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现代课程论的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教育的理想与现实》中第一章就是关于课程的问题,从来没有过的思考,看得很模糊。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现代课程论的读书笔记,希望对你有帮助。

  现代课程论的读书笔记一

  在“了解性”听课中发现我们的教师有很多很好的做法,其实可以作为课程来研究。所以有了研究课程的冲动,找来了钟启泉的《现代课程论》,翻看几页,感觉很深。阅读就是一种挑战,慢慢穿越,一定有所收获。

  课程不是单纯的知识、技能的堆积,它还包括了教师组织指导下的学生的活动。学生有计划地掌握一定的系统的知识、技能,在解决各种问题的同时,发展起一定的能力、习惯和态度,例如,通过说话、记叙、报告,发展表达能力;通过事物的系统观察,发展观察能力。这就是说,课程是由知识、技能及与之相应的学生的活动组成的。

  有必要授予学生明确的、系统的基础知识、技能,以便使学生自己学会灵活地应用这些知识、技能。这样,就得从许多知识、技能中,选择真正的基础知识、技能,并据以构成课程。

  正式的课程的形成,大体是在19世纪以后。在此之前,严格意义上的课程是不存在。课程形成历史是比较新的,但构成课程之基础的学科本身的历史却古老的,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代。

  德国合科教学的三种形态:

  第一类:以奥托的合科教学为代表的课程。他抨击在规定的课时内向学生灌输一定的教材的传统教学法,主张按照学生兴趣、爱好,组织学习一定的课题,教师作适当的辅导。

  第二类:以莱比锡计划为代表的小学低年级的合科教学。这个方案分两部分,一部分是有计划的练习——读、写、算、体育;一部分是以乡土科的真观教学为内容的合科教学。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以后者为核心,有机地组合其他内容的。

  第三类,拜恩州纽伦堡学校展开的小学合科教学。这一思想的代表人物是塞茨,他在1926年提出“教学转轨论”

  塞茨的“教学转轨论”,他在肯定科学的价值的同时,注重“心”的问题。他认为,人是一个完整的人,单纯地灌输知识是不行的,应当提高人的本来的创造性。因此,他主张“教学转轨论”。亦即,教学不能仅仅以传递知识为目的,还必须追求心灵的世界,就是说,教学必须“转轨”。

  塞茨认为:“意义的发现”比之事物的科学描术更重要,从而构想了超越分科框架域的合科教学,构成此种合科的中心的是“集结作业”。他把小学1——3年级、4——6六年级、7——8年级分别作业第一、二、三阶段。

  第一阶段的课程,用朴素的方法,让学生学习能够体验的环境。具体地说,以儿童在家庭、学校及乡土环境中的生活,构成“集结作业”;第二阶段,儿童的环境有了拓展,随之而来的是儿童的意识发展起来,“自我”表现出来。作为“集结作业”,是让儿童了解广阔的世界、往昔的时代、他人及自然与自我的关系等。第三阶段,以“自我”为基础的世界的形成成为中心。

  集结作业的三个阶段中应当掌握的能力和技能,主要是:1.必须是从教学的整体中产生的;2.必须是以体验整体——教学总是要求客观世界与自我的融合——为基础的;3.不得从外部赐与。

  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种合科教学可以称之为“整体教学”。

  现代课程论的读书笔记二

  正确运用理性寻求真理”的方法———对外部秩序的信念以及对秩序的充分反思必须以一种我们可以理解的方式和精确的实证观察来表达。

  笛卡儿为指导理性追寻真理设计了四种方法论规则。

  规则之一:只接受那些“清晰而显然地”呈现于心灵面前而自明的真理.:

  规则之二:将每一困难之处“分成尽可能多的部分”以寻找更容易的解决办法。

  规则之三:“以有序的风格思维”,像几何学家一样沿着“推理的长带”逐步推进,从“最简单和最易于理解的”出发过渡到更为复杂的原理。

  规则之四:复习前面所有的内容以“‘确信没有遗漏任何东西”.

  从课程的角度来看这些规则的有趣之点在于:

  (1)它们与现代主义“科学方法”以及泰勒模式的接近;

  (2)规则自身对数学尤其是欧几里德数学思想的忠诚。提倡清晰的定义、简化的方法论和仔细的评价,笛卡儿为今日学校所运用的课程方法论提供了总体基础—从感知上良好的方法论转向经验上有效的方法论。

  从课程的角度来看笛卡儿方法的第二个要点可以明显地看出它与欧儿里德几何推断之间的联系,尤其在第一条和第三条规则之中有所体现。“清晰而显然”的真理是自明的几何原理的直接体现。笛精儿“逐步推进的·…推理长带”是欧几里德论证中所用的演绎步骤。

  笛卡儿的方法中存在着对外在现实的假设——现实是由理性的、几何的、无法欺骗的上帝所决定的,而且不受个人思考和活动的影响。外部和个人内部二者之间的类别分离。

  事实上,笛卡儿甚至强调将现实分解为主要和次要特征。主要特征本质上是数学的和客观的,指的是那些尺寸、形状、动作和位置的特点。次要特征从属于主要特征而且较少具有“真实性’‘(因为它们是主观的),指的是那些通过感觉认识到的特点—颜色、气味、味道、质地、声音。

  笛卡儿倡导的客观从主观中的分离使人类—至少就其感觉而言—变成了次要特征的集合体。个人感情、直觉和经验不是知识的来源,,知识来自“外部”——是不动的、不变的——存在于自然法则之中。知识可以被发现,但不能被创造——这一系统是封闭的。笛卡儿赋予现代主义思想的是一种发现预先存在的世界的方法,而不是面对形成中的演变的'世界的方法。因此笛卡儿的方法论的作用也是有限的。

  法国的后结构主义者塞利利用隐喻对笛卡儿的方法论进行了评论。认为笛卡儿的方法论是独x者,他们通过不允许对自己有任何超越而将死错误,科学理性成为至高无上的法则。

  牛顿稳定的宇宙观: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dushubiji/2130675.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