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春节的作文600字

600字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实用】春节的作文600字合集八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春节的作文600字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春节的作文600字 篇1

  盼望着,盼望着,终于临近年末了,春节也即将来临。

  日子一天天过去,春节的气息也越来越浓了。家家户户门前都贴上了喜庆的“福”大街上人们都忙着买年货,家长领着孩子在服装店里买新衣服。许多大人们忙着清洗着自己的房屋。这一切都在告诉我们:春节即将来临,好一副生机勃勃的样子。

  春节终于到了,当钟声响起时,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遍每个角落,窗外的草地上已经有许多穿着新衣服的孩子在游戏。我重睡梦中醒来,第一反应是我又长了一岁,穿上新买的衣服,和屋外的伙伴们一起玩耍。

  大人们在自家的院子里放鞭炮,鞭炮声一浪高过一浪,许多孩子都是在旁边捂着耳朵驻足观看,鞭炮响完了之后,就是孩子的乐园。孩子冲到鞭炮堆里去寻找未燃的鞭炮,比一比谁找的数量多。看着伙伴们都认真的在寻找,我也拿着一根小木棍努力的找着。

  家家户户都换上了新的对联,看着一副副春联,我不禁想到了一副对联:”新年纳余庆,春节号长春”。家家的门前都被装扮成了红色,我不禁看到了节日的气息。还看到了人们对新的一年的希望与祝福。

  拜年是每年春节必不可少的,每当到外婆家拜年时,外婆总会端来一杯用冰糖泡的冰糖茶,让我喝,接过茶一口下肚,那个甜味一下甜到心底,真想再喝一杯,接着就向外婆说着吉祥的话,拜完年后外婆就会从口袋里摸出一张红包塞进我的手里,此时我不必像平时那样看父母的脸色,而是大大方方的把红包接过,心里美滋滋的。

  夜幕降临后,人们都在屋外放烟花,,这激动人心的时刻,“3——2——1”瞬时间,烟花四射,仿佛如惊雷般的响声出现,我忙出来观看,这一看可了不得,天空呈现迷人的黑色,再加上灿烂的烟花,让人目不暇接,红的,紫的,蓝的,绿的,金的……五彩缤纷,一个比一个漂亮,一个比一个高,就象在比美似的,只见一个金色的点,高高的飞起,这五彩的烟花仿佛就是印在天上。地上传出人们的欢声笑语,欢呼声随着烟花飘荡在节日的夜空中!

  春节预示着新的一年又开始了,这你年一定充满朝气,一定充满着希望。

春节的作文600字 篇2

  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应时不可缺少的佳期肴。

  据三国魏人张揖著的《广雅》记载那时已有形如月牙称为“馄饨”的食品,和现在的饺子形状基本类似。到南北朝时,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据推测,那时的饺子煮熟以后,不是捞出来单独吃,而是和汤一起盛在碗里混着吃,所以当时的人们把饺子叫“馄饨”。这种吃法在我国的一些地区仍然流行,如河南、陕西等地的人吃饺子,要在汤里放些香菜、葱花、虾皮、韭菜等小料。

  大约到了唐代,饺子已经变得和现在的饺子一模一样,而且是捞出来放在盘子里单独吃。

  宋代称饺子为“角儿”,它是后世“饺子”一词的词源。这种写法,在其后的元、明、清及民国间仍可见到。

  元朝称饺子为“扁食”。明朝万历年间沈榜的《宛署杂记》记载:“元旦拜年……作匾食”。刘若愚的《酌中志》载:“初一日正旦节……吃水果点心,即匾食也。”元明朝“匾食”的“匾”,如今已通作“扁”。“扁食”一名,可能出自蒙古语。

  清朝时,出现了诸如“饺儿”、“水点心”、“煮饽饽”等有关饺子的新的称谓。饺子名称的增多,说明其流传的地域在不断扩大。

  民间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在明清时已有相当盛行。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点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过年吃饺子有很多传说,一说是为了纪念盘古氏开天辟地,结束了混状态,二是取其与“浑囤”的谐音,意为“粮食满囤”。另外,民间还流传吃饺子的民俗语与女娲造人有关。女娲抟土造成人时,由于天寒地冻,黄土人的耳朵很容易冻掉,为了使耳朵能固定不掉,女娲在人的耳朵上扎一个小眼,用细线把耳朵拴住,线的另一端放在黄土人的嘴里咬着,这样才算把耳朵做好。老百姓为了纪念女娲的功绩,就包起饺子来,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形状,内包有馅(线),用嘴咬吃。

春节的作文600字 篇3

  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深受人们的喜爱。自古以来,一元复始,万象更新,20xx年马年春节快到了,春节前夕,一月28日,我和我的好哥们——王杰,还有其他三位同学,在二实小杨大队的带领下,来到了大润发——我们是被邀来写春联的。

  我们摆开砚台墨水,写起了一副又一副春联。借着休息的机会,我抬头一看,周围围满了观众,有的定定地站着,默默地看着,似乎很在行的样子;有的连声赞叹:写得真好,真不错;有的忙问:哪个学校的,多少岁,学了多少年?还有的在议论:谁家的孩子,这么优秀,爸爸妈妈怎么教育的?……这时来了一人,古里古怪的,叫我们帮他写什么“上帝与我们同在”,我一想:上帝?噢,原来是教徒呀,怪不得。我折好纸,写了起来,围观的人说:“真不错,小朋友,马上帮我写一副。”我点了点头。

  我很快又折了一张纸,沾上墨汁,刚提笔准备写,一位老爷爷挤进人群,轻轻地,声音十分微小:“让我写一幅。”我将笔递给他,那位爷爷提起笔,顿时好像充满了力量,笔走龙蛇,如行云流水,很快,一副: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便完成了,字与字之间间隔大小疏密无可挑剔,活灵活现,刚劲有力,让人看了无不啧啧赞叹,那围观的人群一致叫好。

  ……

  整整写了三个上午,今天就要收工了,听说有大礼包,我原想一定不怎样,没想到,竟是这么一大包,里面装满了东西,还专门放在了一辆手推车里,我拖着车就往家跑,路上妈妈打来电话,我故意装出很沮丧的样子:“唉,什么都没有,白来了。”来到家,我大叫到:“哈哈,happy。”我将礼包放在妈妈面前,妈妈高兴地和我拥抱,随后妈妈拍了几张照片发到了微信上,大家都祝贺我,我真开心。

  这种活动既锻炼了我的书法,又提高了水平,还开拓了视野,希望明年再次参加这样有意义的活动。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600zi/332477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