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教学设计及重点解析

观后感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教学设计及重点解析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韩愈的文学常识和本诗的写作背景。

  2.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并背诵和默写这首诗。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作者表达的热爱早春,热爱自然的情感并背诵和默写这首诗

  教学难点:联系实际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释题导入:

  题目点明了此诗是诗人在初春时节写给水部员外郎张籍的,张籍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领读全诗。

  2.学生自由朗读、齐读全诗。

  3.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曾任国子博士、刑部侍郎等职,后官至吏部侍郎,谥号"文"。倡导古文运动,其散文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其诗力求新奇,有时流于险怪,对宋诗影响颇大,有《昌黎先生集》。其中著名的有《马说》《师说》《劝学解》等。

  4.选自《昌黎先生集》。水部,唐朝工部的一个司,掌管水利方面的政令。张十八员外,即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吴郡人。贞元进士,历任太常寺太祝、水部员外郎、国子司业等职,故世称张水部或张司业。其乐府诗颇多为反映当时社会现实之作。

  5.学生默读,背诵这首诗。

  三、细读品味;

  1."天街小雨润如酥"--第一句写早春的背景:蒙蒙春雨飘洒在皇城的街道,细雨滋润着春草,一片朦胧。

  2."草色遥看近却无"--第二句写早春的草色:极淡极少,似有似无。这一句恰是全篇的`绝妙佳句。

  3."最是一年春好处"--第三句似乎在提醒大家:一年之计在于春,而春的"最好处"在于早春。

  4."绝胜烟柳满皇都"--本句将初春草色与暮春的满城"烟柳"作对比,更突出了作者对早春的喜爱。

  四、合作探究:

  作者对早春的喜爱之情在各句诗中是如何体现的?

  明确:第一句写早春的雨景;蒙蒙春雨飘洒在皇城的街道,雨滋润着春草,一片朦胧。第二句写早春的草色:极淡极少,似有似无。这一句恰是全篇的绝妙佳句。试想:早春二月,在北方,当树梢上、屋檐下都还挂着冰凌的时候,春在何处?连影儿都不见。但若下过一场春雨后,春就悄悄地来了,小草就是春的使者。第三句似乎在提醒大家:一年之计在于春,而春的"最好处"在于早春。很自然地引出末句:"绝胜烟柳满皇都"。为什么早春的草色要比皇城的出处烟柳好呢?只因为春草蕴涵着大地回春、万象更新的勃勃生机,而杨柳堆烟的暮春又有什么稀罕的呢?将初春草色与暮春的满城"烟柳"作对比,更突出了作者对早春的喜爱。

  五、教师小结:

  这首诗语言清新自然,运用对比手法,突出春色的特征。通过对早春景物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早春的喜爱之情。

  【原作展示】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重点解析】

  (1)第一句写初春的小雨,以“润如酥”来形容它的细滑润泽,十分准确地写出其特点,遣词用句十分优美。与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异曲同工之妙。

  (2)第二句紧承首句,写草沾雨后的景色。以远看似青,近看却无,描画出了初春小草沾雨后的朦胧景象。可与王维的“青霭入看无”、“山色有无中”相媲美。

  (3)三、四句运用对比手法对初春景色大加赞美。唐诗中写春景的多取明媚的晚春,而此诗选取早春咏叹,使人感慨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最美在早春,别出新意。

  【默写训练】1.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 , ”两句抓住“雨”和“草”,描绘出早春的独特景色,给人一种润湿、舒适和清新之美感。

  2.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 , ”两句直接写出作者对初春景色大加赞美,并对比指出早春远胜晚春。

  答案:1.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2.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教学设计及重点解析】相关文章:

1.《秋夜寄邱员外》译文赏析诗词

2.《制作图表呈现数据关系》说课稿

3.桥陵诗三十韵因呈县内诸官古诗

4.有关《诗两首》重点讲解

5.初中政治教学重点计划

6.《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译文赏析诗词

7.有关《诗五首》疑难解析

8.小儿垂钓古诗解析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guanhougan/3573726.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