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关于九年级数学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的说课稿(2)

说课稿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三、说教法、学法:

  1、教法:本节课主要采用活动探究法实施教学,通过三个模拟实物的数学活动,让学生总结正切函数的概念,并能较好的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在活动设计中,注意每个活动的目的要求,若学生在活动中未获得预期的结论,如学生在利用木棍进行梯子倾斜程度的模拟演示时,可能较难将所得直角三角形的两边的比与梯子的倾斜程度联系起来,这时可让学生多测几组数据,分析数据之间关系共性从而得到结论。

  2、学法:学生都渴望与他人交流,合作探究可使学生感受到合作的重要和团队的精神力量,增强集体意识,所以本课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遵循活动观察猜想验证归纳反馈实践的主线进行学习。

  四、教学过程的分析

  本节课要学习的是正切函数,准备分四个步骤进行。

  1、经历正切函数关系的探究过程

  主要通过二个活动让学生了解正切函数的意义。第一个活动主要让学生感受梯子的倾斜程度与倾斜角、梯子的长度、梯子与墙角距离、梯子顶端与墙角距离有关;第二个活动主要是当梯子固定(梯子长度不变、倾斜角一定)时,其对边与邻边的比也随之确定,从而得出正切函数概念。

  2、正切函数概念的学习

  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将文字语言与数学语言、图形有机结合,把A的对边/A的邻边表示为:在Rt△ABC中,C=900,若A、B、C的对边分别用a、b、c表示,则tanA=a/b。

  注意强调概念理解不到位的方面:① tanA是一个完整的符号,它表示A的正切,记号里习惯省去角的符号,若用三个字母表示角则不能省略,如ABC的正切表示为tanABC② tanA没有单位,它表示一个比值,即直角三角形中A的对边与邻边的比;③ tanA不表示tan乘以A。

  通过给出直角三角形的任两边的长,让学生求A,B的正切及时强化学生对概念的

  3、正切函数的应用理解

  通过实际问题的解答进一步了解梯子的倾斜程度、坡度与正切函数的关系;对学生进行正切的变式训练,让学生理解不管角的位置如何改变,只要角的大小不变则其正切值是不变的。练习的安插注意梯度,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

  4、最后小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及注意点  五、达标测试

  具体思路:把几个问题分为四个等级,方便对学生的了解;通过评价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也做到心中有数。

  六、板书设计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yuwen/shuokegao/664092.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