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阅读与经典同行征文

征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阅读与经典同行征文范文(通用6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写征文的经历,对征文很是熟悉吧,征文一般都具有意味深长的结尾。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征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阅读与经典同行征文范文(通用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阅读与经典同行征文1

  小时候,爸爸妈妈要我读经典、背经典。幼儿园里,老师教我积累经典,上了小学,学校也让我学经典、掌握经典、领悟经典、运用经典。经典像我一位形影不离的朋友,不停地帮我漫游在知识的海洋里。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为了不断获取知识的力量,我与经典一直同行在成长的道路上。

  当我还是个乳臭未干的小孩儿时,经典帮我拉开了窗帘,透过一扇小小的窗户,我能看见许多知识在游荡,使我小小的心里充满了欢乐。牙牙学语时,我迫不及待地跟着爸爸妈妈后面念着《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晚上,月光透过窗帘,照在墙上,我默念着静夜思,想象着诗人看到的情景。

  上了幼儿园,经典引导我走到窗户前,让我认识了更多的知识。上了小学,经典帮我打开了窗户,我往外一跃,伸展开双臂尽情地和知识拥抱。经典还是伴着我向“海洋”深处游去。

  三年级,我认识了词。第一首是苏轼的《水调歌头》,我觉得写得很美,让我联想到这样的情景:深夜,月光发出洁白的微笑,我独自一人坐在水边,踋前后不停地摆动,有时沾到水面,泛起层层涟漪。这首词让我闻到书籍典雅的香味。

  现在,经典帮我得到了更多知识。《游子吟》赞扬了世上千千万万个母亲,使我明白母爱是伟大的、无私的。《三国演义》让我知道诸葛孔明、庞统都是一世的才子。蜀国之所以有了他们才能与列强抗衡那么久。国家需要这样的人。所以,它一直激励着我要做这样的人,让我成为国家的栋梁。

  让我与经典同行,亲近经典书籍,与经典为友吧。我们为什么读经典?从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易中天的话里,我能找到最好的答案:“归根到底,就是因为能从经典中,读人、读人生、读智慧、读社会。于己于国,大有裨益。”

  阅读与经典同行征文2

  童话小故事,是我们小时候的"摇篮曲”,长大后的“心灵之泉”。

  安徒生是来自丹麦的童话作家,安徒生所写的童话至今已成为了世界上著名的经典童话了!

  安徒生写的童话数之不尽:《卖火柴的小女孩》,《拇指姑娘》,《丑小鸭》,《皇帝的新装》......在众多的童话当中,令我受到最大感触的便是《丑小鸭》!

  《丑小鸭》这一篇童话讲述了:一只小鸭子的样子十分难看,受到了兄弟姐妹们的排挤,连平长最疼爱它的妈妈也不要她了。到哪里都被别人欺负,从此,它便被称为“丑小鸭”,春—夏—秋—冬—,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丑小鸭终于在寒冬抵不住寒冷和饥饿的折磨,昏过去了。醒过来后,成了令大千动物羡慕的美丽的天鹅了。

  丑小鸭的一生是那样的崎岖,那样的可怜呀!

  如果丑小鸭的家人能够多体谅一下它,让它多一些感受到家的温暖的机会,那该有多好呀!相反,丑小鸭的家人对它不理不睬,难道这就是所谓的一家人吗?难道鸭妈妈忘记了它是自己的亲生骨肉了?难道所谓的血缘关系就因为一个“丑”字而断绝了,值得吗?在是与不是的抉择中,在亲情的高山中,我想:爱如流水,只要有情在世的话,一切的所谓障碍就都不存在了!

  经典,无处不在,在拥有经典的现实世界中,一切都会充满昔日的彩虹,未来的夕阳!

  明天更美好,源于经典!

  阅读与经典同行征文3

  小时候,当我听见哥哥姐姐们高声朗读的古诗经文时,我总觉得特别深奥且有兴趣。每当此时,我是多么的盼望长大啊!也像他们那样子,骄傲地得意洋洋地高声朗读诗经。后来,我慢慢长大了,终于从“鹅、鹅、鹅,曲项向天歌……”,一直读到现在,渐渐对诗里说的事情有了更多的解读,兴趣无穷,收益颇大。如读《春晓》时,一开始觉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这一句很有趣,春天睡着了什么都不知道,但却处处听到鸟叫。睡着了怎么知道鸟叫呢?真让人莫明其妙,后来才明白是比喻春天不知不觉地来到了,从此,我便开始爱上了诗。

  到今天,我已经读过了很多诗。有的诗激情澎湃,像大海里的惊涛骇浪,有的诗亲切自然,像小溪里的水平如镜;有的诗温情细腻,像春天三月的和风。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李白的诗——《赠汪沦》。它写汪沦对作者的情谊,深于千尺潭水。虽然这是十分夸张的比喻,但我也觉得丝毫不勉强。情感之深浅,本就非尺所能量。诗中说了汪伦特地地送别李白,这样事让李白很感动。就这样,这位唐代颇负盛名、也最狂傲的大诗人写了这首诗给一位普普通通的酿酒村民,表达了李白对汪沦送别的感激之情。整首诗情感自然、纯朴,富于诗意,因此被后人广为流传。

  我们一起来读读这首诗,“李白乘舟欲远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源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听了李白的《赠汪伦》,大家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经历呢?有一次,妈妈的一个朋友要出国移民,带着我一起去为她送行。妈妈给了她很多祝福,一直面带笑容。朋友登上了飞机,妈妈的脸就像六月的天,说变就变,一面愁苦,久久不肯离开。因为那一次,我就即兴高声朗读《赠汪伦》这首诗,顿时,让大家都颇受感动之余,还赞扬我聪明乖巧。让我从此爱上了诗经,也让我明白了诗经也有了真情,有了感动。比起用“泪雨”、“愁肠”之类是不是让人觉得更亲切呢?

  诗,精炼优美的语言,给人美的享受;诗,感人至深的感情,让人感动不已;诗,深入浅出的道理,教人得到启迪。诗经,我要与你同行。

  阅读与经典同行征文4

  当我还小的时候,晚上喜欢和妈妈一起背成语、读古诗。祖国美丽的'文字带着我敲开了知识的大门,走进了经典的世界。

  上小学了,我读了更多的经典诗文。学校组织我们参加江门市第三届语言艺术节“金羚”杯中华经典诗文朗诵会,我有机会参加,十分开心。

  我们诵读的诗歌是《清平乐 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老师精心设计诗歌朗诵的表演形式,时而朗诵,时而唱诗歌,时而跳舞,可有趣了。所有的课余时间我都投入了排练中,我十分认真。不久我可以十分流利地背出这首诗。渐渐我懂得这首诗描绘的意境:一所矮小的茅草房屋、紧靠着房屋有一条流水淙淙、清澈照人的小溪。溪边长满了碧绿的青草。多优美的景色!一对满头白发的翁媪,亲热地坐在一起,一边喝酒,一边聊天;三个儿子在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多么温馨的画面!这首诗我越背越喜欢。

  比赛的日子来临了,我既兴奋又紧张。老师把我们打扮得比仙女还美丽。比赛开始了,首先是刘凯乾出场,他慢慢地走出舞台,悠然地诵读起来:“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跟着我和李绮琳带着笑容出场了,我俩伴着音乐轻松地诵读,后面还有好多同学出场了。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们表演得更起劲了。最后我们一起合唱诗歌,美妙、和谐的歌声传遍整个会场,观众们又热情地鼓起掌来。比赛十分顺利地结束了,我们的节目荣获一等奖。我们都高兴得跳起来。

  我与经典同行,快乐地成长。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yuwen/zhengwen/3681096.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