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义田记》的阅读参考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

阅读答案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范文正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

  方贵显时,置负(靠近)郭(外城)常稔(rěn,谷物成熟)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有赡。择族之长而贤者主其计,而时共出纳焉。日食人一升,岁衣人一缣,嫁女者五十千,再嫁者三十千,娶妇者三十千,再娶者十五千,葬者如再嫁之数,葬幼者十千。族之聚者九十口,岁入给稻八百斛。以其所入,给其所聚,沛然有余而无穷。屏而家居俟代者与焉;仕而居官者罢其给。此其大较也。

  初,公之未贵显也,尝有志于是矣,而力未逮者二十年。既而为西帅,及参大政,于是始有禄赐之入,而终其志。公既殁(去世),后世子孙修其业,承其志,如公之存也。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殁之日,身无以为敛(收敛尸体),子无以为丧,唯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

  昔晏平仲敝车羸马,桓子曰:「是隐君之赐也。」晏子曰:「自臣之贵,父之族,无不乘车者;母之族,无不足于衣食者;妻之族,无冻馁者;齐国之士,待臣而举火者,三百余人。以此而为隐君之赐乎?彰君之赐乎?」于是齐侯以晏子之觞而觞桓子。予尝爱晏子好仁,齐侯知贤,而桓子服义也。又爱晏子之仁有等级,而言有次也;先父族,次母族,次妻族,而后及其疏远之贤。孟子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晏子为近之。观文正之义,贤于平仲,其规模远举又疑过之。

  呜呼!世之都三公位,享万锺禄,其邸第之雄,车舆之饰,声色之多,妻孥之富,止乎一己而已,而族之人不得其门而入者,岂少也哉!况于施贤乎!其下为卿,为大夫,为士,廪稍之充,奉养之厚,止乎一己而已;而族之人操瓢囊为沟中瘠者,又岂少哉?况于他人乎!是皆公之罪人也。

  公之忠义满朝廷,事业满边隅,功名满天下,后必有史官书之者,予可无录也。独高其义,因以遗于世云。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力未逮者二十年 逮:达到

  B.公虽位充禄厚 充:高

  C.于是齐侯以晏子之觞而觞桓子 觞:酒杯

  D.独高其义 高:推崇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以其所入,给其所聚 B.承其志,如公之存也

  作《师说》以贻之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晏子为近之 D.而后及其疏远之贤

  何以伐为? 今存其本不忍废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段写义田的作用、管理方式及具体养济之法。作者写这些繁琐的事情,简洁利落,有条不紊,无形中正体现出范仲淹设置义田,是何等悉心尽力,郑重其事。

  B.文章主要运用三组对比:一是范仲淹自己“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与族人受到救济而生活安定相对比;二是与古人晏婴相对比;三是与一毛不拔的当代公卿、大夫、士相对比。通过比较,突出了范仲淹设置义田“好施予”的美德懿行。

  C.末段称颂范仲淹“忠义满朝廷,事业满边隅,功名满天下”,而偏偏只取他设置义田一事来写,“独高其义”,这也是把他平生的大功大业,与设置义田这件小事作对比,从而更加突出这件事不寻常的意义。

  D.第二段,先追叙范仲淹早有此志,补充说明设置义田之因。接着写子孙们能够“修其业,承其志,如公之存也”,这是画龙点睛之笔。后面三段大发议论,深化了文章的主题,使文章在引古叹今的大开大合中波澜起伏。

  1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4分)

  (2)昔晏平仲敝车羸马,桓子曰:“是隐君之赐也。”(4分)

  (3)廪稍之充、奉养之厚,止乎一己而已。(4分)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yuwen/yuedudaan/513023.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