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今年高考作文趋势(2)

高考作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以上四个问题都清晰化,作文的交际环境建设、讨论话题、说话对象、说话内容和形式等都已经完备,一次有效的作文交流才能实施。

  在后话题作文时代,作文命题流变似乎更为多样,一些传统的命题作文、材料作文等重新出现,但是因为都是基于话题形态的一种改良,其实已经与所谓命题作文、材料作文等有了较大差异。

  从今年今年高考命题出现的几种形式,来分析作文命题的基本形态特征:

  1.以主题隐含话题的作文。

  这是一种材料作文的变异命题,即提供一个语境材料,规定了基本立意,有一定的主题限定,然后开放话题,引导学生就一种基本认识阐释观点。

  例如辽宁高考作文题:

  哲学家拿一个苹果给同学们看,说这是我刚从果园里摘来的,你们闻到苹果香味了么?有的同学说闻到了。三个同学默不作声。哲学家拿着苹果转了转,一个学生说没闻到,一个摸了摸文这是什么苹果,另一个说我感冒了。最后哲学家把苹果给大家传看,才知道是一个用蜡做的假苹果。

  请就以上材料,自定角度,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材料与作文具有高度相关性,材料主题规定了作文的基本认识,要学生能够就这种基本认识进行阐发和表达。

  文章没有规定文体,思维多角度,题目自拟,保持一定开放度,这都是由话题作文迁移而来的。但是因为有了材料阅读的限定,即材料信息和主题对于形成自己的表达认识具有规定性。

  2.以观点隐含话题的作文

  主题附着于材料,作文命题要精选材料,要学生透析材料找出主题,然后介入评价。而观点隐含话题的作文,则是直接提供一种或多种认识,请谈话者就此表达自己的观点。

  例如,上海高考作文题:

  “一切都会过去”和“一切都不会过去”,对以上两句话产生感想,写一篇议论文。

  “犹太王大卫在戒指上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会过去。”“契诃夫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在戒指上也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不会过去。”这两句话寓有深意的铭文,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不少于800字;不要写成诗歌;不得透露相关个人信息。

  两句铭文,代表两种基本认识观点,或着眼未来,或珍重现实。要学生基于这两种观点参与讨论。其话题相对集中于两点,即“未来”与“现实”。这个话题是有认识来呈现的,认识或观点的价值被放大了。

  3.以现象隐含话题的作文

  强调作文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从生活和社会中找到关注点,把某种社会关注的`现象呈现出来,作为谈话的话题。

  例如,北京高考作文题:

  世乒赛中国队包揽全部金牌,请选择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乒乓球是中国的国球,历来雄霸赛场。从体育精神而言,以最求最高最强和推动体育事业发展为目的。是继续保持兵乓球上的强势地位,还是从国际兵乓球发展的角度适当遏制中国夺冠,多年来一直有不同的声音。用此现象作为作文的话题,请学生参与讨论,体现了一种社会关注的态度。

  4.以问题隐含话题的作文

  就社会关注问题,作为触发写作的语境,引起关注,并邀约学生发言和评价。这就是问题引领话题作文。

  例如:全国卷2作文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0年9月12日,北京一家体育彩票专卖店的业主为某彩民垫资购买了一张1024元的复式足球彩票,第二天他得知这张彩票中了533万元大奖,在第一时间给购买者打电话,并把中奖彩票交给买主。他成为又一位彩票销售最诚信的业主。

  有人据此在网上设计了一项调查:假如你垫资代买的中了500万元大奖的彩票在你手里,你怎么做?调查引来16万人次的点击,结果显示,有29.9%的人选择“通过协商协议两家对半分”;有28.1%的人的选择“把500万留给自己”;有22.1%的人选择“把500万给对方”;还有19.9%的人没做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这个材料就一个社会事件引出对于“现代社会金钱至上所带来诚信缺失”的问题。由此引发讨论,用作文的形式参与其中。其问题隐含在材料之中,并成为作文的探讨话题。

  5.以文题隐含话题的作文

  文题比较确定的作文,一般为命题作文或半命题作文。但是现在的命题作文,较少窄题,很注意其内涵与外延的适当扩展,兼及话题作文的特点。而且作者借助审题,也可以明晰文题之中的话题关注是什么。

  例如,浙江高考作文题:

  季羡林等文化名人的成功是不可复制的,他们以及他们的成就在消失不见,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时间。

  请以“我的时间”为题,写一篇作文,字数不少于800字,文体不限。

  “时间”是一个宽泛的概念,虽然这是一个命题作文,但是由于文题的这种宽泛特点,已经使它具有了话题的鲜明特点。本文要求就“我的时间”与“未来成就”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讨,注意把握时间在流逝,时不可待的特点,认识到生命的价值在于只争朝夕。因此,文题虽然是明确的,但是话题探讨的意义非常明显,已经与之前多见的命题很不相同了。

  6.以物象隐含话题的作文

  强调作文对于自然物象与社会价值、人生价值的关照性的重视。用具有象征意义,或起到特别联想意义的物象,引发思考,借这样话题探讨人生的价值与意义,探寻社会发展的路径等。

  例如,天津高考作文题:

  古人云:“亿人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镜”是认识自我和世界的另一双眼睛。今天,更多种类的镜子丰富了我们感知的层次和色彩:望远镜将我们的视线引向远方,显微镜撩开微观世界的神秘面纱,反光镜让我们瞻前仍可顾后,哈哈镜变幻出多样的自己,三棱镜在我们面前架起一道美丽的彩虹。这些镜为我们打开了多维的空间,使我们的视野更加开阔,思想更加深邃,心灵更加明澈。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gaokao/290733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