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小学体育说课稿(5)

说课稿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小学体育说课稿 篇7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我今天说的课题是《乒乓球正手攻球》,是 “体育与健康”课程中选修教材水平五的内容,其课程标准要求“了解正手攻球技术和方法及其锻炼价值,通过学习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体验快乐乒乓”。下面我从六个方面说说自己对这堂课的理解和设计: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乒乓球正手攻球。

  2、教材处理:学生通过乒乓球完全技术的学习,以及从无拍到有拍的练习,让学生体验对球的感觉;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新型学习方式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正手攻球技术动作。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创造性思维和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3、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情分析,确定如下三个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生了解正手攻球的相关技术,并且正确理解正手攻球的动作方法和特点。

  2)技能目标:85%左右的学生能够完全掌握正手攻球技术,通过练习技术动作逐渐巩固和提高,在比赛中能灵活运用。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沉着冷静等优良品质,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反应能力。

  4、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判断球的准确性,挥拍到位、用力得当。

  教学难点:身体各部位的协调配合。

二、说学情:

  本次授课班级高二年3班,全班人数48人,男18人、女30人。本班有几位曾参加过学校体育节乒乓球比赛并获得过奖的同学基础较好,其他同学的水平一般。但他们正处于生理和心理日渐成熟时期,具有独立思考、判断和模仿能力。同时他们具有一定的速度、力量和灵敏素质,具备了学习正手攻球技术的条件。

三、说教法与学法:

  1、教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激励性教学法、游戏法、比赛法等。通过启发让学生更好的了解乒乓球的完全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游戏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集体主义精神;通过比赛进一步巩固动作技术,提高合理运用技能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战应变能力;通过语言激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学习积极性。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发展、积极探索的学习氛围,达到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目的。

  2。学法:本课采用:看示范—听讲解—挥拍练—合作练—讨论练—比较练—评价练—教学比赛的学练流程。让学生充分领会主动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方法。学生通过观看、听与想,体会、理解动作,建立动作概念。通过教师的组织, 让学生在思考、比较、分析、自练、实战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技能,使学生感到“学会”和“会学”的双重效果。

四、说教学流程:

  本节课是一节新授课,在后面进行的练习分组中,我在各组选一位技术较好的同学为小组长,采用分组小组内轮换的形式,教学程序如下:

  1、课堂常规:(2—3分钟左右)

  1)整队、检查出勤(由体育委员整队,检查并报告出勤人数)

  2)师生问好

  3)安排见习生

  4)宣告课的内容和目标

  2、导入与热身:(7—8分钟左右)

  1)反口令练习;目的在于集中注意力,同时也可发展学生的反应能力。

  2)托、颠球跑游戏;由小组长带领本组成员到指定的球台,比赛开始后,第一位同学从球台一端开始颠球5次接着托球绕球台跑二圈后把球传给第二位同学,依此进行。用时少的小组为胜者。

  3)脚步动作练习:侧跳步、并步跳、碎滑步、交叉步。教师提示,同学做同步练习。

  4)挥臂练习(正、反手):结合脚步动作做正、反手挥臂练习。教师提示,同学做同步练习。

  3、实践与体验:(30分钟左右)

  1)讲解动作要领并示范:

  直拍动作要点:左脚稍前,右脚稍后。身体离台约50厘米,手臂自然放松,保持一定的弯度,不要小于90度大于120度。拍面稍前倾。随着身体重心向右移动,手臂向身体右后侧方引拍。在来球跳到高点期时,手臂迅速向左前上方挥动,击球的中上部。同时身体重心由右脚移至左脚,击完球后迅速还原,接着准备下一板击球。肘部的运动轨迹是呈半圆形。

  横拍与直拍动作要领完全相似。

  2)挥拍练习:由小组长组织在各球台进行,球台两端各3位同学轮流练习,每人做4—5次。

  3)正手攻自抛反弹球练习:自己将球抛向球台,反弹时做正手攻球练习,充分体会技术动作要领。每人做4—5次。

  4)单个动作练习:一人发平击球,另一人攻球练习,每人做4—5次。

  5)推攻练习:一人推球另一人攻球练习,每人做4—5次。

  6)教学比赛:组成双打进行打雷比赛,一方先得5分为胜。

  4、调节与评价:(5分钟左右)

  1)音乐放松:以悠扬的音乐并在教师的提示下做放松运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音乐声中得到身心放松,并进行互动交流。

  2)评价与小结:

  3)布置归还器材

  4)师生再见

五、预期效果:

  根据教材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及教学内容的安排。预本节课运动密度和运动负荷中等。练习密度35%左右,平均心率:120次/min左右。

六、场地与器材:

  乒乓球拍:49拍 乒乓球:49个

  乒乓球台:8台 录音机一台

小学体育说课稿 篇8

  一、指导思想

  依据《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教学思想,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健体,掌握一些基本的健身方法。采用灵活多样、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的思维、情绪、活动同教师的教交融在一起,使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目标,发展学生敢于动脑,大胆实践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翻滚是学生喜爱的体育项目之一。它是学习较复杂技巧动作的基础,着重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和身体柔韧性,是贯穿了整个小学阶段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项目。同时也是生活中遇到危险时自我保护的方法,碰到危险能及时地、灵敏地进行翻滚则能有效的保护自己避免伤害。前滚翻动作重点是翻滚时低头、含胸、团身、难点是动作协调,滚动圆滑。

三、学情分析

  本堂课授课年级为三年级。根据小学生体育课程标准,三年级学生属于水平二的范畴,因此对于前滚翻还是第一次接触新鲜感较强但对于前滚翻这一技巧没有什么概念,因此本堂课的内容应是使学生建立基本概念能基本进行前滚翻的内容。三年级学生模仿能力、好奇心和表现欲都很强,教师在课堂上应充分利用这些特点组织教学。但同时三年级学生自我约束能力较差,教师在授课时对于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以及挫折和自卑心理要正确引导和鼓励。对调皮不守纪律的学生在教育时要注意语言和方式,避免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四、教学目标

  (1)认识目标:学习前滚翻,使学生了解完整的过程,知道翻滚在生活中的作用并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

  (2)技能目标:通过练习,80%的同学基本能完成前滚翻的完整动作;发展学生柔韧、灵敏、协调素质和控制身体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参与活动的意识和行为,感受互助合作的快乐,充分展示自我。

五、教学方法

教法:

  1、设疑激趣法

  上课时提问学生如果走路不小心拌到石头或凹凸不平的路面等向前摔跤时怎么办?下楼梯时不小心踩空台阶向下摔怎么办?如同学间开玩笑向后推你怎么办?等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接着教师介绍翻滚的作用,引出本堂课学习重点:前滚翻。

  1、示范讲解法

  教师示范标准动作,讲解动作要点。教师标准、完整的示范动作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

  小学生具有超常的模仿力,教师示范,对于其学习标准动作有很大帮助。

  学生示范,同学标准的动作能激发自身好胜心,而示范同学动作中出现的一些错误,经过老师指出纠正后,也会引起其它学生的重视,避免出现类似错误。另外,示范的同学也能从老师、学生的建议中吸取经验,改进动作。

  3、观察评价法

  学生在示范动作或自由练习过程中,教师通过观察发现学生的一些错误及时给予指正,并将一些典型错误在所有同学面前提出,以引起同学的注意,避免类似错误的发生。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动作要领,教师的鼓励性评价也有助于学生增强学好动作的信心。

  4 、启发法

  教师对于在教学过程发现的一些问题,如有的同学翻不过去,有的同学翻过去后站不起来等一些问题可以启发同学寻找解决办法,例如在教学时可以提问学生,一个砖块和一个球进行赛跑,让学生思考谁跑的快?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肯定能说出球跑的快,这时教师进一步启发学生为什么球跑的快呢?最后得出结论,因为球是圆的,所以我们在滚动的时候也要把身体团成一个球才能滚动,这样就解决了“团身”这一教学重点,使学生牢牢的记住这一动作要点,团身紧后蹬充分那就不会出现站不起来这样的问题了。另外,对于低头这一教学重点,也可启发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同学可能会想到在下颚夹一个东西,那样就不得不低头了,这时教师就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小海绵让学生夹在下颚进行翻滚,以强化“低头”这一动作要领。

学法:

  1、尝试学习法

  在一次次的尝试改进中提高动作正确性、连贯性。

  1、观察法

  学生观察老师及同学的动作,从观察中领会动作要领,培养学生生活的观察能力。

  1、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法

  分小组后让学生自由练习,组员间可相互学习并相互指正对方动作中的缺陷,有助于动作的学习,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互助精神。

六、教学过程

  1、课堂常规

  上课铃响后,由体育委员集合整队,学生成四列横队排列。教师检查课堂常规执行情况,体育委员整队完毕后向教师报告出勤情况,整个部分要求学生动作迅速、整齐、安静、精神饱满。

  2、热身部分

  按人体运动规律,人体的运动状态是一个逐渐增强的过程。课开始的热身运动是必不可少的。是为了让学生的身体状态适应下面的课的运动强度,预防运动损伤。前滚翻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危险的技巧。如在练习过程中身体没有充分打开,不但可能对学习技巧造成障碍,还有可能造成运动损伤,特别是颈部、腰腹部容易造成伤害。因此针对本节课学习内容的特点我安排了六节准备操,分别是头部运动、上肢运动、体转运动、腹背运动、下肢运动、手腕脚腕运动。通过这部分低强度的运动,使学生身体充分打开,以适应下成课的学习。教师在安排好本节课内容后,学生在原有队型基础上,向两边散开,适当调节前后距离,左右对齐,教师在队伍前方讲解示范,提出动作要求并喊口令,每节四个八拍,学生随教师一起练习,完成后恢复到原队形。

  1、学习技能部分

  设疑

  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提问启发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辨析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又激发了学生对本课技能学习的兴趣。

  尝试练习

  在学生思考或找到解决的方法之后,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给学生自由学习空间,让师生、同学之间互动学习。因此我安排4人为一组每组分配一个课前安放在指定位置的垫子,进行自由练习,教师巡视观察,指导学生动作,组员之间也可相互观察、评价、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教师示范

  在学生自由练习,对于动作有所熟悉后,由教师示范标准动作,激发学生挑战自我、战胜自我的信心,而后讲解动作要点,即低头、含胸、团身、动作协调,滚动圆滚。并提出学生在自由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如没有低头、蹬腿不充分、蹬腿后没有及时团身等引起学生重视,并启发学生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尽量避免类似错误的发生。示范后由学生练习巩固。

  学生示范

  小学生表现欲强,在尝试练习、示范后,给学生提供一个自我表现的舞台,充分展示其学习成果,同时也给其他学生提供一个互相学习的机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予以适当表扬或鼓励。

  翻滚比赛

  分四组进行比赛,每组分配一个垫子,要求动作标准、迅速,队员间衔接连贯,教师裁判,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动作进行比赛,通过学习和比赛,使学生从中获取掌握动作技能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结互助精神。

  障碍接力赛

  接力赛一直是学生比较喜欢的运动项目,对于培养学生团结精神,竞争意识有很好的帮助,本堂课安排的障碍接力赛规则如下:学生分成四路纵队站同一起跑线后,每队间隔2.5米,距每队队首5米处放置一个垫子,15米处放置一个栏架(高50厘米),25米处立一个木桩,以教师哨声为令,学生出发,前滚翻通过垫子,跨过栏架饶过木桩后,钻过栏架后再以前滚翻通过垫子回到起点,第二位同学在与第一位同学击掌后出发,完成相同动作返回,依次类推,直至所有队员完成,以每队最后一名队员完成的先后顺序为依据,进行排名,在组织好学生分组后,教师先讲解接力规则,然后指导一名学生示范接力过程,使所有学生明白接力规则,最后开始游戏,教师裁判,共进行两次,使学生在接力过程中,巩固所学技巧,体验运动带来的乐趣 。

  恢复身心部分

  学生经过上面的练习,身体的运动状态和心肺功能都处在较高的水平,为了使学生的这种状态降下来,我安排以下放松练习

  1、原地小跳20次

  2、原地甩手甩脚15秒

  3、深呼吸5次

  在教师示范动作后,学生自由练习

  最后简要小结本课学习过程,感谢同学与老师积极配合完成一堂丰富的体育课,希望同学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应用到今天所学的技能。

七、场地器材:

  垫子15张 木桩4个 栏架4个 小海绵快若干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yuwen/shuokegao/4340310.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