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听诊器的由来》说课稿(2)

说课稿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三、 说教学程序

  (一)检查初读效果,整体感知。

  1.欣赏抗洪救灾视频,说说看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洪水可怕)那么是谁在洪水将要吞吃着人们的时侯,不顾个人安危依然抢在抗洪第一线?是啊!真是这些抗洪英雄得出现,才使人们生存下来。然而他们中有的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真是洪水无情人有情啊!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位抗洪英雄的故事。

  板书课题回顾课文内容,填空:

  在山洪暴发的黎明,指挥一百多村民通过小桥撤退,最后和儿子()了。

  师:同学们现在就让我们走进那个可怕的黎明,和村民们一起感受那场山洪暴发时惊心动魄的一幕吧!

  (二)学习课文第一部分,体会洪水的肆虐和人们的慌乱。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中相关片段(1―6自然段)

  2.师生合作朗读,再次感受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

  (1)出示课文第一部分文字,用不同颜色标出描写洪水和人们慌乱的句子。

  (2)配乐:师生合作,老师朗读环境描写内容,学生朗读人们的慌乱。

  3.理解关于桥的句子,再次感受洪水的肆虐和人们的慌乱。

  (1)出示句子: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

  思考:文章中还有哪两个句子也描写了人们的跌跌撞撞的样子?

  (2)汇报交流,出示相似表达的另外两个词句。

  (3)讨论:那么什么原因造成了人们这个样子?指导学生体会并朗读描写山洪暴发的句子。教师实时知道理解。

  (三)学习课文第二部分,体会村支书的先人后己。

  1.师生合作朗读第二部分,感受故事的发展过程。

  在这万分紧急的时刻一个重要的人物出现了,请同学们默读7―13自然段,体会老汉是如何扭转当时危险形式的?

  2.理解关于桥的句子,感受村支书先人后己的品质。

  (1)出示句子:一百多人很快排成队,依次从老汉身边奔上木桥。 提出问题,根据课文回答:

  问题:“依次”是什么意思?人们一开始是依次上桥吗?

  问题:老汉如何让人们从“乱哄哄”变成“依次”的?

  (2)师生分角色朗读老汉和人们的对话部分。

  师:老汉是这样要求一百多人依次过桥的:群众――党员――老汉。 讨论:老汉有机会先过桥吗?不过桥意味着什么后果?

  问题:老汉有机会先过桥,但他不过,而是组织别人先过,这样的行为叫什么?

  (3)再次与学生角色对话。

  (四)指导朗读课文第三部分,体会老汉的舍己为人。

  1.就在老汉组织大家过桥的时候意外发生了,让我们一起来合作读课文14―23自然段。老师读描写人物的句子,学生读环境的句子。

  2.理解关于桥的句子,感受村支书舍己为人的品质。

  (1)出示句子:那木桥轰地一声塌了。

  提出问题,根据课文回答:

  问题:桥塌造成什么结果?塔桥的结果是老汉和小伙子两个都被洪水吞没了,在桥塌之前发生了一个感人的画面,请看课文插图,找出相关段落。

  出示句子:老汉冲上前,??..说说老汉给你留下了深了印象?问题:他为什么对小伙子那么凶?小伙子有机会先过桥吗?

  (2)体会老汉的舍己为人。

  讨论:过桥的顺序实际上变成怎样?(村民――党员――儿子――老汉)老汉把生的希望让给他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和儿子,这已不仅仅是先人后己,更是――舍己为人。

  (3)同学们,你们说老汉爱小伙子吗?从哪里知道?

  (五)指导学习课文第四部分,理解课题的含义。

  1.师配乐诵读:学生想想说话,感悟老汉的高尚品质 (伴随着那如泣如诉、深沉悲愤、感人肺腑的背景音乐,我沉痛的交代着课文的结尾。 音乐的渲染,老师深情的范读,孩子们的感情是一发而不可收。我先让学生在音乐声中再读课文,让学生通过联想:老太太正站在丈夫和儿子曾经站立过的地方,深情地呼唤着她的丈夫,呼唤着她的儿子。老太太会对她的丈夫和她的儿子说些什么呢?如果老汉能听见老太太的诉说,他会怎么想呢?从而深入感受人物内心的真实状态,达到情感的升华。)

  (四)、再度释“桥”,领悟深意

  此刻,山涧溪流上,再也没有了那座带给人们生的希望的生命桥(板书:生命桥)。可我们却分明看到有一座桥稳稳地架在了人们的心目中,它熠熠生辉,它坚不可摧。你看到了吗?是一座什么桥?学生交流:从而理解这不是一座党员和群众之间的连心桥。(板书:生命桥)

  (五)、拓展练习,情感升华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孩子们在“接受感动”后,有着强烈的倾诉欲望,这既是对课文学习的积淀,更是一种真情的感动在传递和蔓延。因此,我布置了如下的练习:想象写话,祭奠的这一天,全村的老老少少都来了,整个村庄都呜咽了。老支书的墓前,齐刷刷地跪了一片。悲痛欲绝的乡亲们会说些什么?请你身临其境地想一想,写下乡亲们的肺腑之言。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yuwen/shuokegao/611003.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