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

《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1

  一、教材分析:

  二氧化碳作为气态化合物对于学生而言并不陌生。无论呼入的新鲜空气还是呼出的浊气中都含有二氧化碳。虽然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有了一些二氧化碳的知识,但都是零散的、不成系统的。通过这节教学,将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与前面的物质学习联系起来,织成知识网。通过本节的学习,完善并提高学生对二氧化碳在自然界、在生命活动中作用的认识。在氧气、氢气后学习二氧化碳,从学习程序来说对学生并不陌生。如学习物质从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入手,到物质的用途学习。物理性质主要学习色、味、态、溶解性、密度、熔沸点等内容。二氧化碳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物质。教学中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利用其熟悉的知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信心,挖掘学生的主动性进行学习。此节教学的重点是二氧化碳的性质知识的教学。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化学实验对学生形成知识的重要作用。实验探究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均有重要作用。本节知识的教学难度不大,多数内容都为学生比较熟悉的内容,或在小学自然、初中生物学科中已经接触过的知识。教学中应充分意识到这一点选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二氧化碳,掌握其重要的化学性质。了解其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2、懂得设计实验来验证物质的性质的方法。

  3、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对实验现象描述、分析、比较、归纳,体会化学实验时研究化学的重要手段。

  2、 通过对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的探究,增强问题意识及提高设计实验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二氧化碳的学习,体验到二氧化碳与人类生产和生活关系密切,从而体会到学习化学可以指导我们安全、健康的生活。

  2、逐步确立“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的辩证关系

  三、重点、难点:

  重点:CO2的化学性质 难点:CO2与水的反应的分析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曾经有这样一篇报道,某农村一户农民挖了一口井,约十四、五米,因民工施工时在井下烧火照明,而家人不知。一日,其大女儿想看看井下是否有水,于是沿梯而下,结果很久不见动静,上面的二女儿及邻居一个男孩亦跟下去,结果三人身亡于井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悲剧呢?学完本节课的内容,上述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板书】 第三节 二氧化碳的性质

  【展示】将已收集好的二氧化碳的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

  【提问】通过观察,你可得出二氧化碳的那些性质?

  【板书】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可溶于水(完成实验后补充的内容)

  加压降温形成白色固体,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能升华。

  【实验一】在大烧杯中放置一个铁皮架,架上固定两只点燃的蜡烛,通过喇叭形纸筒将一瓶二氧化碳向烧杯中倾倒。

  【学生活动】观察实验,完成导学案中的实验一

  【归纳总结】实验现象: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

  实验结论:(1)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2)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板书】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还不能供给呼吸

  【实验二】(1)取两只试管,分别加入少量紫色石蕊溶液,通过较长玻璃管向其中一只吹气(与另一只作比较),观察现象。

  (2)再将上述试管加热,又有什么现象?

  【学生活动】观察实验,完成导学案中的实验二。

  【归纳总结】实验现象:(1)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2)红色溶液又变成紫色

  【分析】二氧化碳可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紫色石蕊溶液在酸性溶液中显红色,碳酸不稳定,易分解,受热有气体逸出(CO2),红色溶液又恢复成紫色。

  《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板书】 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CO2+H2O ==H2CO3 H2CO3== H2O + CO2

  【实验三】取一只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通过较长玻璃管往石灰水里吹气,有什么现象?

  【学生活动】两名学生在讲台上演示实验,其余同学观察实验,完成导学案中的实验三。

  【归纳总结】实验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板书】 3、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钙沉淀

  Ca(OH)2 + CO2==CaCO3 + H2O——————检验CO2

  【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性质决定用途,那么二氧化碳有什么用途呢?

  【板书】三、二氧化碳的用途:(与性质对应)

  1、 人工降雨 2、灭火 3、制碳酸饮料 4、化工产品

  【回应课前的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悲剧呢?

  【学生回答】井下烧火照明时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一直存在井底,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造成悲剧。

  【讲述】通过对二氧化碳的学习,我们知道二氧化碳与人类生产和生活关系密切,学习化学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可以指导我们安全、健康的生活。

  五、板书设计: 第三节 二氧化碳的性质

  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

  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还不能供给呼吸

  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 CO2+H2O ==H2CO3 H2CO3== H2O + CO2

  《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 3、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钙沉淀

  Ca(OH)2+ CO2==CaCO3 + H2O

  三、二氧化碳的用途:

  1、 人工降雨 2、灭火 3、制碳酸饮料 4、化工产品

  六、作业布置:小练习册43、44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dang/347727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