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说课稿(3)

说课稿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说课稿 篇4

  时间:20xx年9月1日

  地点:三楼探究实验室(科学专用教室)

  人物:科学教师陈建秋+已相处二年的6年级学生

  开场白:同学们,今天是我们这个学期的第一节科学课。按惯例,我们这节课不上具体的教学内容,而是大家一起来聊天,说说和科学相关的事,下一节课才正式学习书本上的知识。那么,我们先说点什么呢?

活动一:变与不变

  师:还是在这个教室,还是上科学课,似乎没有什么变化。真的没有变化吗?仔细品味,许多东西都发生了变化……同学们,那么你能说说,和去年相比,你发现了哪些变化的量和没有变化的内容呢?

  生1:我们的身高变了。(当学生说出这话时,许多学生下意识调整了坐姿,坐得笔直。)

  师:是啊,青少年时期是身体快速成长的阶段,同学们大了一岁,身体明显长高了,我相信大家肯定会更懂事了。

  生2:我们的座位变了。(有些学生笑起来,估计是觉得这个回答太幼稚。)

  师:说的好!每个学期开学班主任往往都要重新编排座位,座位确实是个容易变化的量。有人欢喜,因为终于可以和讨厌的人不坐在一起,或者是终于和喜欢的朋友坐在一起了。也有人不喜欢这个变化,因为同桌的好友被活活拆散了。

  生3:学习气氛变了。

  师:你是说感觉到学习更紧张了吗?(是的。)恩,确实如此,因为你们是毕业班,所以任课老师比以前更抓紧了。不过现在还不明显,到下个学期——嘿嘿(我故意冷笑两声),到时候你就会真正感受到了。

  生4:班级人数变了。

  师:新同学的到来,为班集体增加了新鲜的血液。在这老师也提个建议,需要各位同学多关心新同学,让他们能早日适应新环境。

  生5:有许多同学戴眼镜了。(发言的是个平时很顽皮的学生,他的这个发现让我很是惊讶。)

  师:这是今天最有价值的发现!科学家专门作过调查,发现中小学生近视有两大趋势,一个就是近视率明显上升,二是近视越来越幼儿化,有些一年级学生就有近视的现象。其主要原因就是现在玩电脑、看电视没有节制导致视力下降。所以希望大家一定要认真做眼保健操。

活动二:三年回顾

  师伸出手掌,竖着4个手指,问: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

  生或是纳闷或是摇头。

  师:这4个手指表示的是我们小学的四年科学学习时间。

  师顺势弯下一个手指,剩3个手指竖立,说:这三个手指,表示我们已经过去的三年科学学习时光。请大家用三分钟的时间回顾一下,在这三年中,你有什么印象特别深刻的事,或者是特别想说的话?注意前提是和科学有关。

  沉思了三分钟后,部分学生举手了。

  生1:我印象最深的是气球小车比赛。

  师:那我考考你,气球小车在行进中,那个阶段的速度最快?为什么?

  生2:我想起了三年级的养蚕。

  师:养蚕是个很有意思的活动,如果你认真观察,就会有许多收获?比如蚕宝宝的斑点有什么用,它是怎么吃桑叶的,怎样区别蚕蛾的雌雄等。

  生3:我喜欢那次女老师给我们上的摆的研究。

  生4:我有次科学考试考了50分。

  生5:我想起了绿豆发芽实验。

  还有许多学生没有发言——

  师:如果三年回顾,你什么都没有想起的话,有两个人很失败。一个就是你们的科学老师,他辛辛苦苦教了你们三年,却什么都没有给你留下,这是他的失败。还有一个就是你自己,三年啊,你白白在教室里学了三年却一无所获,真的是糟蹋生命!

  师把前3个手指收起,竖起食指,有意识地在押晃动几下,说:小学阶段的科学学习就剩最后一年了,希望大家好好努力,争取有所收获。

活动三:新书阅读

  师:现在给大家五分钟左右的时间,翻开新书,看看这个学期我们要学些什么,有没有你特别感兴趣的内容。

  生饶有兴致的翻看着,有的同学悄声和周围同学讨论。

  之后,教师对学习常规进行了简要说明,主要强调了“书本使用”、“作业要求”、“实验室管理”等。

说课稿 篇5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新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2节,是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后,在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单项式、多项式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上,对同类项进行合并、探索、研究的一个课题。合并同类项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其法则的应用是整式加减的基础,也是以后学习解方程、解不等式的基础。另一方面,这节课与前面所学的知识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是建立在数的运算的基础之上;在合并同类项过程中,要不断运用数的运算。可以说合并同类项是有理数加减运算的延伸与拓广。因此,这节课是一节承上启下的课。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使学生理解多项式中同类项的概念,会识别同类项。

  (2)使学生掌握合并同类项法则。

  (3)利用合并同类项法则来化简整式。

2.能力目标:

  (1)、在具体的情景中,通过观察、比较、交流等活动认识同类项,了解数学分类的思想;

  并且能在多项式中准确判断出同类项。

  (2)、在具体情景中,通过探究、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合并同类项的法则,体验探求规律的思想方法;并熟练运用法则进行合并同类项的运算,体验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

3、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及应用。

  难点:正确判断同类项;准确合并同类项。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教法分析:

  基于本节课内容的特点和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我在教学中选择互助式学习模式,与学生建立平等融洽的关系,营造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氛围,共同在实验、演示、操作、观察、练习等活动中运用多媒体来提高教学效率,验证结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是师生互相交流的过程,教师起引导作用,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充分发挥主体性作用。七年级的学生,从认知的特点来看,学生爱问好动、求知欲强,想象力丰富,对实际操作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对直观的事物感知欲较强,是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逐步过渡的阶段,他们希望得到充分的展示和表现,因此,在学习上,应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能动作用,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类比、活动、猜想、验证、归纳,共同探讨,进行小组间的讨论和交流、利用课件和实物自主探索等方式,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应用意识和发散思维。

五、教学过程

问题1:

  我们到动物园参观时,发现老虎与老虎关在一个笼子里,熊猫与熊猫关在另一个笼子里。为何不把老虎与熊猫关在同一个笼子里呢?

问题2:

  (1)在日常生活中,你发现还有哪些事物也需要分类?能举出例子吗?

  (2)生活中处处有分类的问题,在数学中也有分类的问题吗?

  以具体生活情景为背景,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好奇心及求知欲。

  观察下面单项式

  5a与9a -5m2n与 6m2n -x2y与 8x2y 0与 5

  有什么共同点?

2.思考:

  归为同类需要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引导学生看书,让学生理解同类项的定义)

  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从自己的视点去观察、归纳、总结得出同类项的概念。

1、“真真假假”下列每组式子分别是同类项吗?为什么?

  (1) x与y; (2)a b与ab ;-3pq与3pq;

  (4)a 与a ;(5)a b与a bc;

2、K取何值时,-3 x y与-x y是同类项?

3、填充:

  (1)在( )内填上相应字母,使得2( )3( )2与-x2y3是同类项;

  (2)若 和 是同类项,则 =

  使学生牢固掌握同类项的知识,进一步加强对同类项概念的理解。增强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讨论(一)

  如图,建筑工人用两种不同颜色的大理石铺设地面。请问这个两个长方形面积怎样表示?

  8 n 和 5 n

讨论(二)

  怎样用代数式表示两种不同颜色的

  大理石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

  8 n +5 n =( 8 + 5 ) n

  以生活实例为切入点,通过对简单的、熟悉的数量运算,激发学生学习合并同类项的欲望,从而较自然的引入新课题合并同类项。

思考:

  (1) 100t-252t=

  (2) 3x2+2x2=

  (3) 3ab2-4ab2=

  上述运算有什么共同特点,你能从中得出什么规律?

  合并同类项:

  把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就叫做合并同类项

  法则:

  (1)系数:各项系数相加作为新的系数

  (2)字母以及字母的指数不变。

  合并同类项一般步骤:

  4x2+2x+7+3x-8x2-2

  (1) 找同类项

  (2) 合并同类项

例1讲解

尝试训练一:

  (1) 3x-8x-9x

  (2) 5a2+2ab-4a2-4ab

  (3) 2x-7y-5x+11y-1

例2:

  求多项式2x2-5x+x2+4x-3x2-2的值,

  其中x=0.5

尝试训练二:

  求多项式3a+abc-

  分解难度,设计过渡问题,使学生能自然的感受法则的探索过程。

  以一道例题的训练为桥梁来得出合并同类项的一般步骤。通过具体的练习让学生初步掌握如何运用合并同类项法则。

  在比较两种方法的过程中,体会合并同类项对运算的简化作用

例3:

(1)水库中水位第一天连续下降了a小时,每小

  时平均下降2cm;第二天连续上升了a小时,每小时平均上升0.5cm,这两天水位总的变化情况如何?

(2)某商店原有5袋大米,每袋大米为x千克,

  上午卖出3袋,下午又购进同样包装的大米4袋,进货后这个商店有大米多少千克?一谈: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何收获?

课堂感悟:

1、什么叫合并同类项?

  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合并同类项

2、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是什么?

  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通过对熟悉的事物,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由学生总结本节课内容,逐步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让学生巩固基本知识,渗透数学分类思想;使知识结构更完善。进一步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及时发现和弥补知识缺陷,起到课后巩固和反馈作用。

六、教学评价

  教师的课堂组织显得尤为重要,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较好的发挥。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较好地保证。

  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平。

  注重知识的发展过程,渗透数学文化,但不能忽视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与基本技能的培养。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yuwen/shuokegao/4422262.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