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眼见为实读书笔记(2)

读书笔记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三)过滤

  不用过滤词,小说情景才会让读者感觉更有现场感。少用“他注意到”或“他看见”这样的过滤词。

技巧二:比喻

(一)

  比喻之所以能引起共鸣取决于被比较的两个事物外表的相似所表达出的抽象意义。

  注意避免使用“死亡隐喻”,即由于人们过于熟悉,以至于失去了其最初效果的比喻。例如“女人如玫瑰”

  明喻和隐喻都可以被延伸,即作者可以进一步呈现本体和喻体某些方面的相似之处。

  较平常的比喻手法是将较小或较普通的意象比作较庞大或更有意义的意象。

(二)

  如果隐喻过于为人熟知,那么它就成为一个抽象概念,而不再是用来打比方的细节。另一方面,如果隐喻过于牵强附会,读者会将注意力转移到作者身上而非隐喻的意义上,从而给读者融入故事造成一定的困难。

  牵强隐喻:正好和陈词滥调的隐喻相反,这类比喻让读者觉得奇异,但不恰当。读者的思想必须走得很远,才能把握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性,但在“带回来”的途中,很多东西都丢失殆尽了。如果比喻奏效了,我们美其名曰“想象力的飞越”,若是没有达到效果,那么读者看到的实际上就是个失败的比喻:对本体和喻体之间相似性的解释无法让读者信服。

技巧三:主动语态

  如果想让语言既生动又充满力量,让角色“活起来”,必须学会使用主动语态。例如“他打翻了牛奶”。

  被动语态中,主语不发出动作,而是被施予动作,其结果是削弱了语言的表达力,增加了读者和所表达动作之间的距离。但是,被动语态能表达一种小说人物被施予动作之感。

  尽量使用主动语态,在某种特殊情景下使用被动语态。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dushubiji/744153.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