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道路作文

道路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精华】道路作文汇总6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道路作文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道路作文 篇1

  不知从何时开始,社会产生了一种叫做“靠关系”的风气。

  我认识一位同学,他成绩平平,却总爱耍酷,成天嚷着要找某某打架。一天,他在我们面前炫耀着:“我成绩不好也照样可以上重点中学!”我们不解地询问他原因,他得意扬扬地回答:“我爸爸认识省教育局局长,只要跟他打声招呼,我想上哪儿都可以!”

  有了关系,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得到与那些竭尽全力的人相同的待遇。

  学校计划要分班,老师于是警告我们:要想继续呆在这个班的话,必须要在全年级120名之前,否则就会被分出去。到时候你就算认识校长也没用了!是啊,现在这个班上的人,多少都是有来历的啊!某某的父母是教师;某某的父母在某地当官;某某的父母认识某位老师或某位高官……

  我想逃离这个”靠关系“的铁网,然而事实告诉我这是不可能的:

  医院里有一位只能靠输送氧气维持生命的老奶奶。她的家属想请本院的急救车将她运回去,司机们却死活不肯答应。这时,其中一位家属突然想到自己的一个朋友认识本院的一名急救车司机,他于是马上就去请朋友帮忙了。终于,这名司机破例将病人送回了家。

  人就连在生死垂危的时候也要靠关系!

  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这么幸运,他们所接触的人,或许都只是平凡到极点的。于是他们又想出了另外一个方法:送礼。这种做法对双方都是有利的:接受礼品的这方只需要一个口令就可以满足送礼这方的意愿,而送礼这方只许出点钱就可以达到自己的欲望。面对这么一场交易,有多少人不会心动呢?

  现在政府每天宣扬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哼!我看是关系道路,势力道路。

道路作文 篇2

  记得二十多年前与一位梅兰芳的几十年老友谈天,他告诉我,“你没有看见梅先生盛年时的戏,真是可惜。”他还为我形容了二十多岁的梅兰芳在台上的形象、声音、风度,虽然他说了许多,但我依旧无法获得一个完整的印象。不过我懂得他的意思。

  我自己是在三十年代才开始偶尔看梅的戏的,当时梅已经四十岁左右了。能比较集中、大量地观摩梅的舞台艺术,还是五十年代的事。和旧有的印象相比:就有很大的变化。这样,我可以想像二十岁的梅的戏或将是怎样一种样子。几十年的舞台实践,他是怎样走过来的,也是可以追寻的。虽然不够准确,我想还是可以借用一句老话来加以概括:由绚烂归于平淡。不只是梅,我想每一位有高度成就的表演艺术家都有相同的经历。

  对平淡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它是更加深入、凝炼、自如的一种境界,这一切又都是在传统的规范程式中出现的。它决不是简化、枯干,或通常所说的“偷工减料”。它有所删节,但删去的是多余的繁枝剩叶;更多的则是丰富,而丰富的是内在的东西,不容易捕捉,却更易为观众所接受。到了这个境界,演员就不再是用一招一式、一个身段、一句唱腔来打动观众;他用的是整个角色的人格力量,还有什么比这更有力的艺术手段呢?没有了。

  我有一种奇特的经验,每次看梅的《宇宙锋》,在一句“小姐出堂”之后,赵女上场了,念完“杜鹃枝头注,血泪暗悲啼”的引子,走过来在赵高身边坐下。这里几乎没有任何特别的身段,也没有特殊的表情,但只是这一坐,我觉得作为一个观众,就已经得到了最大的满足。赵女的身份、气度、精神状态……这一切,都中人欲醉地传达给了观众。这里,从形式上学习是无效的,不论怎样用功的学生,用笔记本记下了先生的全部舞台地位、步法、身段,都无效。同样,“老爹爹……”四句唱也是地道的老腔老调,没有任何花腔、卖弄,但同样也是使人听了如饮醇醪。这是很奇怪的经验,看起来似乎颇为玄妙,但它使我时时记起,不易忘记。

  《宇宙锋》是梅最喜欢的剧目,琢磨了几十年,改动了若干次。晚年的演出与早年是很不一样了。但我想那出场、引子和四句唱是没有多少变化的。变的是角色的份量,在他的晚年,这就已达到了无比醇厚的地步。

  这就提醒人们,作为学生,向大师学习,不但有一个学习范本问题,还有个学习方法问题。

  我们无法知道梅在二十岁前后的舞台面貌了,虽然还可以看到一些旧照片,听到一些旧唱片。不过我们可以想像大师在最初起步以后的状况。也许没有后来那么成熟,但自有一种青春的活力。就像我们赏鉴古色斑斓的周鼎商彝时必须懂得它原是金光闪烁的。只有如此,才能明白它曾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与此相关,就是应该采用怎样的学习方法,确是值得注意的。

  从梅门弟子的演出中,可以看出一种有意思的现象。她们都有不同的学习过程,不同的年岁、经历与不同的表现。只要不是懒汉与低能,艺术修养总是与年俱进的,到了一定的“火候”,总会结合自己的条件、体会,显示出某种自己的面貌,虽然她们演的都是梅派戏,也都遵循着先生的路子。从描红、临帖到有了自己的面貌,是一个艰难漫长的过程,每一位受到尊重的表演艺术家都要走过这样的道路,谁都绕不过去。

  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有一首是:“梨园爨本募谁修,亦是风花一代愁。我替尊前深惋惜,文人珠玉女儿喉。”

  龚自珍很不满意胡乱纂改作家作品的人,深寄同情于剧作者与演员。虽然不免有点保宁的味道,但他的呼吁还是值得听取的,也应当给以正确的理解。在这里,象梅兰芳这样的艺术大师倾注毕生心力创造的表演艺术遗产,也应该像作家的名作一样,必须尊重,不允许粗暴的窜改,同时也应该正确地学习、继承、发展,不应采取教条主义的态度。

  龚自珍在将近两百年前所表现的观点,对作家和演员给以同等的地位,也是十分难得的。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daolu/403491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