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纪念、题咏、嵌典朱元璋对联

对联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一统江山明社稷;

  四书精典宋圣贤。

  ——佚名撰朱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下联典指南宋朝时期的朱熹,曾注《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称《四书集注》。

朱皇亲封龙庆景;

  国师讨来种香菇。

  ——佚名撰浙江省庆元、龙泉、景宁三县(浙南山区)大小菇神庙联

  元明时期,是香菇文化的发展时期。初期,处州人刘伯温带香菇进献皇帝,受到明太祖称赞,因而有“朱皇亲封龙庆景;国师讨来种香菇。”的传说,相传至今。香菇成为贡品以后,促进了菇业发展。菇神信仰中除了五显神、吴三公,增加了刘伯温。元·大德年间西洋一带菇民在吴三公生前菇棚遗址建庙纪念吴三公,明·万历三年(1574年)明神宗敕封吴三公父子兄弟等十二位为判府相公后,菇民在原址重建,改称吴判府庙。这个记载证实了《庆元县志》吴判府庙中“神姓吴”指的就是吴三公,也说明奉吴三公为菇神得到官方的承认。据《菇业备要全书》中的《朽木产菇章》,叶耀廷先生又旁注“字眼古人笙歌”。《古人笙歌》是唱古人的,从田氏兄弟唱到陈法清、十四夫人和方卿,又从包公唱到唐传、杨家将。然后才是说到香菇的《出门踏樯章》。杨家将唱完唱《出门踏樯章》,中间有十二句过渡段。唱刘伯温国师奏明皇洪武钦赐龙庆景独放香菇,这就是大小菇神庙这副楹联的来历。菇山神位和龙庆景菇民家里香火榜中必有刘国师、吴三公之原因也在此。笔者称它为《香菇笙歌》的序歌。为了保持歌谣原貌,都保留《菇业备要全书》中分章的原来名称,山歌的总题目采用龙泉人使用的称呼:《香菇歌》或《香菇笙歌》。此联是说“明太祖朱元璋奠都金陵,因久旱求雨而食素。刘伯温以菇进献太祖,太祖尝之甚喜,旨令每岁置备若干。刘伯温系处州人,顾念龙、庆、景三县山多田少,地瘠民贫,乘间奏请太祖,以种香菇为三县之专利,他县人不得经营此业”(民国初年叶耀庭《菇业备要》)。可见三县规模栽培香菇已有相当长的历史,并且成为三县农民以赖谋生的主产业,从而有了“菇民之乡”的称谓。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duilian/520166.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