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集思广益的成语由来

成语故事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集思广益的成语由来

  导语:集思广益,集中群众的智慧,广泛吸收有益的意见,能取得更好的成效。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成语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成语:集思广益

  拼音:jí sī guǎng yì

  正音:集;不能读作“jī”。

  辨形:集;不能写作“积”。

  结构:联合式。

  近义词:群策群力、广开言路。

  反义词:一意孤行、独断专行、孤注一掷。

  释义:集:集中;思:思想、意见;广:扩大;益:好处。集中群众的智慧,广泛吸收有益的意见,能取得更好的成效。

  成语故事

  三国时,刘备死后,刘禅继位,他就是蜀汉后主。由于后主年轻,朝堂中的大小国事,都由丞相诸葛亮来拿主意。这样,诸葛亮权倾朝野,成了蜀国政权的实际掌握者。虽然诸葛亮的威望很高,功勋卓着,但他从不骄傲,而是经常听取下级的意见,来改正工作的缺失。

  丞相府中,有一位掌管文书事务的主簿官,名叫杨颙。当时,他看到诸葛亮对每一件事情都要过问,就觉得这种工作作风对于蜀国的发展极为不利。

  有一次,杨颙对诸葛亮说,处理国家大事,上下之间应该有不同的'分工。他还引经据典,列举了史书上的着名例子,劝诸葛亮不必对一切文书都亲自处理,不要为琐碎的小事而劳神,应该把一些琐细的事情交给下属去办,而自己则履行丞相职责,只抓军政大事。

  诸葛亮觉得杨颙的意见很有道理,因此对他的提醒非常感激。但是因为刘备对自己恩深如海,他唯恐一时不慎,辜负了刘备所托的大事,仍然亲自处理大小事务。

  后来杨颙染上重病而死,诸葛亮心里非常悲伤,一连痛哭了好几天。诸葛亮还特别写了一篇文告,鼓励下属参政议政,多提意见。

  这篇文告就是着名的《与群下教》。

  他在文中写道:“国家大事需要大家共同讨论,所以丞相府让大家都来议论政事,以便集中众人的智慧和意见,广泛地听取各方面的真知灼见,从而振兴汉室江山。”

【集思广益的成语由来】相关文章:

1.集思广益的成语故事

2.集思广益的成语故事及解释

3.成语故事的由来

4.趾高气扬的成语由来

5.管中窥豹的成语由来

6.华而不实的成语由来

7.尾大不掉的成语由来

8.尸位素餐的成语由来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chengyugushi/315987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