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有趣的对联

对联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对联有的气势磅礴,有的婉约纤巧;有的含蓄凝练,有的晓畅明达;是我国文学花园里的奇葩。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有趣的对联,欢迎大家参考!
 

  【有趣的对联】

  上联:孙悟空,金箍棒,能长能短。

  下联:花果山,水帘洞,又温又暖。

  上联:二三四五;

  下联:六七八九。

  横批:缺衣(一)少食(十)

  上联:懒学生不读书举头数屋檐一二三四五专等吃中饭;

  下联:穷先生难讲解低首算供膳六七八九十谁家有好菜。

  上联:不典不经格外文章圈外句;

  下联:半真半假水中明月镜中天。

  上联:养猪大如山老鼠,只只死;

  下联: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

  横披:人多病少财富

  上联:一人为大,二人为天,天大人情,人情大过天

  下联:一十为土,二十为王,王土天下,天下土多王

  上联:拆东墙,补西墙,拆墙补墙墙补墙

  下联:挣大钱,花小钱,挣钱花钱钱生钱

  上联:挣钱易,易挣钱,钱易挣,挣役钱

  下联:吃饭快,快吃饭,饭快吃,吃快饭

  上联:普天同庆,庆的自然,庆庆庆,当庆庆,当庆当庆当当庆。

  下联:举国若狂,狂到极点,狂狂狂,懂狂狂,懂狂懂狂懂狂懂。

  上联:扒扒扒,扒扒扒,扒扒扒,扒到龙门三级浪。

  下联:唱唱唱,唱唱唱,唱唱唱,唱出仙姬七姐歌。

  上联:高高下下树;叮叮咚咚泉。

  下联: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

  上联:红面关 黑面张 白面子龙 面面护着刘先生

  下联:奸心曹 雄心瑜 阴心董卓 心心夺取汉江山

  上联: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

  下联:活人死人活死人,有气没气

  上联:望天空,空望天,天天有空望空天

  下联:求人难,难求人,人人逢难求人难

  1、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喜书门联,但每次刚刚张贴就被别人偷走,某年除夕,他想出了一个防“贼”的妙法:在门楹上贴出这样一副对联:

  福无双至

  祸不单行

  偷联的人到王宅前一看,都摇头而去。初一清晨,王羲之又在上下联尾各续三字,遂成意义全新一幅佳作:

  福无双至今朝至

  祸不单行昨夜行

  这则传说的“本事”显然是不可信的`——因为到五代时才出现第一副春联。但故事很有趣,对联亦不乏有艺术性,颇值一赏。

  2、北宋文学家王禹偁幼时家贫,放学后常帮大人磨面。12岁那年,一位师爷命他以磨面为题做联一副,王禹偁即道:

  但取心中正

  无愁眼下迟

  当地太守设宴时即席出句征对:

  鹦鹉能言难似凤

  满座宾客对答不出,次日消息传开。王禹偁知道后,当即对出下句:

  蜘蛛虽巧不如蚕

  3、宋人吕蒙正对当时严重的贫富不均现象愤愤不平。某年春节,一位穷苦人请他代写一副春联,吕写道:

  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

  横额:南北

  春联贴出后引来了无数人围观。众人始觉其“怪”,继称其“妙”。这副春联妙就妙在它的“联外之意”:上联缺“一”,下联少“十”,正是“缺衣少食”的谐音:横批“南北”亦即意味着“没有东西”。作者以独特的修辞手法写尽了穷人的生存窘相。

  4、宋代词人晏殊路过扬州时在大明寺里小憩,无意间看见壁上所书的一首诗很不错,经打问知道作者是当地人王琪,便请王来一起用饭。饭后二人在池边散步,其时正值遍地落红的春末,晏殊说:“有时想起一个佳句,比如我曾做出过这么一句:‘无可奈何花落去’,至今也没想出下联。”王琪应声说:“似曾相识燕归来。”不久,这一联句被晏殊写入他的词《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遂成千古名句。

  5、北宋名相寇准与众友同游郊外,即景乘兴出句求对:

  水底月为天上月

  众友无句答对,杨大年刚好赶到,对曰:

  眼中人是面前人

  众友皆齐声喝彩。

  6、宋人刘贡父善属对,王安石出句试之:

  三代夏商周

  刘对曰:

  四诗风雅颂

  王安石拍手叫好:“此天造地设也!”对句的妙处在于以“四诗”概括“风雅颂”:因为《诗经》中的“雅”诗又可分为“大雅”和“小雅”,与“风”、“颂”合起来恰成“四诗”。

  7、梅尧臣以诗知名,但浮沉三十年而不得重用。到了晚年,他应欧阳修之邀参加《唐书》的修撰。成稿之后还未上呈皇帝,梅就病故了,士大夫们莫不叹惜。先前梅尧臣受命修《唐书》时,曾对他的妻子刁氏说:

  吾之修书,亦可谓猢狲入布袋矣

  刁氏笑道:

  君于仕宦,又何异鲇鱼上竹竿耶

  虽是夫妻日常对话,却自然成联,闻者皆称善对。

  8、苏轼(号东坡)与黄庭坚于松下走棋,阵风吹来,松子掉落棋盘,东坡即景出句:

  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

  黄庭坚对曰:

  柳边垂钓,柳丝常伴钓丝悬

  9、苏轼一向恃才傲物,宰相王安石很器重苏的才学,但又觉得该杀杀他的傲气,有一年的正月和十二月都有立春,八月又是一个闰月,王安石即以此为题出了上联要苏轼答对:

  一岁二春双八月,人间两度春秋

  苏轼苦思多日,终不能对出。直到几百年后才有一位无名氏勉强对出了下联(宽对):

  六旬花甲再周天,世上重逢甲子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duilian/2343135.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