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说课稿(2)

说课稿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爱护环境、保护环境”是近年来的一个热门话题。如何以恰当的形式把环保知识渗透到幼儿教育中,使教育的内容既不呆板又不枯燥?我从身边的一只随处可见的布袋子入手,设计了本次。同时大班的幼儿活泼好动,他们对外界充满了好奇,一把沙、一块砖都可能成为孩子们手中的宝,可以乐不思索的晚上半天。《纲要》指出:教育内容的选择,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为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要有助于拓宽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因此,选择了“布袋子”为教学内容既符合现实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

二、说目标

  活动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确立了情感、能力、语言、动作等方面的目标:

  1、能于同伴相互游戏,促进师生间的交往,体验游戏中的快乐。

  2、能大胆用语言的表达自己的意见,乐于用肢体动作表现自己的、勇于探索 。

  3、通过活动培养细致的观察力,模仿力和动作的协调能力,同伴间初步的合作能力。

  根据目标,我们把活动的重点定为:能积极思考、勇于尝试、敢于表达、乐于表现。整个活动都是以这个重点为主的,主要是通过“了解布袋子”、“玩布袋子”、“洗布袋子、晾布袋子”等几个环节完成的。

三、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是为了完成具体活动目标服务的,同时幼儿是通过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来获得发展的,活动准备必须与目标、活动主体的能力、兴趣、需要等相适应。所以,我既进行了物质准备并又考虑到幼儿

  >的知识经验准备。

  物质准备主要是:各种布袋子、音乐、场地

  知识经验准备是:幼儿已认识过布袋子了

四、说教法、学法

  (一)教法

  1、动中我运用了启发提问法、引导发现法、观察法、演示法等。对于这些方法的运用,我“变”以往教学的传统模式——教师说教,“为”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以启发、引导的方式,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并以“玩”的方式贯穿活动的始终。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中获得知识、习得经验,真正体现玩中学、学中乐。

  2、活动过程中,我渗透了“多元智能”的理念,将各个领域中的知识有机的“整合”在一起。如:在观察活动中渗透了语言表达的教学;在最后环节中感受音乐、跳舞的快乐等等。

  3、活动的结构是递进关系的:兴趣——游戏——表演。即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积极的探索布袋子的玩法,利用“玩”的形式进一步了解布袋子的特征,在游戏活动、音乐跳舞的活动中,让幼儿情感表现语言表达,创造性思维、肢体语言的到了很好的发展和提高。

  (二)学法

  活动中,我引导幼儿运用游戏法、师生间、生生间的相互交流等来获得知识经验。因为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创设了游戏的情境,让幼儿全身心的积极投入到活动中去,并且在游戏中给幼儿提供了自由展现的空间。

五、说教学程序

  1.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参与

  活动的兴趣

  魔术变变变

  教师:我这儿有一个神奇的魔术袋,它能变出很多很多东西,看看现在它变成了什么?

  因为是借班上课,有的孩子可能会出现“冷场”的现象,因此利用“变魔术”的形式激发幼儿的兴趣,鼓励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进行交流。

  2.玩一玩布袋子

  教师:布袋子想和我们小朋友一起玩呢……

  引导幼儿如何的玩布袋子,进一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在“玩一玩“中,运用启发式的语言提问,让幼儿对布袋子的特征、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认识。

  3.游戏

  以超级大玩家的形式来鼓励幼儿、引导幼儿勇于表达自己的玩法,乐于表现自己。教师以同伴的角色来参与、和幼儿们一起模仿,一起游戏。

  教师:“我们变成了奥特曼……一起去打怪兽吧……”幼儿:“我的布袋子变成了裙子,我要跳伦巴舞”

  教师将角色适当转换,以布袋子的新角色组织游戏活动,师生共同制定活动的要求、规则。这一环节目的是通过幼儿自己的探索,相互间的模仿掌握布袋更多的玩法,激发幼儿语言表达、肢体表现的欲望,促进幼儿间的相互欣赏及合作。教师或以同伴的角色和幼儿一起游戏,或给于幼儿一点意见,引导幼儿的游戏更深入。

  4.放松部分:

  5.洗布袋子

  教师:我们变成布袋子跳进洗衣机里,来洗个澡吧!

  听音乐,教师和幼儿自由的舞动,鼓励幼儿模仿衣服在洗衣机里翻滚时的动作

  6.晾布袋子

  音乐结束,放松运动,幼儿以布袋子的角色躺在地板上“晒袋子”。教师引导布袋子翻身、并摸摸幼儿的胳膊、身体。(检查布袋有没有晒干)

  7.活动结束

  以一首儿歌:一个胖子、变成一个瘦子、再变成一个矮子。整理好布袋子。最后抱着矮子回家。

说课稿 篇5

  一、从教材方面说

  《植物趣谈》是浙江摄影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十四课的内容。本课内容一课时。从信息技术知识模块上看,本课是文字输入学习和网络浏览的一个知识整合。从任务内容上看,本课又是语文写作和信息技术学习的一个整合。让学生通过网站获取文字资料并用写字板编辑成一篇短文,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信息技术在学习上的应用,培养学生网络浏览、文字输入,文字修饰、语言组织等多项能力。

  从课堂内容上看,本课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趣味植物”介绍怎样从网上寻找想要的资料。第二部分“为我所用”介绍怎么从网上获取文字信息到写字板中。第三部分“修改文章”介绍怎样完善这篇短文,并且提出尊重知识产权的初步做法。

  本课的练习是让学生模仿本课示例,通过网上获取资料,写一篇自己感兴趣的文章。

  从知识目标来说:要让学生知道从网上可以获取文字资料并要有所选择。

  从能力目标来说:让学生学会获取网上的文字资料,培养学生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并学会写字板的字体设置。

  从情感目标来说:培养学生热爱和保护大自然的情操。

  本课的重点是获取网上的文字资料

  本课的难点是网上资料的筛选。

二、从教法方面来说

  教师在占用课堂时间较少(大约是30%)的情况下,采用演示法、讲解法、指导法,以任务驱动模式来达到教学效果,同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恰当地给予学生启示。

三、从学生的学法来说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带着任务通过小组合作、实际操作、探究学习等方式,逐步完成任务,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本人利用“小组制”,目的是考虑到整个班级水平有差异,分成几个小组,在每组中设立一位电脑较好的学生担任组长负责这组学生的答疑和管理这组的纪律等,这样不但能分担教师的负担,而且能让更多的学生当堂掌握知识,并且有问题可以及时解决,充分发挥学生的团结互助精神。

四、从教学过程来说

  分成四个部分:新课导入,新课教学,上机操作,课堂总结

  (一)第一部分:导入(3-4分钟)

  首先问学生:你看到过会吃动物的草吗?再让学生浏览中国科普博览馆的植物馆里的图片及资料

  然后问学生:我们怎么样把自己到网上查到的东西保存下来?设置悬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引出网络下载的教学内容

  (二)第二部分:新课教学(8-10分钟)

  1、有选择地选中自己需要的文字

  2、突出复制操作的作用(右击后选择复制选项)

  3、突出文章编辑时几个键(光标定位键、回车键、退格键等)的使用,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对文字的美化操作可以通过对画图软件里美化操作的知识迁移来完成。

  在下载的文字前面或后面给出原作者信息或下载的网站网址,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知识产权的意识及网络道德。

  (三)、第三部分:学生上机操作(20-25分钟):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或植物,进行下载并修改。

  出示要求:(1)、文章必须有标题、作者姓名、正文、引用出处

  (2)、部分资料可以从网上复制

  主题:一种动物或植物

  内容:网上下载部分内容,结尾加上自己的看法

  (3)、同学之间相互观赏,学习

  4、第四部分:总结: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小结,一:从网上下载资料(文字型);二:对文字进行修改(要注明资料的出处,重在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谢谢大家,我的说课说完了。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yuwen/shuokegao/4016783.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