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说课稿(2)

说课稿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口语交际》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三单元口语交际课。这次口语交际课的内容是“辩论:讲诚信与善意的谎言”。通过辩论,提高学生的搜集资料、 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精神。根据辩论的话题可引导学生组成正反两方进行辩论。正方:人要讲诚信不能撒谎。反方:生活中需要善意的 谎言。

二、说学情

  对于辩论,学生是初次接触,辩论前教师可适当讲解辩论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如用事实说话,事实胜于雄辩;从不同角度分析,以理服人;运用反问,增强语气,辩论时说话要讲文明,懂礼貌,得体大方、机智敏捷而不失诙谐幽默。如果有条件最好组织学生观看辩论赛的录像。

三、说教学目标及其理论依据

  辩论是一门充满思辩魅力的学问,辩论会中正反双方你来我往,唇枪舌剑,不时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使人拍案叫绝。而辩手们鲜明的观点,严密的论证以及那 条“三寸不烂之舌”都是辩论会的魅力所在。但六年级的孩子们还达不到大专辩论会的水平,这次口语交际的目的只是借助于这种辩论的形式,尽力营造一种宽松和 谐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踊跃发言的积极性,彻底打开学生的“话匣子”,所以这次口语交际的目标如下: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初步了解辩论的方法。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和口语表达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提高学生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和口语表达的能力。

  教学难点:将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

  教学准备:

  1、关于辩论的相关书籍资料、VCD音像制品。

  2、组织学生利用图书馆、资料室等地收集和辩题有关的资料。

四、说教法和学法及理论根据

  教学时可采用以下思路:

  1、实例导入,引入两种不同的观点。

  2、观看录像初识辩论。

  3、师生交流,掌握辩论方法。

  4、展开辩论,运用资料。

  5、教师总结,达成共识。

  在自由辩论阶段,学生可能会天马行空地瞎跑,教师一定要成为辩论会主席,到时候需要随机应变。

五、说教学过程设计及理论根据

  (一)创设情景,从现实的事件中让学生感受到,有一些事情,人们面临两种选择,一种是讲诚信,一种是说善意的谎言。并有意愿对这个话题展开辩论。

  师导言:先给同学们介绍一个人。出示大屏幕(曹磊的照片),这个人认识吗?她是我国举重运动员曹磊,在北京奥运会上,她三破女子举重奥运会记录,为 中国夺得第23枚金牌,在领奖台上她眼含热泪,不知是为国争光的喜悦还是未见到母亲最后一面的遗憾,为了让她安心的训练和比赛,父亲将母亲去世的消息瞒了 整整两个月。直到她锁定金牌的最后一举成功后才得知母亲去世的消息。问:同学们对这件事有什么自己的看法吗?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有人会隐瞒真相,说善 意的谎言,还有人说,说假话就是撒谎,人要讲诚信,不能说谎。今天我们就这个话题,展开一次辩论。辩题为,正方:人要讲诚信不能撒谎。反方:生活中需要善 意的谎言。

  (二)初步了解辩论的方法

  在课前我已经将同学们分成两组,然后抽签决定正反方,这样他们能更具体的找有利于自己方的资料,当然如果有能力的班级最好准备两方面的然后现场抽, 我觉得我们班的学生能力有限,所以我只让他们找了一方面的资料。然后我导入,根据辩论赛规则,辩题由赛前抽签决定。介绍正方和反方得同学,让他们大声说出 自己的观点,使他们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辩题,树立信心。

  接着我问知道怎么辩论吗?想不想看一段精彩的辩论,先学习一下。播放辩论赛视频。(愚公应该移山和愚公应该搬家)让学生初步了解怎样辩论。直观体会辩论会赛场和辩论的形式、环节。

说课稿 篇3

  说教材:

  《水》课文叙写了“我”出生的村子严重缺水,人们爱水、盼水、节水。回忆孩提时洗澡的不易,突出了水的无比珍贵。两处细节描写:下雨时,在雨水中洗澡;炎热时,母亲用“一勺水”为“四兄弟”消暑纳凉,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课文采用反衬的写法,通过村民洗澡时的“痛痛快快”、“舒服”,衬托出水的珍贵,缺水的苦涩,并以此警示今人要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说学法:

  1.以学生的自主感悟为主,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

  人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一篇课文,不同的学生通过阅读,所能产生的感受是不同的。本课时的教学设计,我力求做到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的主体感受,以学生的自读感悟为主,把主体地位让给学生。在教学中我在第一课时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找缺水的苦和乐的语句,并把你的感想写在旁边。“还有哪些地方打动你?”简单的几句话,却给予了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能自主的进行学习、探究,从而更好地理解文中人们对水的珍惜和渴求。

  2.以学生的朗读感悟为主,重视学生能力的发展。以读为本,正是在读的重视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他们的发展。在本课时的教学设计中,我们引导学生在感悟文本的同时,也没有忘记对学生进行读的训练。课堂中通过各种形式的读:默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等让学生充分感受缺水给人们带来的苦和谁给人们带来的乐。

  3.说教法:

  探究法

  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在本课时的教学中,既有学生自由朗读后对课文的交流,也有句子中对词语的理解交流,学生在交流中达到共识。

  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导语: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感受到了作者表达了缺水时怎样的思想感情?

  2、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缺水 苦和乐

  二、品析缺水之苦

  提问: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缺水之苦?

  学生读课文找缺水之苦的句子,并读一读,感受感受,批注体会。

  学生汇报朗读(第一段)。师问:你从哪些词体会到的?并计算计算挑一担水需多长时间?(设计意图:通过这些数量词和计算这一环节让学生更充分的感受到缺水之苦。)

  三、品析水带来的乐。

  1、导语:让你感受最深的语

  2、学生汇报朗读。师问:你平常几天洗一次澡?让你一个月不洗澡,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让你2个月不洗澡呢?3个月呢?一年呢?

  3、导语:一年没水洗澡的我们,今天终于盼来了老天爷的一场雨。听,(雨声加文字课件)让我们在雨声中自由地大声朗读,圈一圈,画一画,哪些词语给你的感受最深。

  4、交流。依据学生的汇报顺序教学。

  “脱得光溜溜”,你为什么要脱得光溜溜?

  “奔跑跳跃”,用一个词语表达你此时的心情?

  “大呼小叫”,你会叫什么?

  “痛痛快快”,什么让你感觉最痛快,相机引导学习“吃”的用法。

  5、起立在雨声中齐读这段文字。

  6、在缺水的日子里,这样的幸福是短暂的,在这短暂的幸福之前,是什么?这短暂的幸福之后又是什么呢?

  7、引读:难怪作者感叹:(出示文字)

  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四、品味“勺浴”,感受“舒服”

  1、导语:刚才,我们一起享受了天浴带给我们的快乐,(板书:乐),勺浴部分哪些句段让你感受最深呢?

  2、理解“晒干”“风干”。从这2个“干”字,你读懂了什么?

  3、导语:这个时候,最需要的是什么?(水)那我们赶快跳进河里,赶快冲到淋浴下痛痛快快地洗个够。可以吗?为什么?母亲怎么为我们解暑呢?(一勺水)这么少的水怎么能洗澡呢?指名读。

  (1)从这句话中,你读出了什么?

  (2)四兄弟“啊啊”地会说什么?

  (3)引读:难怪作者道出了发自肺腑的一句话:(出示文字),齐读。

  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4、升华“勺浴”,感受舒服背后的艰苦。

  (1)文中有一个自然段具体描写了这种舒服的感觉。(出示文字)

  (2)学法迁移,运用第二自然段的学习方法,默读这一自然段。并做上批注。

  (3)交流汇报。请学生汇报感受最深的语句,并谈谈自己的感受。依据学生的汇报顺序教学。 ①四个“滑”,平时你洗澡时水从你的头顶怎么下来?(“冲”、淌、流”)把“滑”换成它们,好不好?带进去试着读一读。说说不能换的理由。

  ②“倾注”,反衬出水的稀少,水中渗透着母亲对孩子的爱。

  ③“吸吮“为什么不用“吮吸”?

  ④“刚好”、“几乎”,少水,让母亲练就了一身勺水洗澡的本领。

  (4)想象说话:(出示文字)

  勺水冲凉,舒服,就像妈妈的手抚摸过我的身体;

  勺水冲凉,,就像春天的风;

  勺水冲凉,,就像。

  (5)引读:马朝虎先生,仅仅用了135个字,把勺水冲凉的舒服淋漓精致地写了出来,那是作者对水的呼唤呀,谁能试着把作者的感觉传达出来?

  读第五自然段。指名配乐读,齐读。

  5、找“笑”,体味母爱。

  (1)导语:母亲想洗吗?难受吗?可母亲的表情呢?(笑)

  (2)找一找文中出现了几次笑,从这些笑中,你又读懂了什么?

  (3)汇报交流:

  一笑:轻轻一笑

  二笑:对生活的乐观(相机理解“饿”)

  三笑:(出示插图)看着我们四兄弟舒服,母亲也就高兴了。对孩子深深的爱。

  【设计意图:插图是我们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教学资源,充分利用插图,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6、引读:难怪作者从心底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出示文字)

  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五、回归全文,归纳写法

  1、老天爷的一场雨和母亲的一勺水给了我们无比的欢乐,这欢乐的背后你还能体会到什么?

  2、缺水给一方人带来了“苦”,但作者却用大力的笔墨写了水给村里人带来的“乐”,为什么要这么写?(对比、反衬,增强感染力)(板书“反衬”)

  【设计意图:这样一种强烈的对比,更让我们感受到水对村民来说是异常珍贵,更让我们要珍惜水资源,这就是一种反衬的写作方法。教给学生写作的一些基本的表达方法,这也是阅读教学的目标之一。】

  引读:有水的快乐更加交织出没水的苦。这样鲜明的对比,让我们更加感受到:(出示文字)齐读。 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设计意图:将文章的这句中心句贯穿教学的始终,同时,又体现了教学的前后呼应。】

  六、总结升华,布置作业

  1、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缺水的资料。

  2、播放视频:今年,我国云南、广西等地缺水的画面。

  3、同学们,从马朝虎的村子回到我们的今天,此时,你有什么想要表达的吗?

  【设计意图:此时,学生的情感被激发出来了,他们肯定有话要说。可能是反省自己以前用水的毫无节制,可能是因为用水的毫无困难,所以感受到的一种幸福,也可能是一些具体的节约用水方面的行为,不管是什么。只要同文本进行了交流,就都是一种学习后的收获。】

  4、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加入到爱水、护水的行列里来,不要让我们的眼泪成为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

  5、作业:呼吁身边的人加入到珍惜水的行列中来,写一份倡议书。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yuwen/shuokegao/435702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