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四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说课稿

爱心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四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说课稿

  《盘古开天地》这是一篇神话传说,讲述的是一个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四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说课稿,欢迎阅读参考。

  四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说课稿

  一、教材解读: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第18课《盘古开天地》。

  本课主要内容:这篇文章想象丰富,脉络清晰,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围绕“创造”这个中心,讲述了一个叫盘古的巨人,用斧头开天辟地,用身体顶天蹬地,最后化作万物,创造了美丽的宇宙的神奇故事。

  本单元(或本课)训练主题(或要求)是:使学生认识神话这种体裁,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感受我国古代人民的丰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程,结合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制定以下教学目标,以求实现“以人为本,终身发展,和谐发展”的教学理念。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宇宙、黑暗”等13个词语。

  2、能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学生掌握和了解学习神话故事的的能力,认真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加深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能读懂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

  难点是: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

  四、教法学法:

  新课标指出: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每个环节都尽可能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去学习,注重他们自身对知识的理解、领会和积累,课堂中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三为主"原则。具体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1、多样朗读法: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在教法上就让学生主动积极的多元对话中,培养他们感受、理解、想象、说话和运用的能力。

  2、情境设置法:充分利用课件展示创设情境,形象直观的让学生掌握本课的教学重点。

  3、赏识教育法。学生在讨论解疑、交流体验等各个环节适当的给予表扬鼓励,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的课堂无非是为学生提供一片可以自由发挥、畅所欲言的和谐氛围。本课具体学法指导是:

  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五、教学过程:

  为了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解决教学的重点,突破难点,我主要通过以下几个环节展开教学活动。

  1、创设情境激趣导课。

  上课伊始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或创设情境等)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几幅图片,请看图猜猜图上描绘的是什么故事(课件出示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图片)

  这些都是神话故事。

  今天,我们就再来学习一篇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

  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小学生认知兴趣和求知欲望较为强烈,这样设计抓住了学习兴趣点,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学习作好铺垫。

  2、检查预习

  1、检查字词(强调“肌、肤、肢”的偏旁跟身体有关;“逐”的音;多音字“血”;理解“一丈”)

  2、检查接读,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3、感知书写

  A、生评价,交流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用书上的一句话来概括(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整个宇宙。)点明这是中心句。齐读本句。

  B、师范写并指导书写“创造”一词,生写并交换检查。

  4、精读课文

  (1)交流对“创造”一词的理解。

  (2)围绕盘古创造了美丽的宇宙,你想到了哪些问题?

  (3)学习“盘古创造之前”。

  ①理解什么叫混沌?

  ②教给学生不明白的字词可查工具书。

  ③小结:由此我们知道了创造之前,宇宙是混沌的。

  (4)学习“盘古怎么创造的宇宙”。

  ①默读并点明答案在2、3、4自然段。

  ②自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它写了盘古干什么?

  理解“抡”;通过4组反义词理解创造的天地分开的过程;指导朗读。

  小结:盘古一把斧头就分开了天和地,这个过程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就是――开天辟地(板书)

  ③生读第3自然段,总结板书:顶天立地

  指导朗读并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

  ④朗读指导并理解体会盘古身体的巨大变化,拓展想象他身体的其他部位还会变成什么。

  小结:盘古就是这样把自己的整个身体都奉献了出去,化成了这美丽的宇宙。(板书:身化万物)

  5:总结升华

  (1)图片出示盘古的图像,小结与板书照应:他开天辟地、他顶天立地、他身化万物!面对这么一位坚持不懈的巨人,你想对着他说点什么呢?

  (2)你喜欢这个故事吗?回去把这个神话故事将给家人听,可用书上的语言,也可加入自己的语言、动作,自己的理解、想象,那就是你自己的`创造。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情况,引导学生课下继续探究想象这个神话故事,这样使教学活动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盘古开天地教学反思

  《盘古开天地》是人教版第五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神话故事。

  本节课教学目标之一是让学生体会神话故事想象丰富这一主要特点。针对这一目标,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在品读第四部分,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盘古身体的每一部分都变成了自然界的一物时,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盘古身体的这一部分和它所变成的东西之间有什么联系吗从而让学生体会到"想象"也是有法可循的,应该是合理的。为下面学生的练笔——想象"盘古的其他部分会变成什么"做了一个铺垫,暗示了想象的思路。从学生后来的发言来看,这一环节的设计是很有必要的,是不可或缺的!这一设计收到了可喜的效果,学生的想象既大胆又合理,而且情感方面也得到了很好的熏陶,在谈对盘古精神的体会时,我没想到学生会谈的那样动情,那样到位,那样美!看的出来学生心中充满了对盘古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本节课教学目标之二是练习复述课文。复述是中年级的一个很重要的语文技能。对于初次接触复述的学生,如何潜移默化的帮助和引导他们完成本篇课文的复述呢我在这个问题上很是下了功夫。应该说我所设计的整篇课文的学习都是为最后的复述做铺垫的,包括对故事情节的整体把握;对重点词语的关注;对最能展现学生自由精神的模仿想象等,我都做了相应的处理,结果表明:学生在第一轮"对照板书复述课文"这一环节中就很好的完成了复述任务,让我很有成就感!因为课前没有做任何的"准备",只布置学生把课文读两遍,我就是想做个实验:看学生的即时学习能力到底怎样,看我这样设计效果如何。最后,我把板书的内容擦掉,学生在没有任何文字提示的情况下,对照图片,就能把课文复述下来,应该说,圆满完成了这节课的学习任务,实现了我的教学设计意图,我觉的我的实验取得了成功!

  本节课不尽人意之处在于最后一个环节——学生对照图片联系复述课文。怎么说呢我原来的设计意图是在这一环节配上音乐,吸引其他学生的注意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可是由于时间仓促,前一天也没接到讲课的通知,所以没有音乐,只有5个学生干巴巴的复述,其他学生的注意力就很难一直集中,显的统筹不够合理。

【四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说课稿】相关文章:

1.四年级上册语文盘古开天地说课稿

2.《盘古开天地》说课稿

3.盘古开天地说课稿

4.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说课稿

5.统编版四上盘古开天地说课稿

6.小学语文盘古开天地说课稿

7.人教版盘古开天地说课稿

8.盘古开天地说课稿范文3篇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aixin/345484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