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苏东坡传的读书笔记摘抄

读书笔记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苏东坡传》中讲述苏东坡是一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下面给大家整理了苏东坡传的读书笔记,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苏东坡传的读书笔记摘抄

  苏东坡传的读书笔记1

  苏东坡,一个世人皆知的名字,而在我看了林语堂写的《苏东坡传》我才觉得我所了解的不过是苏东坡的一些基本情况和简单的生平罢了,而林语堂所了解的是苏东坡的一生乃至他的思想灵魂,这么说一点也不夸张。

  从第一次读苏东坡的诗词开始,我便被这个谜一样的大文豪给吸引了。他将至情融化为笔端流畅的华彩;他用豁达凝练成笔上洒脱的旋律;他将痛楚压抑成意识奔涌的篇章。总之,他的作品里总是饱含着情思,总是充溢着豁达,总是蕴藏着深沉。自此我便对这位乐天派大诗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查阅了一些他的资料,找来了一些他的作品阅读,尽管有些我不明白,但这并不影响我对他的喜爱。

  读了林语堂写的《苏东坡传》后,我又了解到了一个不同的苏东坡,对有着一身传奇经历的苏东坡更是添了几分喜爱与敬仰。

  我敬仰苏东坡是因为他有着无可比拟的才华。一说起苏东坡,就不能不提他“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诗才了。他的诗,有激昂豪迈的、有深情款款的、有清新雅致的、有饱含人生哲理的……苏东坡的作品能使历代人人爱读,而不为短暂的文学风尚掩没,甚至历久弥新,是因为他的作品中流露出他的本性,他写作除了自得其乐外,别无理由。然而,如今人们爱读他的诗文,也别无理由,只是因为他写得美,写得遒健朴茂,字字自心肺间流出。从苏东坡的笔端我们能听到人类情感之弦的振动,有喜悦,有愉快,有梦幻的觉醒,有顺从的忍受。透过苏东坡,我仿佛能够触碰到中国文人飘起的衣襟,我好像能够聆听到中国文化舒缓的脉动。

  我喜爱苏东坡,是因为他有着豁达乐观的胸襟和积极处世的态度。苏东坡异常坎坷的一生,也是豁达乐观的一生,纵然经历“乌台诗案”,宦海沉浮,然直面挫折,化解痛苦。在苏东坡的一生中,似乎没有什么是可以真正使他止步不前,有所畏惧的,他不忮不求,随时随地吟诗作赋,批评臧否,纯然表达心之所感,至于会招致何后果,与自己有何利害,则一概置之度外。如此积极乐观之人,难怪林语堂会如此评价他:“他的一生载歌载舞,深得其乐,忧患来临,一笑置之。”正是因为苏东坡人格中那种豁达乐观的一面,他的诗词才会如此奔放灵动,豪迈不羁。他那种身处逆境却始终保持“成固欣然,败亦可喜”的超然态度,像他的诗词文章一样千载有余情!经万古流不尽!

  我赞美苏东坡,是因为他有着至情至性的品格。苏东坡一生交友无数,知己遍天下。兄弟对他情深厚重,妻子对他关爱有加。他对亲人、朋友更是有着深厚的情义。我赞美苏东坡,是因为他有着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仅在美食方面,就有轶事、传说数桩。苏东坡爱好游山玩水,吟诗作文,还常饮酒作乐,生活十分惬意!

  诚如林语堂所言: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心灵的喜悦,是他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苏东坡的一切精神和思想,都将如同他的诗词一样永垂千古!

  在《苏东坡传》中,作者林语堂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不一样的苏东坡,一个与世人眼中不同的苏东坡,一个政绩卓著、爱民如子、文韬武略兼备的苏东坡,一个虽累遭打击而乐观情怀不变的苏东坡。岁月失于道路,命运困于党争,生活寄于风雨,襟怀奉于苍生,正是他大江东去,波澜壮阔的一生!

  苏东坡传的读书笔记2

  看一代国学大师林语堂,如何描写苏东坡,当你把张振玉翻译的这本书看完,估计也就差不多是个东坡迷了。他笔下的苏东坡是何样的呢?

  天生聪慧,文采斐然。苏家三人,父亲苏洵,儿子苏轼和苏辙,后人称为三苏。一家皆以文坛奇才而知名于世。三苏中苏东坡最为突出。东坡才气纵横,21岁中进士,且性格较外向洒脱,在传记中,诗稿书信颇为丰盛,在进京入职路上,三峡巫峡风光有他的诗稿三四篇,后期一路任职一路身不由己的坎坷经历,以及他的心路历程都从他的诗稿和书信中表露出来。他对妻子的情思,对弟弟苏辙的感情,对友人的爱,对时政的观点,,都在他的诗集中展现出来。一千多年后,我们常朗朗上口的有很多,比如:思念亡妻的词“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描写杭州的诗“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写给思念弟弟的诗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爱好广泛。他闲时钓鱼,画画,研究中草药,研究饭菜,我们知道的有东坡肉,东坡肘子等等,被贬到广西时候因为喜欢桂酒,他研究制作桂酒,到海南无事可做时研究制作墨,请求退隐期间研究道家瑜伽学问,还制作丹药。当然,这些都是他的业余爱好,所以不专业,据说他酿的桂酒,友人喝过有闹肚子的。他儿子说在海南制墨差点把草棚点着烧了。

  正直善良,爱护百姓。东坡一生大大小小的官做过不少,在做地方官时做了很多实事。在徐州任职期间,治理黄河抢救城池,修改不合理法令。在他52岁时候到杭州任浙西军区钤辖兼杭州太守时,政绩斐然,建医院,修建西湖,疏浚盐道,稳定谷价,他建立了中国最早的公立医院~安乐坊,后迁到西湖边上改名安济坊。西湖的苏堤就是当时他最初修建出来的。

  最后该说说的他的性格了,他与弟弟性格有很大不同,弟弟子由低调谨慎,因此仕途还算平稳一些。而他直爽乐观豁达,遇到不合理看不惯的事情,就像嘴里有了苍蝇不吐不快,因此得罪不少小人和政见不同的人,导致后期生活动荡不安,曾被入监审讯,屡次被贬流放,一家二三十口子人跟着他奔波劳累。但他做事只对事不对人,即使面对将他迫害,将他贬到海南荒蛮之地的政敌,面对那人的失势流放,他也是用慈悲的胸怀关怀之语气回信。他又很乐观,在无官可做无俸禄可领的幽居日子,他开垦一片田地自给自足,号称东坡居士,称陶渊明之生活,他与百姓和谐相处其乐融融。曾作诗云“去年东坡拾瓦砾,自种黄桑三百尺”,百姓爱戴他喜欢他,在他困难之时为他盖房,给他吃食,给他酒喝。朋友因仰慕他的才华及人品,帮衬他陪着他,一起度过一个个凄苦岁月。

  古代的人长寿真不易,疾病饥饿都时时考验着人类的承受能力。苏东坡妻子先后早他离去,小他26岁的小妾朝云,也在三十多岁得痢疾病逝,而他,终于得赦时,又是从海南到京都一路旅途劳累最终染病不愈,享年64岁,病逝于常州。他就这么去了,25年后,北宋亡。

  他的一生印证了一个道理,人的生活也就是心灵的生活,这种力量形成人的事业人品,与生俱来,而生活中之遭遇显示其形态。他的浩然正气,心灵的喜悦,思想的快乐,是东坡迷们对其才华之外的另类迷恋。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dushubiji/144104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