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教学设计方案(3)

除夕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一、复习:(2分)

  1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用默读批注法初读了22课,谁还记得文章写了哪五件事?

  (吟诗落泪、弄脏梅图、提起回国、赠送梅图、赠送手绢五件事。)

  2 上节课,同学们还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这篇写事为主的文章以《梅花魂》为题呢?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深入的学习课文。

  二、新授:

  1 师:同学们,你们看,故乡的梅花又开了。那朵朵冷艳、屡屡幽芳总使我想起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来。(课件:梅花图)望着那朵朵梅花,我不禁想起了与外祖父之间的往事。(1分)(学生听,进入情境。)

  2 请大家默读文章所写的五件事,边读边用直线划出描写外公表现的句子,用波浪线划出描写“我”的表现的句子,划完后读一读,体会句子的意思。(4分)(学生用心去读书,养成独立阅读的习惯。)

  3 两人一组汇报句子,一人读外公的表现,另一人读“我”的表现。(初步感知)(2分)

  (1)外公落泪我拍手笑

  (2)外公发脾气我不理解

  (3)外公哭起来我不明白

  (4)外公送我梅图我不知为什么

  (5)外公送我手绢我不解

  (板书五件事)

  4 从“我”的表现中,你体会到什么?(1分)

  (总结出婴儿不理解外公的所作所为。)

  5 当时幼小的莺儿不理解外公的感情,你明白吗?你是从哪读懂的?请你从刚才划的外公表现的句子中找到最能表达外公感情的的句子,大声的朗读。(3分)

  6 请你以小组为单位,把自己读的最好的句子读给小组同学听,小组同学来评议。(3分)

  7 全班交流,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同学们要认真听,对同学的朗读加以评议,如果你觉得自己比他读得还好,那你就站起来读。

  第一件事:(2分)

  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1)指名读

  (2)同学加以评议:重点体会外公在吟诵诗句时的意境,体会老人思念故乡之情。

  (3)你们想试一试吗?每个人试着读读。

  (4)全班齐读,共同体会老人的思乡之情。

  第二件事: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2分)

  (1)指名读

  (2)同学评议:声不在高,批评的分量重,十分严厉。

  (3)带着这样的感情试着读出来。

  (4)指名读。

  (5)简单评议。

  第三件事:(10分)

  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

  (一)

  (1)学生读到时出示投影

  (2)是啊!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都歌颂了梅花精神,你知道哪些呢?(学生诵读自己搜集到的有关梅花的诗文。)

  (3)你见过梅花吗?想再看一看吗?一会儿我们一起来欣赏梅花,边看边结合着同学们找的的句子、资料和生活中的经验想一想梅花与其他的花到底有什么不同。(学生说,评议,抓住愈是寒冷句,教师边总结边变“愈”字的颜色。)

  (4)每个同学试着读出这种感情。

  (5)指名读。

  (二)

  (1)外公由梅花联想到什么?

  (2)自由读外公说的话,想想还有哪些有气节中国人?

  (学生反馈,说自己知道的有气节的人。)

  (3)在读,读出中国人的气节。

  (三)

  (1)我们再看13自然段,这是在我即将离开外公时他对我说的一段话,想一想此时的外公应用怎样的语气对我说这段话?(学生讨论:语重心长,教育,长辈对晚辈的关爱,期望之情等。)

  (2)每个人试着用这种语气来读。

  (3)指名读,大家评议。

  (4)师生对读,体会外公的感情。

  8 外公就是这样一位时时刻刻都牵挂祖国的老华侨,他在临终前还不忘嘱咐家人,一定要把他的骨灰带回到祖国去,我们完成了老人的遗愿,把他安葬在梅花树下。又是一年的冬天来临了,面对着梅树下的老人,你想说些什么呢?(学生可以联系课文内容来谈,也可以结合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祖国的巨大变化来谈。2分)

  9 老人为什么把自己珍爱的梅图送给我呢?齐读16自然段,思考。(2分)

  (把他的一颗眷恋祖国的心带回到祖国)

  多少年过去了,我终于明白了外公的心。

  10 根据板书,总结课文内容。(1分)

  这节课我们有深入的学习了《梅花魂》,知道了这篇文章由我看到了梅花想到了外祖父,回忆起他生前的五件事,进一步体会到了老人的思乡之情和眷恋祖国的感情,也从中感受到了老人盼望回归的心。

  11 学忘了课文,你明白文章为什么以《梅花魂》为题目了吗?(2分)

  (学生结合着自己的理解来谈。)

  12 古往今来,由于许多历史原因,许多向外祖父一样的中华儿女流落他乡。它们虽然身穿洋装、说着异地的语言,但是他们的血管里流动着中国人的血,它们的胸中跳动着一颗颗中国心。最后请大家欣赏张明敏演唱的歌曲《我的中国心》,让我们在歌声中体会爱国华侨们的心声。(2分)

  板书:

  22 梅花魂

  落泪

  外公 赠手绢 训斥 思乡之情

  赠图 痛哭

  ( )此文转载于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文中描写人物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从中感悟人物形象,懂得什么是尊严。

  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描写哈默的神态、动作、语言的词句,理解杰克逊的话: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它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它有尊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个寒冷的冬天,在美国南加州沃尔逊小镇上来了一群逃难者的人,其中有一个衣衫褴褛、面容憔悴、骨瘦如柴的年轻人,可有人却说他有尊严,这是为什么呢?这节课继续学习《尊严》。

  二、新课

  1.请快速浏览课文,找到说年轻人有尊严的那句话,(出示: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这句话是谁说的?富翁是什么意思?

  2.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走进这个年轻人,走进他的`心灵,看看在他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杰克逊大叔会有这样的评价?

  3.自读课文,思考:年轻人作为逃难人群中的一员,他与其他人的相同之处是什么?最大的不同是什么?画出描写年轻人外貌、动作和语言的句子,想一想,从年轻人的表现里,你体会到了什么?

  4.交流:(出示:他们连一句感谢的话也顾不上说,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你感受到了什么?体会饥饿程度之深。

  他们为什么饿?他们是怎样的一群人?(逃难)什么是逃难?在逃难的路上他们会遇到哪些困难?

  小结:这些人背井离乡,一路上风餐露宿,又经历了长途跋涉,此时他们已是面呈菜色、疲惫不堪,相当的虚弱,急需人们的援助。

  5.此时的年轻人是什么样子?(脸色苍白、骨瘦如柴)。你体会到了什么?(和其他的逃难人一样,同样饥寒交迫、生活艰难。)

  6.出示:一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他最需要的是_______

  7.再读2-5自然段

  (1)出示三次对话,读一读你体会到了什么?(请求劳动,不想不劳而获,先干活再吃饭,态度坚决,不想接受施舍。)

  年轻人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些话的?(一个人在穷困潦倒、逃难流亡之际,仍坚持先干活再吃饭,他的表现实在令人钦佩。)

  (2)分角色读三次对话

  现在年轻人得到的食物和别人的一样吗?(以劳动换取食物,这是他与别人最大的不同)

  (3)如果此时这个年轻人就站在你的面前,你想对他说什么?

  小结:年轻人在极其饥饿的情况下,也不肯接受施舍,坚持用劳动换取食物,这就是做人的尊严,他的这种自尊、自重、自信的品格赢得了杰克逊大叔的赞赏和尊重,不仅把他留在了庄园,而且把女儿许配给他。

  (4)出示: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再来体会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什么都没有是指他现在身无分文,富翁是说他精神和人品是富有的,他自强、自重,这种人格尊严会不断地发奋努力,用劳动创造无尽的财富)带着各自不同的感受再读这句话。

  8.再读2-5自然段,体会杰克逊的人格魅力

  杰克逊从年轻人的言行、神态中发现了他的人格尊严,非常尊重和赏识他,可见杰克逊也是一个懂得什么是尊严的人。他无私的帮助他人,尊重他人,看重人品值得我们学习。

  9.杰克逊大叔没有看错,二十多年后,这个年轻人果然取得了具大的成功(齐读最后一段)

  这个年轻人是谁?他为什么能从一无所有到拥有了一笔让所有美国人都羡慕的财富?

  (一个人有尊严必然会得到别人的信任与尊重,拥有尊严这笔精神财富,这为他日后创造物质财富奠定了基础,可见尊严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它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三、课堂延展,总结全文:

  1.读资料,谈感想

  2.推荐图书《勇敢的人--哈默传》。

  3.总结全文

  从小要有自尊心,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有尊严。

  4.读名言

  板书设计:

  尊严

  年轻人

  杰克逊

  赞赏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chuxi/4160363.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