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9加几》教学设计(4)

谎言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9加几》教学设计7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对于低年级的计算教学要求是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用数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提倡算法的多样化,数学教案-[9加几]教学设计。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20以内退位减法和多位数计算的基础。9加几这一教学内容是20以内进位加的第一课时,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因此根据《标准》的基本理念及学生已有的经验,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力争体现以下几点:

  1、创设富有儿童情趣的活动情境,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2、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3、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注重亲历性,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目标

  1、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生活背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9加几的计算方法。

  2、让学生在发现多种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让学生在互相交流解题思路的过程中,理解算理,初步学习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同时培养学生认真倾听、评价他人意见的习惯。

学习重难点

  理解算理、正确计算。

学习准备

  每位学生准备20根小棒;教学课件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 激趣引入

  1、调动积极情感、激发学习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参加过运动会吗?都参加过哪些项目的比赛?获得过哪些好成绩呀?

  2、引导观察课本插图

  师:胜利小学的小朋友也在开运动会,让我们一起过去瞧瞧!(课件展示课本第96~97页的运动会场景图)

  师:从画面上你看到了哪些运动项目?

  二、合作学习 探究新知

  1、从情境中发现问题

  师:运动会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着。学校里为了让小朋友们增加能量,补充体力,让后勤部给全校小朋友每人分发一瓶饮料,小学数学教案《数学教案-[9加几]教学设计》。分了以后发现还多了一些。(引导学生观察图中左下角的饮料)小朋友你知道共多出了几瓶?能用算式来表示吗?(得出算式9+4=13)

  2、探究进位加的算法

  (1)分组操作明理

  a:提出操作要求

  师:9加4等于13,你们是怎么想的?请小朋友先自己用小棒摆一摆、说一说思考过程,然后小组里面交流一下。

  b小组学习研究(教师巡视)

  (2)组织全班交流

  如:a 9 + 4 = 13 b 9 + 4 = 13

  1 3 3 6

  10 10

  c 9+4=10+4-1=13

  、、、、、、

  3、把上述方法适当归类、从中渗透数学思想。

  如方法a是拆小数分大数,而方法b是分大数拆小数它们都可渗透“凑十”的思想。

  又如方法c则可渗透多加了要减的数学方法。

  而方法a、b、c他们又都是把新学的知识转化成旧知来计算的,可以渗透转换的数学思想

  4、寻找适合自己的算法

  师:比较这些方法,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5、试一试

  师:那么9+3、9+7等于多少呢?同学们可以借助小棒用自己的好办法去算一算。

  学生通过操作活动,独立完成练习。

  7、小结、揭题

  师:小朋友你发现了吗,今天的这些加法算式跟我们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吗?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概括:这些都是9加几的加法,并且得数都超过了10,我们把它们叫做9加几的进位加法(板书课题:9加几)

  三、巩固应用 发展思维

  1、挖掘课本资源提出新问题

  (1)引导再次观察画面

  师:刚才我们发现运动场上有跳绳、跳远等很多比赛项目,那么参加这些项目的各有多少人呢?

  (2) 小组合作提出要解决的问题

  师:在这些信息中,你能提出哪些9加几的计算问题?小组讨论一下!

  (3) 师整理并展示学生提出的问题。

  如:“踢毽的和赛跑的一共有多少人?”“踢毽的和跳绳的一共有多少人?等。

  (4) 解决问题。

  师逐题提问:算式是什么?计算时你是怎样想的?

  2、完成书中练习(做一做第二题)

  师: 激烈的比赛已进行很长一段时间,这时后勤部又及时地送来了点心,每人分发了一只鸡蛋还有一块小蛋糕。结果又多出了一部分,请小朋友看图列出相应的算式,并算出它们分别多了多少?

  3、、探索规律、发展思维。

  师:在刚才的学习中我们已认识了几道9加几的进位加法?除了这些还有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出示做一做的第三题。

  9+5= 9+2= 9+9= 9+4=

  9+8= 9+6= 9+7= 9+3=

  (1)独立填写得数

  (2)指几名学生填写结果,集体分析订正。

  (3)仔细观察,让学生说说发现了什么秘密。

  学生可能会有多种发现:如①都是9加几。②9加上的数和得数都是按顺序排列的。③得数都是十几。④得数个位上的数总比加上的数少1。

  这些发现都是对的,应给予肯定:接着第4种发现提问:你知道少的那个1到哪儿去了吗?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五:课堂作业。

  适当选用课堂作业本及书中练习的部分内容。

《9加几》教学设计8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教材P96、98页内容。

教学目标 :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小棒20根。

教学过程 :

一、激发兴趣,复习铺垫

  1、谈话引入:同学们,我们学校正在开运动会,你们想去参加吗?要想参加,就得先过两关,下面就让我们闯关吧。(采用闯关的形式复习1和几组成几与10与几等于十几的习题)

  2、师:我们顺利地闯过了两关,赶快到运动场去吧,那里的运动会已经开始了!(出示校园运动会的场景图)

二、自主尝试,探究算法

  1、创设情报境,教学例1

  (1)师:运动场上的比赛热闹极了,请仔细看一看,同学们都参加了哪些比赛项目?

  生:有踢毽子的、跳绳的、跑步的、跳远的。

  (2)你最喜欢哪个比赛项目,数一数每个项目有多少人? 生:我最喜欢跳绳的,有3人参加?

  (3)师:同学们观察的可真仔细,这些运动员参加这些比赛很辛苦,于是学校服务队的小朋友的小朋友给运动员准备了许多好喝的饮料(出示数饮料画面),送走了了一些,请仔细看一看,还有多少盒没送?

  生:还有13盒没送。

  (4)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先说给同桌听一听。

  生讨论、汇报。

  (小组内同学交流,然后各级汇报。学生们有的用点数法,有的用接着数的方法,也有的用凑十法等多种计算方法)

  (5)师总结:同学们可真会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这三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

  2、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刚才有的同学用数的方法知道了还有多少盒饮料,也有的同学是通过计算的方法得到的。下面我们一起看一看这些同学是怎样计算的?

  提问:要算有多少盒怎样列式?(板书:9+4)

  师:今天我们来研究9加几。(板书课题:9加几)

  师:9加几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用小棒代表盒子里的9盒饮料,右边摆4根代表盒子外边的4盒饮料。

  请一名学生操作,教师引导语 言:盒子里的9盒再加上几盒式就凑成了10盒?这个1盒是从哪来的?外边的4盒饮料拿走1盒后还剩多少盒?10盒和剩下的3盒合起来是多少盒?所以9+4等于多少?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如下:

  师:谁能结合板书完整地说一说,刚才我们是怎样计算9+4的?

  3、利用课本右边的资源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如:运动会上有9个踢毽子的,还有6个跳远的,要求踢毽子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

  列式算式后,学生自己用小棒摆一摆。

  学生汇报后,教师启发:你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每提1个问题,教师就让学生说一说一共有多少人。对于9加几的问题,还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三、练习巩固提高。

  1、圈一圈,算一算。(“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看图说图意,并动手圈一圈,再看图写出得数。

  2、看图列式。(“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看图填写,订正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3、教师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会计算9加几的算式吗?请说出几个9加几的算式并说说怎样计算的。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9加几)同学们想到了许多的方法。其中的“凑十法”能让我们计算得更快。

  板书设计:

  9加几

  9 + 5 = 14 9 + 7 = 16

  1416

教学反思:

  这节课教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会数学地思维,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的一个重点。低年级的数学教学,要注重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主动深入地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用数学的头脑思考问题,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去解决问题,从而实现数学课堂的生活化、社会化和实用化。这些,在以上教学片断中得到了较好地体现,学生学得积极主动,时时闪烁着创新思维的火花。反思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我认为数学的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的体验,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营造平等、开放、操作、交流的学习氛围,让数学教学成为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才能更好地体现新课程的教育理念。

【《9加几》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9加几》教学反思

2.《9加几》的说课稿范文

3.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9加几》教学设计

4.一年级数学上册《9加几》教学设计

5.一年级《9加几》说课稿

6.《8、7、6加几》教学反思

7.《乘加、乘减》教学设计

8.一加一等于几小学作文300字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huangyan/3451222.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