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朱经农:为学为政游刃有余的全面教育家》阅读题及参考答案

阅读答案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试题内容: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俞可朱经农(1 887~1951),名有町,江苏宝山高桥人。1921年留美回国,蔡元培聘其为北京大学教育系教授。此后,朱经农在学界与政界之间游刃有余,被誉为全面教育家。

  朱经农为朱明皇室后裔,其三叔朱其懿“以兴学为先务”,“三湘新政,视为模范”。朱其懿1889年创办的沅水校经堂开湖南新学之先河,呕心培育门生熊希龄。熊希龄后来成了朱经农的姑父。朱经农的这位姑父1913年成为中华民国首任民选总理,姑妈朱其慧1923年8月与陶行知、晏阳初等发起成立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并出任董事长。

  坐拥维新气息如此浓郁的家族,朱经农虽7岁丧父,却能随母移居湖南,浸淫于新学。尤其是南学会,由谭嗣同、熊希龄等变法志士创办,成为少年朱经农的精神沃土。1903年,朱经农考入由熊希龄创办的西路师范讲习所,饱览进步书籍。阅读“梁启超的《意大利三杰传》,深爱马志尼为人,乃自备斧资赴日留学”。1905年,同盟会在东京成立,朱经农入会。旋因反对日本政府颁布《取缔中国留学生规则》,朱经农背负“倡首煽众,私发传单,侮辱职员,要挟发布所自改印章程”之罪名而被学校开除,与留日学生集体退学并在沪共创中国公学,为三干事之一。辛亥革命后,受宋教仁和谭政之邀,赴京担任《民主报》与《亚东新闻》编辑。

  1916年,朱经农以留美学生监督书记身份入读华盛顿大学,1920年再入哥伦比亚大学深造教育学。在哥伦比亚大学研习期间,杜威并非朱经农的导师,但杜威思想渗透其血液。朱经农不仅于1923年翻译杜威名著《明日之学校》,甚而视杜威思想为中国教育的“救世主”。他体悟到“教育的最大秘诀不在教,而在开发儿童固有个性”。旧式基础教育“强迫儿童或青年去学,而不问他们的身心发育,已经达到了什么程度,那些学问,是否他们所能了解,那些教材,是否会摧抑儿童的灵机”。这实为“暖室烘花”,长此以往,学校会“把学生活泼泼的精神,欣欣向荣的气概,求知欲,判读力,自立心都摧残干净”。故而基础教育课程须“把儿童当做有机的主体”,须“适应自然发达的原则”,须“注重力行,注重实际”,须“发展其潜在的能力,使之逐渐生长”。以儿童主体地位的回归,朱经农试图改造有教无学的旧式基础教育。

  朱经农主张“改革学制非改革学程不可”,进而强调,“第一件要紧的事就是讨论中小学课程的标准”。1922年11月1日,北洋政府以大总统令颁布《学校系统改革案》即壬戌学制。翌年,由全国教育联合会发起组织新学制课程标准起草委员会,朱经农负责初中课标。1923——1925年期间,朱经农在《教育杂志》连续发表8篇《关于初级中学课程的讨论》,提出一系列重要观点。这些真知灼见在新学制初中课程纲要草案中得以体现。

  新学制与新课标呼唤新教材。研制新课标,朱经农的身份为商务印书馆编辑。1922年,主编王云五力邀朱经农入馆。朱经农不辱使命,编辑出版一整套新学制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涉及国文、公民、社会、历史、地理等科目,还有新法常识教授书和《学生国学丛书》以及《教育大辞书》。1946年,王云五因出任国民政府经济部部长而辞去商务印书馆总经理之职,力荐朱经农继任。肩负总经理兼编审部部长,朱经农再度全身心投入教材出版事业,于1948年推出《国民教育丛书》第一集98种。朱经农与陶行知联袂编辑《平民字课》,由商务印书馆1923年11月出版,短期内发行200余万册,在全国掀起平民教育运动高潮。

  1925年6月4日,圣约翰学生离校善后委员会改成光华大学筹备委员会,朱经农、张寿镛、黄炎培等沪上贤达名流出任校董。既然为爱国而草创中国人自己的大学,朱经农自告奋勇担任募捐任务。23日,定校名为光华大学。校董会举荐张寿镛为校长,朱经农为教务长。抗战胜利前夕,张寿镛病逝,朱经农毅然决然地继任。1948年11月,朱经农请辞光华大学校长,转任联合国文教会议中国首席代表。孰料此行竟成不归之路。1951年3月9日,朱经农中风猝逝。去世前,朱经农在日记中慨然回顾其一生,身为同盟会会员,“舍学从政,浮沉二十余年,至今思之,实为重大牺牲。倘以二十余年光阴从事学术研究,埋头著述,则今日成就绝不止此”。其实,亦学亦政的人生抉择,朱经农不枉此生。1932——1943年主政湖南省教育厅,朱经农提出“一乡一中心学校,一保一国民学校”的普及义务教育计划,成就斐然。赞曰:树木易,树人难,十载辛勤,敢云七泽三湘,遍栽桃李;秋风清,秋月朗,一场粉墨,藉使千门万户,广被弦歌。

  (节选自《上海教育》2015年4月,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文章记述的是朱经农先生,作者却花笔墨写朱经农的三叔、姑父、姑母,其目的是交代朱经农的家世,突出他的成长环境,为后文人物的叙写做铺垫。

  B.“暖室烘花”喻指中国旧式基础教育不关注儿童的身心发育,抹杀儿童个性,只强迫儿童学习的现象。

  C.1922年11月,北洋政府颁布《学校系统改革案》,改革学制,第二年,组织新学制课程标准起草委员会,由朱经农负责初中课标的制定。

  D.担任商务印书馆总经理,朱经农不辱使命,推出《国民教育丛书》第一集98种,并与陶行知联袂编辑《平民千字课》。

  E.去世前,朱经农在日记中慨然回顾其一生,为自己身为同盟会会员,舍学从政浮沉二十余年,没有埋头著述从事学术研究感到后悔。

  (2)朱明皇室的后裔朱经农是如何走上维新之路的?请结合原文概括回答。(6分)

  (3)朱经农视杜威思想为中国教育的“救世主”,为什么?(6分)

  (4)被誉为全面教育家的朱经农有哪些突出贡献?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8分)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yuwen/yuedudaan/528719.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