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国学作文(2)

国学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国学作文 篇5

  陶渊明说过:“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这个世界总在不断发展,如果我们停住了脚步,就会错过许多的知识。所以我们应该向海伦凯勒一样,即使无光、无声、无语也要继续学习。只有“学无止境”,学问才能“步步高”。

  “每个人学习的态度不同,学习到的知识也不同。”这是我们从课本上的第一课文言文的《学奕》中学到的知识,也是老师经常训诫我们的话。即使我们没有很高的智商,但只要一直认真的积累,就可以像朱熹、辛弃疾等人那样,拥有学富五车的智慧了。

  《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里面的内容少数我们都接触过了,但中国拥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渊源。《诗经》仅仅只是中国文学一部分的缩影。除了《诗经》,还有《大学》、《孟子》、《论语》等不计其数的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书籍,所以我们应该不能仅限于课本上的知识。

  诸葛亮的《诫子书》中讲到:“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如果我们现在不认真学习,以后就不能体会到国学的经典,学会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拥有属于自己的真才实现。

国学作文 篇6

  闻名中外的儒家代表人孔子曾说过这样的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正是这样,学了,又经常复习,不是很高兴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了,不是很快乐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是啊,国学博大精深,我们并不陌生,拿起它,将学到很多知识。《红楼梦》中说林黛玉拿起《大学》《中庸》看了十六出具都能连吃饭都忘了。看完之后,又默默记诵,可见《大学》《中庸》词藻警人,余香满口。连看完之后都回味无穷啊!我作为一名五年级的小学生,我也将把我自己懂得的国学知识和之间的趣事向大家来说一说。

  起先,我认为国学知识很枯躁、很无趣,但由于老师说人人参与,我也准备充分地来到网上报名参赛。在家中,我预习了相当多的资料,老爸为了让我取得更优异的成绩,全家都开始了国学大学习之中。有一次,爸爸说:“咱们试试吧,看看那题难不难。”我心想:肯定不是很难的。就试了一次。没想到可把我和爸爸给难住了。很多《诗经》中的内容我都没思考出来。爸爸是负责《大学》《中庸》这一块的,我看见爸爸的额头上冒出了汗,就说:“没想到这题还挺难啊!

  看来咱们的水平还不高,以后要加油努力哦!”事实证明,我和老爸才得到了29。5分,结果真好不痛苦啊!不过经过这次教训,我知道了什么事情都是要学了再学,正如孔子所说:“温故而知新。”这才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在后来的几次测试中,虽然没有拿到良,但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终于每次都有所进步,都增加了许多分数。从一开始的29。5分到最后的56分,都经过自己的努力,从一开始的不喜欢国学,到后来的热爱国学,喜欢那些还读不懂的词句。

  通过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国学对人的吸引力还是很大的,毕竟他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优秀的著作。读了几部书,我觉得自己的知识似乎丰富了很多,虽然有些我还不是那么懂,但我相信总有一天,是可以派上用场的!国学知识是多么有趣呀!

国学作文 篇7

  国学,乃华夏民族千年之文化底蕴、乃华夏民族千年之精华,它见证了古时候人们的智慧、古时候人们的气节。其底蕴的优厚,使得现在的人们依然感到心旷神怡,当读到一篇好的古文时,自己的心也就在一刹那感到了内心深处的净化,超凡脱俗。 有人问过我,问我怎样比喻国学?我这样回答:“国学就像一壶好茶,有着青山绿水的韵味,越品,越能品出好的茶味,回味无穷。”的确如此,如同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一般,真是人间最享受的事。就从我华夏历史最早的一部经典《大学》说起,他给我的印象是最深的一部,他以人的修身为核心。

  提出了:“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格物、至和、诚意、正心为修身的方法;强调人的修生养性不只是内醒的过程,更是同外物相接触、穷究物理而获得知识、培养道德品性和完善人格修养的过程;以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本书我想这也是古人当中君子们都有的宝贝吧。发扬先天固有的德性,革新旧的思想和习气,以求达到最完善的境界,这也就是《大学》第一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含义,在后面的:“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读了以后虽然周围没有其他声音,可是却会让人感觉气势浩荡,激情澎湃,让人引起共鸣。虽然现在是强大先进的社会,信息技术、电子技术十分先进。灯取代了蜡烛、手机取代了书信、汽车取代了马车、高楼大厦取代了小平屋。但是,古人的这些言论,这种修身养性的精髓,现在人能做到吗?发自内心的,大多数古人要两袖清风得多、要高风亮节得多。现在回想古时的大同世界,是多令人难忘的时光!

  再向古人一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人不得不感到与众不同。在竹林中,小溪潺湲,柱子高耸,高山流水的曲调送入双耳,茶已泡得浓香纯,我眼睛已紧闭,在这诗文的意味下回望那远古的大地……

  我梦想来到了曾经壮观的好水云南滇池,那真是“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孙髯在大观楼题的长联,深情描绘了着壮观景色,:“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州,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周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真是振奋人心,气壮山河!可是,现在的滇池啊,唉!…………我也梦想来到西湖,这“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也没有了漂亮的面貌了。曾经的世界不在了。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历史不能重演,“高山流水”弹完了,茶也干了,这时我睁开了双眼,我知道我们不得不面对这千疮百孔的世界。这意味悠长的国学啊!一时是品不完的,有朝一日,我再泡一壶好茶,来再好好品一品、读一读。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guoxue/4393815.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