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量体裁衣的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量体裁衣的成语故事

  “量体裁衣”这句成语是从“称体裁衣”变化而来的。

  “称体裁衣”,也叫“相体裁衣”,而现在我们经常用“量体裁衣”。这句成语的含义是:凡事都应该从实际出发,一切都要符合实际。它有时和另一句成语“看菜吃饭”的意思差不多。两句成语,恰好一对。

  《考工记·函人》说:“凡为甲(甲,古代士兵穿的战衣),必先为容(容,形状)。”疏:“须称服者形体大小长短而裁制札之广袤(称,相称;广袤,宽和长)”。这是“称体裁衣”一语的来源。

  有这样两个故事:

  第一则:

  在我国南北朝时期,南齐有个官员,名叫张融,饱读诗书,颇有文才。齐太祖萧道成非常器重他。一次,太祖把自己曾穿过的衣服赠给张融。在当时,皇帝把自己的衣服赠人,是一种不同寻常的赏赐,由此可见张融当时得到了皇帝无比的宠爱。当时太祖还亲自写了一道手诏:“今送一通故衣,是吾所着,以令裁减,称卿之体。”(《南齐书》)意思是:“现在送给你一件旧的衣服,本来是我自己穿的,已经叫人改缝过了,适合你的身材了。”

  第二则:

  清朝著名书法家钱泳所著《履园丛话》中,有一段关于“称体裁衣”的故事。北京城里有个成衣匠,浙江宁波人,其裁缝手艺高超,官吏和富豪都找他给缝制衣服。他每次替人裁衣、量尺寸的时候,不仅仅注意穿衣服人的.身材,而且对于人的性情、年龄、相貌特征也都认真观察和了解,甚至连何时中举等等也要细细打听。有人觉得奇怪,便问他:“你打听这些做什么?难道这些跟衣服的尺寸也有关系吗?”他回答说:“当然有关系,光从衣服的长短来说:少年中举的,难免骄傲一些,走路一定挺胸凸肚,这种人的衣服因此要前长后短,穿起来才合身;至于老年中举的,大多意气消沉,弯腰曲背,他们的衣服就要前短后长;胖子的衣服,腰部应该特别的宽,瘦的就不妨窄些;性急的人,衣服宜短,性子慢的,应该长一些。……”

  钱泳写完这个故事,评论说:这个成衣匠,他之所以高明,就在于他不仅能按照身材尺寸来裁制衣服,而且善于掌握人的特点,从中体会出一些规律来。

【量体裁衣的成语故事】相关文章:

1.量体裁衣的故事

2.量体裁衣的成语典故

3.量体裁衣词语介绍

4.量体裁衣的历史典故

5.神话成语故事历史成语故事

6.帝王的成语故事

7.能文能武的成语故事

8.成语故事6则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chengyugushi/2809686.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