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朗读者》的点评文明的反思与救赎

坚持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朗读者》的点评文明的反思与救赎

  这是一部彻头彻尾的悲剧。

  既是个人的,亦是整个人类的。

  悲剧的源头,是根于思想与行动的双重无能。

  电影中的男女主角:汉娜,是思想的残疾者,而米夏,则是行动上的残疾者。

  在个人命运和人类历史上,正是思想上的残疾者和行动上的残疾者,共同催生一个又一个的悲剧。

  汉娜是一个文盲,追求工作的责任而不是工作的性质。

  汉娜的无知,使她在浩劫中充当了“不假思索”的行动者的角色。

  在汉娜身上,我们容易想到“耶路撒冷的艾希曼”。

  正是因为艾希曼,阿伦特为我们揭示了一种“恐怖的、难以表述的、难以想象的平庸之恶。

  (the banality of evil)”,而这种平庸在汉娜身上,就是思想的残疾。

  即是在今天,不假思索的残疾仍像幽灵一般在历史上空徘徊,当制度恶行的链条足够长,长到看不到链条全貌时,我们就像二战中的汉娜一样,充当的不过是一个巨大机器上的小螺钉而已。

  我们在制度化的角色当中无法认识并思考整体,更不懂得自己的行为扮演着何等意义。

  设想一下,假使汉娜能够了解集中营或者纳粹的罪恶,而不是只会听从冷漠的命令,她或许就会好好审视一下自己的行为。

  推理扩延一下,在纳粹尚未形成气候之时,那些思想的巨人能够站出来,能够得到友邦或其他文明的关怀,兴许就不会有纳粹的德国。

  所谓纳粹的罪过,是德国人的罪过,我想亦是每个“文明人”的罪过。

  在电影中,这种罪过某种程度的投射就是米夏——一个缺乏行动的思考者。

  这样一个人物在汉娜悲剧性命运中,扮演了一个漠视的角色,他了解真相,却缺少站出来的勇气。

  在法庭上有机会为汉娜佐证澄清之时,他退却了。

  在汉娜想给他写信之时,他退却了。

  甚至在汉娜出狱后,生活和情感上亟需得到慰藉之时,他还是退却了。

  当然,他最后选择通过“朗读”的方式拯救汉娜,也是自我救赎,这又似乎暗示了思想的力量。

  米夏喜欢朗读,乐于享受文明的教化,但却少了原始的激情。

  在米夏身上,思考,永远多于行动。

  汉娜是无知的,但她却喜欢听米夏朗读,并且感动于书中的人物,感动于教堂的唱诗,此时的她,内心充满向上、向善的力量,在朗读这个象征性事件上,我看到了文明发展的原动力,那种文明对愚昧的感召。

  而在无知的另一面,汉娜的`同事们,那些所谓拥有知识的文明人,却不知羞耻地把罪恶推卸到“无知”的汉娜身上。

  推卸责任,是拒绝认罪。

  在这里,人性的弱点刺破了文明的遮羞布。

  “知者”对“无知者”的陷害,不正是值得我们这些“自认接受过教育”的文明人应该反思的么?我们文明在不断向前发展,却为什么总在关键时刻暴露出人性的脆弱?

  在中国农村长期支教的德国人卢安克,曾说过一句朴素又闪光的话:“文明就是停下来,想一想。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纳粹、奥斯维辛、战争种种“魔”的形成,也是来自人类文明本身,是我们每个人身上的不完美共同催生了这场浩劫。

  人类深层的罪恶并非来自撒旦之引诱,而恰恰是由我们文化自身所塑造的。

  如果不能明白及此,那么我们就容易像电影中——那些在教室里对纳粹愤愤然的学生一样,傲慢的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审视上代人的罪恶,而不是米夏式的“试图理解”。

  今日的我们,假使不能时刻保持反思的姿态,而是一味的推卸责任、怪罪纳粹等个别首恶分子。

  那么我相信,悲剧仍将继续重演……

【《朗读者》的点评文明的反思与救赎】相关文章:

1.我爱朗读者小学作文

2.关于古诗文朗诵主题班会的教学反思

3.《鸟的天堂》精品教案及点评

4.《我们成功了》教学设计与点评

5.买衣服试讲教案与点评

6.《文明的大船起航啦》教学反思范文

7.文明使者小学作文

8.讲文明小学日记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jianchi/348038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