到贝壳和几支好看的鸟毛忆起闰土,课件出示(1)女声读。

  选东西给闰土时,脑中跟出一个少年,课件出示(1)男生读。

  家道中落,遭遇变故,逢到困苦时,他会想起自己的玩伴闰土,课件出示(1)学生齐读。)

  作者写这篇文章时,已经过去了30年,当再踏上故土时,母亲说小时候的玩伴闰土要来看你了,作者的头脑中出现这样的一幅画面,课件出示(1)学生再齐读。

  三、师总结,结束本节课。

【少年闰土的优秀说课稿】相关文章:

1.《少年闰土》的优秀说课稿

2.少年闰土优秀说课稿

3.《少年闰土》优秀说课稿

4.《少年闰土》说课稿

5.《少年闰土》说课稿

6.少年闰土说课稿

7.语文版少年闰土说课稿

8.少年闰土人教版说课稿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yuwen/shuokegao/3417880.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