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中秋节的作文1200字(4)

1200字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5难忘中秋

  一年不知有好多好多的节日。有那热闹的春节,有那肃穆的清明节,有那欢快的儿童节,也有那欢庆鼓舞的国庆节……而我最爱那象征全家团圆的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我国传统的中秋节。因处于秋天的中间,故此名。在这一天天上的有一轮皎洁的明月,形如玉盘一样非常圆,所以就有“中秋月正圆”之美称。我国民间把圆当作团圆的象征,把中秋节作为家人团聚的日子,所以中秋节也叫团圆节。

  农历八月,天高气爽,许多的庄稼都已经收获了,中秋节也是人们庆贺丰收的节日。每当中秋之夜,人们一边欣赏玉盘般皎洁的明月,一边吃月饼、水果,家家户户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据说这月饼还有一段非凡的来历了:

  月饼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太师饼”,此乃我国月饼的“始祖”。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引进芝麻、胡桃,为月饼的制作增添了辅料,这时便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饼,名曰“胡饼”。唐代,据说有一年中秋之夜,唐玄宗和杨贵妃赏月吃胡饼时,唐玄宗嫌“胡饼”名字不好听,杨贵妃仰望皎洁的明月,心潮澎湃,随口而出“月饼”,从此“月饼”的名称便在民间逐渐流传开。

  在中秋节不仅有吃月饼的习惯,还有赏月背诗的习俗。当人们吃过晚饭,大家都集聚在庭院活阳台上,热热闹闹的享受天伦,欣赏着皎洁的明月,随后背诵带月的诗歌,一派人间圣景。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杜甫的“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更是千古绝唱。

  难忘中秋!

  中秋难忘!

中秋节的作文1200字 篇7

  老人们:

  我们小的时候,过中秋节家人都要聚在一块儿,无论你在多远的地方,到了中秋节这一天都要赶回来跟家里的人一起过,要团圆,在当时那个年代每个人都比较注重家人,这种意识比较浓厚,而现在呢,科技发达了,有手机、有电脑,无论你在哪儿都可以很方便很快捷的和家人连系,以至于这种团圆意识就慢慢地淡化了,家人的归属感也不如以前强烈了。说起重阳节的变化,以前就是登高祈福,而现在最主要的是和家人、朋友出门旅游,拍照留念什么的,反正从总体来看,这两个节日的含义好像发生了很多变化,有很多地方都偏离了原先的轨道,呈现出现代意义。

  1).建议以政府的名义恢复传统节日体系,恢复中秋节秋季大节的社会地位,将中秋节定为法定假日,假日时间可从国庆长假中调配。

  2).重建中秋传统节日习俗,丰富传统节俗活动,增添适应时代发展的新的

  3).将中秋节作为调整家庭关系、社会关系的活动日,鼓励人们团聚庆贺,以此缓解春节人口集中流动的社会压力。

  爸爸妈妈们:

  “中秋节”这个中国的传统节日,已经好多人都觉得挺没意思的,甚至是讨厌,只是吃吃月饼,赏赏月亮,而且认为那是古代人们干的事情,还不如在家好好休息,放松一下呢!其实,要是觉得没有意思的话,为什么不让它变得有意思起来呢?也不知道大家最近有没有看到一个新型的过中秋节的方式呢?现在外面卖的月饼,实在是不敢恭维了。不好吃不说,还要担心里面加入什么不好的东西,但是过中秋节又是不买不成,这也让挺多人苦恼的。于是??(噔噔噔)新的方法诞生啦!在有些大城市,开始兴起一种自己做月饼的游戏,有很多的妈妈带着自己的小Baby动手亲自做月饼。做月饼对于一个孩子来说,那可真的是一件“浩大”的工程。家长首先得告诉他们什么是月饼,幸好天上的月亮在中秋可以做现场的教具,有实物在,就不怕解释“月饼”了。“月饼”其实就是一个可以吃的“月亮”。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和面了。这跟玩橡皮泥一样,由于这个“橡皮泥”是可以吃的,因此宝宝们也就会比往常更有兴趣。

  当然,要让一个小宝宝们很专注地完成一件事是很难的,让宝宝玩弄着手里的面团,时而压成扁的,时而又揉成了长条的,原来“月亮”还会变形,这会让他们溶入进“做”月饼的乐趣中,而且妈妈们也不用担心食材的问题,也不贵,更重要的是,它很有意义。不管这些月饼做得好与坏,对于接收到这些月饼的大人们一定是十分开心的,脸上也一定会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的。

  同学们:

  很多学生不喜欢过传统节日是因为他们根本不了解这些节日中所蕴藏的内涵。因此,挖掘传统节日内涵显得尤为重要,引领学生了解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知识,增强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知和理解,进而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如何开发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需要教师探索研究,对传统节日进行界定,对节日核心内涵进行概括和提炼,如端午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七夕乞巧爱慕、腊八融和感恩的主题。引导学生开展道德实践体验活动。如端午节,除了引导学生了解端午习俗,参与包粽子、缝香袋的实践活动之外,重点还应开展“走进屈原”活动。通过“屈原故事知多少”屈原诗词朗诵等活动,与伟大诗人屈原面对面:两千多年前,伟大诗人屈原为他的祖国流尽了最后一滴泪,纵身跳进波涛滚滚的汨罗江。屈原报国无门而以身殉国,坚守了他不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他上下求索、九死未悔,宁愿去死也不愿离开故国半步的情怀,一直引起同学们的深思和探索;他那与日月齐光的高洁品德,激起同学们无限的仰慕。从中体味他那痛苦执著的伟大情感,体验他那崇高忠贞的伟大人格。人格教育能够发挥其它教育形式所不及的重要作用。在重塑中华民族的理想人格的今天,过端午节,学习和传承屈原的高尚人格,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中秋节的作文1200字 篇8

  晚风习习,遥望一轮明月,悬挂在苍穹,露出圆圆的脸蛋,像个羞怯的少女,轻移着莲步,也牵引着我的视线。我仿佛看见了凄冷的广寒宫里那慢抒广袖的嫦娥,看见了这位月宫仙子幽怨的眼神,看见了她腮颊上思乡的泪痕,想把她寂寞、惆怅,痛苦、彷徨,全都融在自己轻妙的舞姿里。任凭夜风拂动衣衫,在这月圆之夜,遥寄一份思念,一份祝福,一份暖暖的关怀,一份浓浓的情意给远方的亲友。

  常听妈妈说:年怕中秋月怕半,过完中秋忙过年,中秋节一过,过年就近啦!回想小时候过中秋节的情景,在这时渐渐清晰起来,那时家里唯一的电器就是手电筒,更不要说电扇、电视机了。中秋节前几天,我们就盼望着这天天气晴朗,不要下雨,否则就没得玩了。那年代百十来户的村庄民风纯朴,从农历六月到九月,各家各户,一到傍晚都在生产队晒谷场上搭起床铺,再用四根竹竿支起蚊帐供夜晚乘凉、睡觉,几百平方米的晒谷场上全是床铺、蚊帐,床铺宽在一米到数米之间,由蚊帐的宽度而定,床铺之间仅半米或数米之隔,可以从这家床铺跃到另一家床铺,甚至可以在所有床铺上走上一个大轮回。

  随着天际最后一抹晚霞的退去,天色渐渐昏暗下来,在母亲的催促声中,我胡乱扒上几口饭,一路蹦跳着,奔向了晒谷场,这时可是上小学的孩子们欢聚的天下,不论贫富与否,家家都得有月饼,无论是亲友送的,还是自家买的,只是档次高低不同而已。这时候,我们都会拿出父母一年中送的唯一礼物——-月饼,互相炫耀、攀比,你掰一块给我,我掰一块给他,互相品味,看谁的月饼最大,谁的月饼最好吃,谁就是今年的“月饼大王”,简称“饼王”,“饼王”则有着高高在上的胜利感。记得有一同伴,他大姐就在这一年嫁给了县城里的一户人家,其姐夫从县城送来的月饼,盘子大小,约二指厚,应该有二斤多重,两面都洒上了薄薄一层白芝麻,中间用黑芝麻镶嵌着二个字“月饼”,那时候能在月饼上写字,不光是我们小孩子,就连大人看了也啧啧称奇,顿时所有人的眼球都被“饼王”吸引,此时同伴手捧着“饼王”被围在中间,如同众星捧月,外围的人看不到只得瞎起哄,人声鼎沸如菜市场般,我们手里拿着很平常、两面都是黑芝麻的薄饼没有一点新奇感,恨不得扔得越远越好,这时,捧着“饼王”的同伴的父母眉飞色舞地夸耀着月饼的金贵,随后将“饼王”平分,我们每人都会分到一小块。品味着手中的“饼王”,感觉甜甜的、香香的、油油的……同时心里也在暗暗发誓,明年我一定让老爸买最大的月饼,争得“饼王”。殊不知,那年头能吃饱饭就已经很知足了……哪知道乡下还没跟上,城里已变样,第二年,当众人拿着大大的月饼再争“饼王”时,这位同伴又一扫往年的习气,拿着的不是大月饼,而是用牛皮纸卷着的一个个的馅饼,拆开牛皮纸,顿感香味扑鼻,见那饼不过手掌大小,约一指厚,是纯面粉制成,表面没有芝麻,只有一层香油,在月光照射下,散发着一层油光,用手指按压一下,感觉饼馅软软的、松松的,松开手指,外表又慢慢恢复了原状,按惯例我们自然而然会分到一小块馅饼,黑黑的饼馅香甜无比,松软可口,自然卫冕了“饼王”的桂冠。城里比乡下总是前卫很多,又一年中秋节,这位同伴的直径约寸许如小饼干大小的月饼再次卫冕“饼王”。现在回想起来,大概是这位同伴的姐夫了解我们乡下的习气,为助其小舅子争一分虚荣,刻意而为之吧。再后来,电器进入了农家,首先是电扇让家家户户不用再到外面乘凉、睡觉,可以在家里看看电视节目,“饼王”的游戏也随之结束。这位同伴可能是离不开“王”之故,没过几年,得不到“饼王”便投奔阎王去了。

  弹指一挥间,屈指算来,已经有七年不在家里过中秋节了,身处异乡之时,中秋节总是勾起无限的思绪,每到中秋月圆之夜,除了打个电话向家人、朋友问候一声、报平安外,剩下的就只有思念和回忆,家乡的月饼现在如何变化?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1200zi/3390405.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