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反脆弱》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反脆弱》读书笔记

《反脆弱》读书笔记1

  书的作者是塔勒布,属于当今十分有名的思想家,《黑天鹅》、《随机漫步的傻瓜》都是十分有名的畅销书,里面的观点非常具有冲击性,当然,收获也很大。

  而这一本《反脆弱》亦然。

  世界是脆弱的,充满着随机性,也就对应着不可预测。

  脆弱的阐述,让人想起来另一本畅销书《崩溃》(也是读起来,满满的恐惧和收获感)。

  脆弱的方面,不是不受伤,不是保持不变,都是在风险中保全自我,如果有可能再来一个反手一击,撤退中的冒进。

  如果仅仅是陷入不可知论而无法自拔的话,那只能说明未能得到精髓,需要多看几遍,通过认真的去分析书中的案例,进行理解、消化。

  世界更像生物体的存在,具备良好的反脆弱性,所发生的事情更是因果关系不清晰。

  书中的杠铃策略,给出了解决之道,或者说更好的应对方式。

  在杠铃两头均给予重视,提前进行准备。摸索出符合自然规律的模型。在有限损失和无限收益之间,必然有些平衡。

  或者说,试着将线性的作用分解成为非线性的作用,从大到小,分化瓦解。

  世界本身不希望我们去了解它,实际的内涵或许是因为我们无法真正的去了解,这应该属于不确定性和不对称的表现。

  当然,而世界并没有将口子全部封死,留下了很多的可选择。如此就要求我们,更好的去进行甄别,找到更加适合自己的杠铃策略,达成自己诸多方面的平衡。

  读书是为了提升自我,有些书还是需要多看几遍,比如说《反脆弱》。

《反脆弱》读书笔记2

  今天,我在“得到”APP听了一本书,因为这本书的内容实在太喜欢了,听了大约有六七遍。

  这本书就是《反脆弱》。作者是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被评为这个时代最伟大的思想者之一,拆书读书人是《好好学习》的作者成甲老师。

  喜欢读书,也喜欢听书。想要了解人类智慧,捷径就是读书。宋代第三个皇帝赵恒《励学篇》的名句是:“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车马多如簇。”

  读书这么好,可是现在的书籍多到我们几辈子都读不完。那么用二三十分钟听厉害的人帮你拆书就是很好的选择。Ta们会帮你梳理整本书的脉络,逻辑,讲述重点内容和自己的见解。当然,短短的二十几分种并不能涵盖一本书所有的内容,所以如果听完很喜欢的话,就可以买回来细细品读。

  最大的好处就是节省了时间,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迅速找到自己喜欢的书,还可以对照别人的解读,极大得优化了自己的读书时间。

  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也买了几本书,比如梁冬老师的《处处见生机》,一行禅师的《正念的奇迹》和今天刚买的《反脆弱》。

  01关于意外

  《反脆弱》是一本“雪中送炭”的好书,解决了我最近的困扰。这个困扰就是“如何对待意外。”

  前几天我的文章中也或多或少地涉及到了面对意外的这个话题。比如《80后的困局》,《出苦力的人啊,向你们致敬》,《你身边有年轻人得白血病吗?》。

  为什么我这么关注意外,因为我深深体会到了意外的威力。因为意外,我曾经摊上了官司,赔付巨额费用。这让我穷困潦倒,外债缠身,苦闷压抑。那时是20xx年,我当时想世界末日如果是真的多好;因为意外,我滑雪骨折,左肱骨骨折,术后输血,高烧,过敏,痛不欲生,又是一笔巨额医药费。

  曾经的我,敢玩迪士尼和欢乐谷里所有最危险的游戏,而如今的我,甚至都不敢独自出门。架着手臂,怕摔倒,也怕被别人碰到。我似乎变成了一个胆小鬼,感觉自己很脆弱,再经不起什么意外了。坦白地说,意外没有让我变得更坚强,却让我变得更小心谨慎了。当然,从某种意义上看,这也许并不是坏事。

  “小心驶得万年船”和“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说的就是要对意外有敬畏之心。

  02对待意外

  正如前文我说,面对意外我没有更坚强,反而感觉很脆弱。但是很多朋友又觉得我还是比较坚强的,直到看到《反脆弱》提到的一个观点我才明白这是什么原因。原来脆弱的反义词并不是“坚强”,而是“反脆弱”。

  “反脆弱”这个词是作者创造出来的,意思是“我们设计的生活模式,应当在各种意外发生之后,不但不会在风险中受损,反而还能获得额外的收益。”这也是我为什么会听这么多遍本书音频的原因。因为我迫切希望学到“反脆弱”的这个能力。

  关于建立“反脆弱”系统,有三个步骤。

  “第一步,减少不利因素来降低脆弱性。

  第二步,特别关注杠铃策略,就是杠铃两边极好或极坏的事情。

  第三步,主动理性试错。”

  当然,这只是这本书内容很少的一部分。这本宏大,涵盖广的书籍,我会再细细阅读学习。音频我听了六七遍,相信这本书我会读更多遍。

  最后感谢罗辑思维,“得到”APP,成甲老师。即使相见恨晚,这本书我还是遇到了,也推荐给大家。意外无处不在,我们要做好准备。

《反脆弱》读书笔记3

  “那些杀不死我的,终将使我变得更强大。”——尼采

  新年伊始,磕磕绊绊将这部网红大部头《反脆弱》阅读完毕,也有了第一篇读书笔记。不得不说,这是一本有点难啃,但同时又会激发许多新鲜想法的书。书中的语言偏逻辑和哲学,知识体系也横跨了许多领域。稍一走神,就很容易跟不上作者的思维飞行。

  首先来说说作者,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一位在学界和金融街都有点传奇色彩的人物。曾因成功预测金融危机而名声大噪,出版过广为人知的《黑天鹅》、《随机漫步的傻瓜》。也有人称他为“最令人敬畏的风险管理者”、“这个时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

  很多人理解世界的运作是建立在可预测和可假设的状态下,并进行理性的决策。而塔勒布却提出,不确定性和无法定义的事物才是正常的,那些号称可以预测的,都是骗子。这句话,实际上会让经济学者、金融分析师、政客们等诸多群体感到心塞。

  当然,作者确实杠精了一些,也啰嗦了一些,但这些都不能阻止他写出了一部值得翻上几遍的好书。

  01、不确定性无处不在

  在现代化的生活中,很多人喜欢谈论风险,谈论预测,也谈论机会成本。但同时,人们却对不确定性的东西感到恐惧,有时候会像鸵鸟一样盲目而无知。精英主义高人一等的思维在于,他们总以为可以比别人多一点天赋和能力,反应速度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也会比别人多哪怕一秒钟。在金融市场,割韭菜的道理,也是一样的。

  但在塔勒布看来,“长并不会比出租车司机更快知道,有关战争什么时候爆发”。人们往往深陷在自己建立的系统之中,以为可以预知风险,并做出准备方案。

  实际上,没有人知道世界正在发生什么,或者将要发生什么。诚如黑天鹅事件一样,人们无法预知微小偶然却影响重大的事情。但黑天鹅却可以带领人们从一个社会断层,跨越到另一个社会断层。不确定性,可以让我们有理由去怀疑身处的组织体系、社会格局、文化传媒等灌输到头脑中的、所谓的“正确性”。

  02、发现“九头蛇怪”

  既然不确定性无处不在,塔勒布的主张会不会让我们进入混沌的状态。随机而散漫,难以自处,也难以往前走一步。答案,恰恰相反。发现脆弱的东西,发现不确定性,才有可能知道反脆弱的定义。书中提出,脆弱的东西喜欢稳定,反脆弱的东西喜欢波动。外界的环境越波动、越随机、越混乱,那么它就越会利用这种环境茁长成长。

  比如九头蛇怪,砍掉一个,重生两个。杀不死它的,让它更强大。诚如生命一般,外界的极端伤害可能会在局部上造成伤害,去阻止不了人类不断进化。读后感现代性和脆弱系统息息相关,身处温室的稳定环境太久,很容易滋生对变化的抗拒心态。人们以为通过干预,可以预测金融危机,以为可以减少环境破坏,但事情总是会向最糟糕的结果发展。

  实际上,个体的脆弱性可以衍生出反脆弱性。个体的失误也会为群体的反脆弱性的建立提供可能性。反脆弱性,可能是我们会忽略的存在。

  03、建立反脆弱思维

  知晓不确定性和脆弱性,是第一步。建立反脆弱性,或者培养类似的思维和认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则是第二步。

  塔勒布首先提出,就是不要让自己过度暴露在致命风险之中。从生活实践上看,比如不要让企业轻易冒险,不要横穿马路,不要吸毒等等。负向的生活知识,明确而容易被发现,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避免掉进这些坑里面。

  其次,用杠铃策略解决不确定性。这个定义也比较好理解。风险小的收益确定的事情,可以投入大量资源,而风险大收益高的也可以投入少量资源。

  杠铃策略教我们,确定自己的最大的损失,然后等待从不确定性中获得无限收益。比如莎士比亚炒房子才成就了自己大文豪的生活,人们花在业余时间上的技能反而帮助自己转型成功。这里的启示是,单一的专业,很有可能在未来无法存活。不如增强多元能力,提升个体的反脆弱性。

  最后一步就是理性的试错,一点点提高抗压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让损失留在可控的范围内。利用不确定性的关键,可能就是拥有选择权。拥有选择权可以规避不利风险和不利因素,在发现机遇时有能力准确捕获,将收益放到最大。

  04、让我们感谢错误

  《反脆弱》,不像是一部纯粹的风险决策书,更像是一部隐喻意味强烈的哲学著作。人们常见的现象、知识都可能囊括其中,塔勒布只是指出了一条反脆弱性的规律而已。

  我们可能感知到了世界的复杂和不确定性,也害怕风险的到来,毁灭着一切。也许,学会利用反脆弱的处事方式,可能会减少一些恐惧心,也可能会带来新的解决方案。感谢错误,拥抱变化,想想发生着的糟糕的事情,外部的伤害,正在教会我们做什么。偶尔切换下固定的思维习惯,学一学领域之外的知识,不失为一种全新的成长。

  我相信,每个人读塔勒布的书,都会有不一样的启发。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dushubiji/2680651.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