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说课稿(2)

说课稿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分析。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六单元的课文。文章记叙了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在艰难的困境中两次撰写明史巨著《国榷》的感人故事,表现了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坚强意志和毅力。根据教材的编写意图,新课标的教学要求,结合学生 的思维情感,认知发展和教学实际情况,从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进行考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技能目标: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通过语言文字,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毅力,懂得在人生的道路上,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就会有希望。使学生受到心灵的启迪。

二、说教法、学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创新精神,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变教师主导为学生主体,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为了充分实现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使学生从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求知,我采用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变学生的苦学为乐学。在教学过程中加强过程性、体验性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通过多种互动的交流,给每个学生语言实践和自我表现的机会,并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发问、探究,通过自主的尝试、实践升华为学会学习。

  教学中以读为本,以读代讲,以读促悟,读中悟情,以情促读,读中深化认识,陶冶情操。创设情景,引领体验,合作对话,自主构建。

三、说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质疑定标。

  先板书课题,指名读准字音“厄运”,解读什么叫“厄运”,再引导质疑。学生会提出很多问题,我加以梳理,最后确定两个问题带进课堂:是谁遭到厄运?他有着怎样的信念?“疑,思之始,学之端。”根据学生的疑问,以学定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体地位。

  (二)整体感知,理清顺序。

  首先让学生自主读课文,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阅读,然后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相机出示文中重点句子:“新写的《国榷》共104卷,500多万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翔实、精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知道学生朗读,弄清这句话包含了几层意思,抓住文中的“原先”“新写”理清文章脉络。

  (三)精读品味,深入探索。

  1.抓住这句话中的“原先”,问学生:你想到了什么?原先的《国榷》是什么样子的?以此为切入口,进行第一自然段的教学。第一段教学时,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体会出谈迁家境贫寒,理解重点词“博览群书”的意思,体会谈迁治学刻苦。这段还有很多数字,引导学生思考,读到这几个数字,你感受到了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体会作者这样写的好处?通过反复读,反复思考,知大意,识人物,深入了解谈迁,为下文教学做好铺垫。

  2.然后抓住关键句中的“新写”,问:你从新写二字中又想到了什么?生:为什么要新写呢?进行第二自然段的教学,感悟厄运。

  (1)引渡:当五百万言的史书手稿终于完成的时候,谈迁心中是多么的喜悦呀。这意味着二十多年的心血将得到回报,可是,人有旦夕祸福,接下来从天而降怎样的厄运呢?自读第二自然段。说说他遭遇的厄运是什么?学生自读后很快就找到了答案。追问:你从哪里读出厄运带给谈迁很大的打击?

  (2)相机出示句子:“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这段话的理解学生没有感觉,我就问同学们,自己心爱的东西是什么?如果你不小心将它弄丢了,你有什么感受?切身的生活体验,让学生对谈迁内心的痛苦悲伤有了深刻的体会,再引导学生朗读,读中悟情,感悟书稿被盗对谈迁打击的惨重。

  (3)对比引导:一般人遇到这样的事情会怎么样?而谈迁呢?谈迁在珍贵书稿被盗之后垮下去了么?谈迁在寝食难安,以泪洗面的日子中消沉了么?在对比中学生会发现烈火见真金,暴风雨中显男儿本色,敬佩之情油然而生。这时候再让学生读书,情感自然就渗透在语言文字中了。

  (4)自主阅读,合作探究,感受信念。从头再来,这是一句简单的话,可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哪!没有百折不回的信念,20多年的心血,500多万字的巨著,何以从头再来?默读第三自然段,把感受最深的句子划下来,并写上批注。学生自主探究,在分组合作交流。在学生充分自由朗读的基础上,结合课文谈收获,谈体会,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

  此段教学,主要采用边读边议的方法,感悟人物情感发展的轨迹,读议结合,读中感悟,读中理解,产生共鸣。体会到谈迁在逆境中不低头,不屈服,鉴定信念,自强不息的可贵品质。

  (四)拓展升华,形成积淀。

  生活不会总是一帆风顺的,但是只要我们能够像谈迁那样--------“怀揣着一份坚定信念,在逆境中不屈不挠,就一定会有希望。”通过总结全文,将这份思想引入学生的生活,启迪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价值观。

  一节好课的结束应该是学生课外阅读的开始,我布置的作业是:

  1.搜集诗句或格言作为座右铭来激励自己。

  2.调查生活中和谈迁一样有着坚定的信念的人物故事,准备一次故事演讲会。

  (五)板书:

  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信念在

  两次编写明史——《国榷》(104卷 500万字)

  名垂青史 希望在

说课稿 篇4

  今天我说课的篇目是纪伯伦《组歌》中的《雨之歌》,它是八年级下册语文的教学内容,具体编排在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五篇。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1、八年级的第二单元所选择的都是散文诗,都是由寻常的事物激起心灵之声,语言优美且贴近生活,容易激起学生的共鸣。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深入体验,感知生活,并进而受到感染,从而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取向,使语文真正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经过本单元前面散文诗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散文诗的基本学法,而这篇文章作为本单元的最后一课,负有总结归纳升华的重要责任。因而这堂课是检验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及运用能力的重要一课。

  2、我的教学设想是:纪伯伦的《组歌》共有2篇,分别是《浪之歌》和《雨之歌》。为两课时。第一课时的《浪之歌》主要通过朗读指导训练,品味文中的语言充分感受作者的感情。第二课时在第一课时朗读训练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自主赏析课文,掌握散文诗中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表达与意象之间的关系,在赏析的基础上鉴赏名家的及同龄人的作品从而指导写作。本课只说第二课时《雨之歌》。

  3、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第一,朗读课文,展开想象,领悟散文诗的思想内涵;

  第二,赏析课文,揣摩语言,在品味中享受审美乐趣;

  第三,通过赏析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4、教学重难点

  重点定为两点:

  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品读欣赏文章。

  2、通过模仿写作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难点:品读文章,体味文章的思想内涵和作品的艺术特点 。

  (二)说教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我准备用指导朗读、合作探究等方法进行教学。 通过朗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生动地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使文章如出

  己之口,如出己之心,使文章所描写的景物所倾吐的情和意,所阐述的哲理,叩击学生的心灵,引发共鸣。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从而完成赏析文章的教学目标。

  (三)说学法

  《纲要》明确提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据此,我准备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教学程序设计:

  首先,从赏析《春夜喜雨》导入。

  第二步,进行朗读感知,回忆朗读应注意哪些内容

  第三步,配乐朗读,激发兴趣。通过配乐朗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生动的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四步,全班同学默读,在朗读中进行整体感知。我设计了三个题目:

  1、《雨之歌》中“雨”的形象是什么特点?

  2、这首诗从哪节开始出现了“人”的形象,人的出现有怎样的作用?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第五步:赏析文章,主要分为三个步骤:

  1、讨论赏析一篇文章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

  2、结合所学方式赏析文章。

  3、教师进行小结。

  第六步:随堂练笔

  请发挥丰富的想象力,运用多种修辞手法,选取一物,以“xxx之歌”(如“小草之歌”“白云之歌”“春风之歌”),模仿写一首散文诗,表现你对人生的思考。

  第七步:布置作业:1、摘抄文中你欣赏你喜欢的句子;

  2、欣赏《组歌》中的其他几首。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yuwen/shuokegao/445615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